就是這款戰鬥機趕跑了美日兩個戰機編隊!

翔龍作為一款和全球鷹同級別的高空長航時戰略偵察無人機,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模仿全球鷹、捕食者等一般長航時無人機常用的大展弦比平直機翼,而是首次在大型無人機實用型號中採用了聯翼佈局,空軍世界網站的這篇文章很好的闡述了此佈局的好處''全球鷹''採用簡單的高展弦比平直機翼,依靠超過36的**展弦比來換取高升阻比。但平直機翼不適應高亞音速飛行,''全球鷹''的巡航速度只能達到575公里/時左右。而翔龍聯翼佈局的翼面積比單純的正常佈局要大,翼載荷輕。此外,聯翼佈局特別是菱形聯翼佈局的機翼都會採用後掠翼。

就是這款戰鬥機趕跑了美日兩個戰機編隊!

傳統機翼都是採用梁式承力,這種結構特別是對於大展弦比機翼來說材料彈性所導致的飛機機翼變形都會影響實際飛行性能。''全球鷹''依靠實力超群的材料技術和工藝獲得一副超高展弦比機翼,在以最大載荷從地面起飛時,機翼向上彎曲的幅度可達1.5米以上。而聯翼佈局前後翼相連的巧妙設計讓傳統機翼的受力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抗扭翼盒的結構因為兩個具有相當大高差的翼相連而變成了一種閉合的具有大厚度的結構支撐框架,這讓機翼的剛性和彈性控制要求大為降低。同時,由於受力結構更加合理和穩定,它可以讓飛機結構重量大大減輕,對於提高高空飛行能力和飛行時間都有重要意義。

就是這款戰鬥機趕跑了美日兩個戰機編隊!

2.0的尾翼不再像原版那樣和前翼平行,而是平直斜向下,通過加強的連接點和前翼相連,強度更高,生產也更簡單,也許材料成本也會降低。垂尾從垂直單垂尾變成了傾斜V形雙垂尾,同時機身折線更明顯,上下斜面傾斜更明顯,同時機身也更光滑平直。翔龍2.0的側面RCS比起原版更小。而傳統的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如全球鷹,並沒有特別強調隱身性能。全球鷹的折線並不明顯,機身側面幾乎是垂直表面。對比翔龍2.0和全球鷹、及翔龍原版可以發現,2.0的垂尾面積最小,傾斜程度最大,側面RCS應當是最小的。

就是這款戰鬥機趕跑了美日兩個戰機編隊!

同時,由於飛機的機翼後掠角越大、翼展越小,則飛機的迎頭RCS越小,翔龍2.0擁有比全球鷹後掠角大得多、翼展更小的機翼,所以其迎頭RCS也會比全球鷹更小。由於翔龍前出西太平洋偵察,而此區域有多個美日基地、密佈探測監視設備,搜索航母可能還要面對其艦載預警機和戰鬥機的雷達警戒搜索,翔龍擁有更好的隱身性能,也是對於保障完成偵察任務非常必要的。聯翼佈局可以在升力和全球鷹大展弦比佈局相似的情況下,獲得比其更小的RCS,這也是個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