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每天早晨煮两碗面,一次她错拿了丈夫那碗,挑起面条眼泪直流

婆婆每天早晨煮两碗面,一次她错拿了丈夫那碗,挑起面条眼泪直流

01

阿寻是两年前嫁到桃花镇的。

她和丈夫阿东是三年前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

那天,阿寻的厂里面搞联谊晚会,就是在联谊晚会上,阿寻认识了在其它车间的阿东。

而聊过之后才知道,阿东的老家,就在阿寻老家的隔壁县。

之后那段时间,厂里面不停地加班,阿寻所在的车间,几乎每天下班,都到了晚上10点半以后了。

而在厂区门口,每天从傍晚开始,众多的小摊贩就推着小推车,来到厂区门口的路上,自发搭建形成了一条小吃街,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

而阿寻最喜欢在加班结束后,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碗面进入味蕾,进入肠胃,似乎一整天上班的疲惫都被驱散了。

而意外的是,阿寻竟然连着三天,在小摊吃面条时,都遇到了阿东。

两人不免相视一笑。

次次,阿东都会抢先买单。

而之后,每天下了班来这家摊位吃碗面条,似乎成为了两人之间的默契,阿寻和阿东恋爱了。

婆婆每天早晨煮两碗面,一次她错拿了丈夫那碗,挑起面条眼泪直流

02

一年后,阿寻第一次跟着阿东,来到了他的老家—桃花镇。

从广东出发,坐了整整18个小时的火车,又坐了3个小时的汽车,最后还搭乘了一个村民的三轮车,行驶了2公里左右,阿寻终于跟着阿东,来到了他的老家。

望着这低矮的泥柸房子和破败的村庄,阿寻的心,却已经凉了半截。虽然阿东老家与阿寻老家只隔了不到100公里,却没想到条件会差这么多。

阿东家里这样的条件,母亲定是不会同意的。

只是,婆婆还算比较和善热情,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对阿寻却很是客气。

之后,两人回到了阿寻家里。

果然,阿寻母亲在听了阿东家里的条件后,态度很是强硬,8万元的彩礼,少一分钱,她都绝对不同意女儿出嫁。

最后,阿东拿出了自己打工多年积攒的积蓄,又问亲戚朋友借了些,才凑齐了8万元,交给了岳母。

婚后,有一次,阿寻在自己的屋里面睡觉,却迷迷糊糊听到婆婆再跟儿子阿东抱怨,亲家彩礼要那么多,也不知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但是后面阿东说的话声音很小,阿寻根本没听到。

说者或许无心,但听者却都记下了。

之后,阿寻又偶然听到婆婆跟邻居说,媳妇是儿子花了8万元的彩礼才娶回家的,不容易呀。

自此,阿寻就觉得婆婆并不像初次见面那般善良简单,更或许婆婆不会真心对她好了。

而嫌隙这东西一旦出现,便会无声无息地蔓延。

婆婆每天早晨煮两碗面,一次她错拿了丈夫那碗,挑起面条眼泪直流

03

每天早晨,婆婆都会早起,给阿寻和阿东各煮一碗面。

阿寻起床瞄了瞄桌上的两碗面,总会觉得丈夫那碗似乎要多些,看着面上的臊子也要多点。

心里不由得叹一句:果然婆婆是偏袒自己的亲儿子,唉。

然而,等他洗漱好,阿东那碗面,已经被丈夫吃光了,而阿东也已经去地里干活了。

等阿寻起床吃面时,挑起面条,阿寻就会发现,面条下面还藏着个金黄金黄的荷包蛋和一根鸡腿。

而每天阿东从地里回来,总会笑嘻嘻地说,今天的面条可好吃了,尤其是那个荷包蛋,又酥又香。

有一天,阿东下地去的晚,阿寻错拿了丈夫那碗面,挑起面条,却不禁泪流满面。

原来,阿东的那碗面条里面,除了面条,什么也没有。原来,婆婆和阿东一直都是骗她的,他们对她,是真的好。

但是,她很快将面条摆弄好了,然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这天,阿东回家后,又笑嘻嘻地说,阿寻,今天我那碗面里面的鸡腿好香呀,你的呢?

阿寻没有说穿,噙着眼泪笑了笑,说,是,真的好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