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飲馬長江,爲何還是敗了?

黑色幽默下的盛世花開

一個人再無敵,百戰百勝,然而有一樣是敵不過的,那就是歲月,吳三桂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敗給了歲月並非清廷。

受影視劇荼毒不淺,世人都以為吳三桂乃反覆無常的漢奸小人,康熙大帝在與其角逐之中一直穩操勝券。今日我們且不論吳三桂數次改弦易轍的原因,只簡單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


公元1644年,吳三桂不滿逼迫崇禎自縊且將自己一家老小圈禁的李自成大順政權,擺了李自成一道,聯合多爾袞引清兵度過山海關。此後,為滿清四處征戰李自成政權將近20年,封為雲南平西王。可以說,滿清的大半天下都是吳三桂打下來的。所以,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並非如影視或者我們謠傳那樣不堪,吳三桂號稱鐵騎將軍,鎮守山海關令滿清未進寸土,他的能力可見一斑。

1659年,吳三桂入緬甸徵南明政權,俘南明永曆皇帝,1662年,為取信於清廷,吳三桂在雲南勒死永曆皇帝,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1673年,康熙不堪三蕃重俸,意圖撤蕃,年61歲的吳三桂為求取生之道在雲南殺滿清巡撫朱國治,擁兵20萬宣告起兵造反,短時間內,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圈禁其父親起兵造反擁兵10萬,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擁兵20萬紛紛默契響應,一時間,加上臺灣鄭經殘部,保明與少數民族勢力,南方將近70萬兵力與滿清割據,已經擁有了劍指京都的實力。此時,康熙能夠調遣兵力不過20萬而已。同年,尚之信又作牆頭草轉降滿清。

吳三桂意圖三面夾擊康熙,即聯合昔日部將陝西總督王輔臣還有靖南王耿精忠夾擊康熙,派遣使者汪士榮勸降王輔臣響應自己,王輔臣不願附逆,未經與山西張勇商量便將汪士榮交於康熙發落,將吳三桂書信與計劃和盤托出。張勇因此嫉恨王輔臣目中無人,與其分政治之。恰逢四川總督鄭蛟麟附逆造反,康熙派遣大臣莫洛為山陝經略,莫洛因為與張勇私交甚密而處處掣肘王輔臣。

公元1674年12月既康熙十三年,王輔臣被逼無奈,在寧羌殺莫洛,宣告起兵造反,這可把吳三桂高興壞了,總算實現了自己三面夾擊的戰略。

次年2月5日,王輔臣攻下蘭州,一時間陝甘岌岌可危。


1675年,康熙集結十路大軍與吳三桂在湖南,岳陽一帶兩軍對峙。此時,兵多將廣的吳三桂卻始終不願聽謀士劉玄初建議北上直搗黃龍而是選擇在松滋停留三個月,致使白白貽誤戰機。

大局轉折在公元1676年,康熙派遣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與心腹周培公徵王輔臣,圖海先於平涼斷其糧草再攻心為上,招降王輔臣,吳三桂左翼淪陷。同年,東面的耿精忠部因與臺灣鄭經部相互猜忌且部將離心,投降滿清。至此,吳三桂只能孤軍駐守衡州,調兵遣將與滿清對峙,其中,其大將馬寶在永興大敗清廷,接著幾戰告捷。

但是,所謂單拳難敵四手,吳三桂正值暮年,且其因為幾度改弦易轍已經無人願意追隨,大勢落在了清廷,就是昔日漢族盟友也因為他殺了永曆皇帝而與他勢不兩立。也許吳三桂自知大勢已去,在1678年3月在衡州稱帝,但是,隨著夫人去世加上戰事膠著,吳三桂身體每況愈下。

公元1678年8月18日,吳三桂因為積鬱成疾而死,享年66歲。

公元1682年耿精忠被康熙賜死,三蕃之亂結束。

值得一提,吳三桂在最後一年66歲時,即使是勢單力薄依然讓滿清吃盡了苦頭,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吳三桂敗並非因為當初不肯過長江直搗黃龍,更多是因為年紀大了,大壽將盡,心有餘而力不足,假如再給他10年光陰,天下必定改弦易轍。


不書公子

當年明軍號稱二百萬人馬,李自成號稱百萬,清軍不過二十萬,結果呢?所以,兵力只能算做奪取政權的一個參考,不能算作絕對依據。

三藩之間並非鐵板一塊

當時三藩並非鐵板一塊,其中以平西王吳三桂勢力最強,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追隨其後,其中尚可喜的孫子尚之信反叛之心比較強,但是尚可喜比較忠於大清。

從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過往經驗來看,三藩未必不是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尤其是三藩在反清的過程中,臺灣的鄭氏也在反清,結果還沒跟清軍打怎麼樣,鄭氏先跟耿精忠打了起來,原因就是在清軍入關的過程中,三藩和明朝遺老積怨太深。

名不正則言不順

鄭氏和耿精忠之間的矛盾,其實也就是三藩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當初吳三桂在昆明殺死永曆帝,就標誌著三藩不可能和明朝遺老一同進行反清復明,而吳三桂在反抗的過程中打著的旗號就是反清復明。

尤其是後來吳三桂登基的舉動更是傷了漢人地主士大夫的心,在沒有形成反清統一戰線,而且內部矛盾極大的情況下,三藩被各個擊破,後來在臺灣的鄭氏也一併被打敗了。

清廷方面團結一致,並且早有準備

與三藩離心離德的政治情況來看,清廷一方反而是上下一心,滿蒙合作,共同打擊三藩。其實清廷也知道三藩早晚是禍害,在康熙登基之初就將平定三藩當做重要的目標來做。

而清廷在對三藩一開始就是早有防備,比如分封之地,盡是東南和西南,歷史上從來沒有從福建、廣西、廣東、雲南走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可以說,在地緣上,清廷就已經形成了對三藩的壓迫。

打到長江好打,過長江就費勁了

歷史上,所有的北伐,除了朱元璋和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外,幾乎都很難打過長江,一旦突破長江,就是平原居多,如果繼續向北,很容易兵敗垂成,所以,南京歷來都是南方政權的重要據點。

孫權佔據南京,朱元璋佔據南京,洪秀全還是佔據南京,所以,吳三桂佔據衡州,實際上是在等天下大亂,然後伺機北伐,結果是吳三桂都熬死了,天下不但沒有生變,在康熙的帶領下,反而三藩被各個擊破。

只能說,吳三桂小瞧了康熙。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分析吳三桂失敗的原因,其實吳三桂也並不是沒有機會,主要還是歲數大了,幹不動了,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已經六十一歲啦!老驥伏櫪,能和清廷劃江而治,也體現了吳三桂的個人能力啊。


史論縱橫

康熙十二年(1673年),19歲的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決定撤藩。當時,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京為質,他打探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報告了遠在雲南的吳三桂,吳三桂又迅速告知了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兩人均感惶恐不安,因為撤藩對他倆來說可能意味著將失去一切。吳三桂、耿精忠的幕僚勸說二王,不如先主動請辭,以投石問路、試探下朝廷的底線和真實態度再決定下一步的應對之策。

吳三桂和耿精忠於這年10月主動上書清廷,懇請撤藩,還說了一些“仰墾皇仁、撤回安藩(堅決擁護朝廷的英明決定、以實際行動響應皇上的撤藩號召)”之類的光面話,吳三桂的試探之舉,清廷的一些大臣們已經看出來了。

圍繞著是否撤藩以及最佳時機未到這一難題,朝臣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絕大多數人認為萬不可輕言撤藩,否則吳三桂等人定會鋌而走險、舉兵造反。只有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等少數人主張堅決撤藩,越早越好。幾番唇槍舌劍交鋒,都未能取得共識。就在雙方相持不下時,年輕的康熙異常果斷地說:“三藩久握重兵,蓄謀已久,今撤也反,不撤也反,與其晚撤,不如早撤。只是要一邊著手撤藩,一邊積極準備應戰罷了”。

皇帝定了調調,誰還敢再論不撤藩的理由?康熙派出使者,催促三藩快撤,吳三桂等見弄巧成拙,只好陽奉陰違,一面敷衍朝廷來使,一面暗地裡緊鑼密鼓地加緊起兵造反的各項準備工作。

康熙派來的使者察覺到吳三桂在拖延時間,不願交出兵權,更不願離開雲南,決定回京去報告。吳三桂感覺到無法可想,就殺掉了清使和雲南巡撫朱國治,並於1673年11月在昆明悍然扯旗造反。

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駐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和駐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聞風而動,起兵響應。“三藩之亂”剛開始時氣勢洶洶,其形勢和當初康熙的預判基本一致,特別是吳三桂的5萬餘軍隊,離開雲南後很快就攻入了湖南,四川、廣西一帶的前明降官和土司頭人紛紛舉兵附和響應,一時間,叛亂的戰火幾乎燃遍了大半個中國。

吳軍攻勢犀利,所向披靡,引起清廷震動,特別是一些反對撤藩的官員更是被嚇壞了,他們再次跳出來主張與吳三桂叛軍議和,甚至有人建議將長江以南割讓給吳三桂等人以苟且偷安,還有大臣提議將當初力主撤藩的明珠等人處死。面對極度不利的局勢,康熙再次力排眾議,果斷地做出決定,下令將在北京做人質的三桂之子吳應熊、孫吳世霖誅殺。這樣一下狠手,滿朝文武知道了清廷已無退路,只有和“三藩”叛軍決一死戰,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因此統一了思想,堅定了破釜沉舟的意志。

而吳三桂等人也清楚以武力要挾清廷的想法已經落空,只能血戰到底,不拼個魚死網破就收不了場。但吳軍的大部分將領逐漸開始和三桂離心離德了。

少年老成的康熙面對兵兇戰危的局勢,再次顯露出了他臨危不亂的大將風度,他冷靜思考對策,最終確立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他認為“三藩之亂”禍起吳三桂,其餘的大多是脅從,只要集中力量擊垮吳三桂,其餘的叛軍群龍無首,必不戰自亂,再一一攻破或收服也就不是難事了。

康熙加緊調兵遣將,集中精銳重點向吳三桂發起攻擊,而對於川、陝、桂等地的叛軍,他則採用籠絡、分化、說服、爭取的策略。清廷宣佈,只嚴懲吳三桂等叛亂元兇,對於脅從者,只要願意放下武器歸順的,一律赦免不問,想回鄉的發與盤纏。康熙這一招果然厲害,勝過十萬甲兵,在不長的時間內,吳軍士氣低落,將士紛紛叛逃,兵力倍於清軍的吳三桂叛軍被分化瓦解,清軍轉守為攻,吳三桂自己也被困在湖南衡州一帶進退不得。吳三桂曾經背叛明朝,勾引清軍入塞,後來又用弓弦親手絞殺了南明永曆帝,因此在漢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中口碑較差,他起事後雖然豎起了“復明”大旗,但並沒有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失去了民眾支持的吳三桂叛軍,好比無源之水,敗局早已註定。

1678年,清軍大舉進攻,相繼收復了岳陽、瀏陽等城池,吳三桂感覺大勢已去,但仍想過一把皇帝癮,於是撕下了“反清復明”的假面具,於3月23日在衡山祭天,自稱皇帝,改元昭武,大封文武百官,冊封張氏為皇后,改衡州為定天府。

8月18日,面對愈發不利的戰局,吳三桂在焦慮過重的煎熬中死去。其孫吳世璠即位,不久率軍退守雲南,後來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服毒自盡。清軍將吳世璠斷首送京,吳三桂也遭剖棺戮屍。耿精忠、尚之信等也早就被殺,川、陝、冀等地的叛亂也相繼平定。到1681年,歷時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終於被徹底平息。在平亂中,康熙的表現很是亮眼,一是態度堅決,臨亂不驚;二是策略得當,方針正確,集中力量聚攻吳三桂,分化瓦解其餘僕從叛軍;三是善於用人,運籌帷幄,指揮有方。平定“三藩之亂”後,年已28歲的康熙已經是個成熟老練的政治家了。

【寫作答題不易 剽竊必究】【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吳三桂兵力其實並不多。

吳三桂叛亂,手中兵力大概二十萬左右。所謂三藩叛亂,不過是吳三桂真刀真槍,其他兩藩搖旗吶喊而已。吳三桂攻其不備,加之江南原本就是三藩的勢力範圍,戰爭初期取得優勢再正常不過。不過隨後,吳三桂犯了兩個戰略錯誤,讓吳三桂功虧一簣。

第一,小看了清廷的火氣威力。

清朝由於有對明作戰的經驗,對於明朝的“紅夷大炮”印象深刻。畢竟連老祖宗努爾哈赤都被轟死了。所以清朝掌握天下的時候對於這傳自西方的強大武器一直致力於發展。久而久之,清軍的火器裝備成了一個王牌。而這顯然不是可以給吳三桂的。所以吳三桂再怎麼索取軍費,發展軍力,清軍還是掌握了武器的核心機密。


兵臨長江,雙方對峙。大炮的威力就會顯現出來,這種神奇的可怕的武器,殺傷力在其次,威懾力才是關鍵。畢竟距離遙遠,一炮下去,一群人都給炸死。這仗怎麼打?畢竟跟著吳三桂造反也要有命享受勝利果實啊。沒命享受還造反幹啥?

這種念頭一出來,軍心立馬就不穩。後面根本不用打,這個大炮一出來,吳三桂的軍隊就會潰散。甚至逃兵不斷。吳三桂大勢已去。

第二,吳三桂稱帝太急。

其實算不上稱帝太著急。吳三桂也是眼見大勢已去才稱帝的。畢竟過江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就幻想劃江而治。稱帝本想給手下人實錘的感覺,也可以論功行賞。一旦有了利益,就可以讓渙散的軍心重新凝聚。卻不想,他軍隊中還有一部分人等著他反清復明的。結果這老小子先稱帝了,這不是玩人麼?我們要反清復明,你卻稱帝了。吳三桂的軍心再次崩潰。而耿精忠和尚之信根本爛泥扶不上牆,早早離他而去。內部不穩定,吳三桂潰散勢如破竹。

三藩之亂的兇險我認為並沒有那麼大。一直都在康熙皇帝的掌握之中。吳三桂在滿漢軍民心中沒有一點人心。他也只能自己打光自己那點家底。然後該從哪裡來,就從哪裡去了。小丑而已!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紅樓以外的文學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君箋雅侃紅樓

三藩之亂時,清軍的兵力大概是在15萬至40萬之間,最多可以動員40多萬的兵力,而吳三桂一藩的兵力即有20萬,耿藩有20萬,尚藩有10萬,此外,陝西的王輔臣傭兵數萬,明鄭集團亦有兵力數萬。

吳三桂兵勢最盛之時,佔領了江南六省之地,兵臨嶽州、長沙,可謂已經飲馬長江了,可為什麼還戰敗了呢?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軍事技術問題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清軍的火器威力。

清朝在順治、康熙年間,還是十分重視火器的,清初的時候,順治皇帝就重用西方傳教士,研製各種火炮,這些火炮在平定南明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青年時期的康熙)

紅衣大炮是一種從西方傳入的前裝滑膛加農炮,起初稱之為“紅夷大炮”,因這種火炮是從荷蘭人和葡萄人手中購得而得名,清初統治者忌諱“夷”字而改稱“紅衣大炮”。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大顯威力,清軍在此戰中失敗,明軍大勝,據說努爾哈赤就是被紅夷大炮擊中而身亡的。

早在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的時候,清軍就開始仿製紅夷大炮,併成功擁有了十幾門這種大炮,改名為“紅衣大炮”,清軍曾大規模裝備這種大炮來對付明軍和農民起義軍。

(吳三桂畫像)

清軍入關之後,西方傳教士繼續留在北京,為清廷效力,他們為清軍研製了各種火炮,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還成功製造了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吳三桂雖然兵勢盛,但清軍戰鬥力依然很強悍,並且裝備有火炮。

此外,“三藩之亂”其實只是“一藩之亂”,耿精忠在叛亂之後,很快就投降了,而尚之信更談不上反,所以,吳三桂只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兵勢最盛,但到了後來,就不比清軍“盛”了。


騰飛說史

吳三桂的失敗是必然的,反應了民心所向。當時天下安定不久,社會生產力正在恢復,老百姓不想打仗。一旦發生戰亂,則生靈塗炭,死傷遍野,老百姓在明末戰亂之中,已經被折磨的夠了,實在是不想打仗了。如果繼續打下去,社會生產力就會被破壞掉,老百姓流離失所,沒有好日子過。老百姓打仗打怕了,實在是不想打了。而且中國的地主階級也不想打仗,滿清入關以後,給了地主很多實惠,地主都擁戴滿清。要知道,滿清的稅收是中國歷史上最低的。滿清的稅收率,僅僅是明朝平均水平的1/10,與明朝末期比,僅僅為1/20。老百姓也好,地主也好,都收益於低稅收,不想再有波折。吳三桂起兵,老百姓並沒有得到什麼好的實惠,“反清復明”不過就是一句口號,請問,“反清復明”有什麼實惠嗎?吳三桂控制區內,為了糧餉,稅收提高了幾十倍,增加了百姓的負擔,所以民眾並不支持吳三桂。

此外,吳三桂晚年用兵韜略已經大不如前。可能與他的年紀老邁有關係,晚年吳三桂的軍事行動趨向於保守。如果他起兵初期階段直搗京城,還能給滿清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但是吳三桂卻轉而去攻打江南地區,給了滿清以喘息之機會。此外,真正在一線對抗滿清的兵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滿清的兵力是40多萬,吳三桂和其它支持者,也是40多萬,但積極作戰的,僅僅是吳三桂自己的20多萬軍隊,與滿清一線作戰部隊人數對比差不多。雙方基本上是持平。


懷疑探索者

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隨意打扮的小姑娘,什麼英明神武,臨危不懼,運籌帷幄……用在康熙身上其實是言過其實不乏拍馬溜鬚之詞。

康熙等滿洲勢力其實是大驚失色的,這個大驚失色並不是康熙發現的一意孤行堅決撤蕃的政策覺得有什麼失策,而是他們突然發現所謂萬人不能敵的八旗兵竟然已經沒有進關前那樣驍勇善戰了!八旗兵裡漢軍旗也在陝西造反!

他們驚懼的是自己人(純種滿洲八旗)不好用了,卻要完全依靠漢人了。這種憂懼是一個外來政權最大的挑戰。

康熙用漢人打漢人的賭博只能贏不能輸,因為滿洲人的老本基本都帶到關內來了。如果滿盤皆輸會連同老家滿洲都保不住。

想消亡中國意志必須吃透中國人的秉性,漢人從來都是東亞文明的締造者和領導者,用優秀的民族來比喻世界大多數民族都會贊同,但是漢人的劣根性是很好瓦解很難團結,高官厚祿永遠比信仰更加重要,這也是直到今天也是金錢信仰和權貴信仰的全球最大民族沒有之一。

整個滿清時代從進關到滿清滅亡這二百六十八年,常常有人問道為何滿清區區二十幾萬能打敗中國??那其實就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打敗了自己,中國人是世界最大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群,對強權和惡勢力從來都是依附,縱觀歷史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換代,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變革,百姓的地位除了外族壓迫還有權利壓迫,有出息的定義永遠都是從被壓迫者走向壓迫者,並沒有什麼人真正想改變,所有打著為民請願的掛羊頭賣狗肉的的所謂起義後來都走向了他們曾經反對過的人的老路。

滿清這種用野蠻落後打敗先進文明的案例並不奇怪,這是人類文明走進了死衚衕的必然結果,所有事情都會走進極端的死衚衕然後崩塌!中國人的性格在滿清時代被徹底改變,那就是更加變本加厲的崇拜強權,奴化自我,注意奴才精神並不等同於忠誠,奴才思想是隨時可以換更強的主子的!這種毫無信仰的價值觀哪怕把所有忠君愛國口號喊的用詞窮盡也改變不了隨時被淘汰的命運!


武門

康熙十二年,剛剛奪回大權不久的康熙便遇到了建國後最大的危機,這一年以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撤藩為由起兵,一開始叛軍勢如破竹,江南半壁悉數落入吳三桂之手。吳三桂更是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號召天下明朝降將降臣反清。一時間朝野動盪,康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此時康熙不得不做出決策。

當時康熙認為吳三桂才是真心要反,其他勢力都只是搖旗吶喊,並沒有實際出兵,所以只要打敗吳三桂那二十萬精銳,那麼其他勢力勢必不敢再輕舉妄動。並且雖然吳三桂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但是當初可是吳三桂親手勒死的南明小皇帝,所以天下百姓並沒有響應吳三桂。何況吳三桂有過打開山海關的叛國行徑,天下漢人大多不願意為其效命。

經過深思熟慮後,康熙決定死不議和,直接處死了吳三桂留在京城的兩個人質兒子,此招一出,滿朝主和的文武瞬間閉嘴,因為這意味著康熙已經下定決心,滿清已經無路可退。康熙這一招直接統一了朝內外的意見,所有將領都開始了整軍備戰。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也匯聚再一起,而他們的作戰目標就是擊潰吳三桂的主力部隊,協助朝廷招降策反其他勢力。

而吳三桂確實沒有想到自己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竟然依舊不能使天下歸心,而且自己的兵力明顯已經不足了,畢竟地盤大兵力少,其他勢力也只是表面上出兵。當清廷分化、安撫其他勢力的消息傳來時,吳三桂意識到了大勢將去。果然在前線同清軍作戰中,吳三桂終於遭遇了清軍主力,這幾乎是滿清的全部精銳,一戰便打的吳三桂沒了脾氣。

至此吳三桂只能是退回雲南,而其他藩見吳三桂被擊潰了,紛紛不知所措,而這時候康熙的一道聖旨又下來了,康熙表示此次只追究吳三桂一個人的罪過,其他懸崖勒馬者,還可以論功行賞。不得不說當年才二十來歲的康熙,已經是老奸巨猾了,這一道聖旨瞬間讓吳三桂成為了孤家寡人,意識到失敗,吳三桂索性直接稱帝,但是這無疑又是打了自己的臉,最後吳三桂又氣又恨,一病不起,就此結束他荒唐可恥的一生。


小司馬遷論史

吳三桂在投靠滿清以後滅順亡南明,最後追到緬甸親手絞死了南明永曆皇帝,漢奸之名已經坐實,16年後又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有點奇怪,雖然鎮守雲南的時候一直在擴充自己的實力也應該是為了自保而已,如果他真是處心積慮要造反那麼前面有幾個時機要好得多,比如順治清算多爾袞的時候,或者康熙剛搞掉鰲拜的時候,滿清朝廷都比較混亂,吳三桂造反成功的機會遠比後來康熙理順了朝廷可以一致對外的時候要大得多。而且他造反的時候已經60多了,本身也位極人臣,嫡長子又住在北京,他一反嫡子必死,他造反有意義嗎?所以我想他沒做好造反的準備就被逼反了。他多年養寇自重,兵強馬壯,所以初期佔有很大優勢,可是臨時七拼八湊的軍隊很多都被清廷分化瓦解了。加上他當初“漢奸”名聲過響,得不到漢人的真心支持,所以很快就後力不繼,從而輸掉了這場戰爭。


James6713

有網友問: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飲馬長江,為何還是敗了?在這場大動盪當中,清朝最危險的時候,是什麼形勢呢?情況之惡劣,基本上放在任何朝代,都會滅亡了。

三藩起兵以後,迅速與鄭經聯手從福建,廣東,雲南一起進軍,很快吳三桂20萬大軍就突擊到湖南長江沿線。另外,吳三桂另外一路10萬大軍進入四川,到1674年,清軍已經退守陝西的漢中。

吳三桂東路部隊與耿精忠聯手進軍江西,安徽,浙江三個省份。其中進攻浙江的曾養性大軍急速擴張,很快就到了10多萬人。地方反清民眾,民團,綠營中下級軍官所率部隊紛紛頭裹白巾參加三藩部隊,生事越來越大。

1674年,號稱勇冠三軍,外號馬鷂子的漢軍正白旗將領,王輔臣在陝甘宣佈反清,一舉造成清軍在陝甘的大潰敗。而在南方,尙之信宣佈帶領10萬軍隊投降吳三桂,參加反叛,與鄭經的軍隊一起進攻清軍。

就在1675年,在得知在北京的所有八旗軍都已經南下平息三藩之亂,守城的都是小孩以後,察哈爾蒙古首領布爾尼宣佈反清。吳應麟7萬大軍據守嶽州,牽制住了大量清軍。

至此,三藩大軍已經70萬以上,並且奪取和半奪取的地方包括,兩廣,福建,雲南,江西,浙江,安徽,陝西,甘肅,四川,內蒙,湖南等等省份。清軍可以互相聯繫的地方,就只剩下了東北,華北平原和江蘇等省,感覺時間又回到了1645年,清軍剛剛入關第1年的時候。

但是從1676年開始,清軍開始穩定戰局,並且開始了第2次征服關內戰爭和蒙古戰爭。在這個時候,康熙下令,所有土默特,扎魯特,喀喇沁,科爾沁,巴林所有蒙古部落集體動員參戰。

所有關外駐防八旗軍,所有八旗家奴,全部動員參戰,其中光是挑選的勇敢健壯八旗家奴,就有數萬人。並且挑選綠營兵能戰將領,陳福,張勇,李之芳,王進寶等人帶領40萬綠營兵參戰。

臨戰清軍分為四層,第一層是綠營火器長矛大刀盾牌,如果無法取勝,第2層是漢軍八旗,則以重炮轟擊,隨後第三層,內外蒙古弓騎開始施展騎射功夫,在最後時刻,第4層的滿洲八旗重甲騎兵開始衝鋒。

到1680年,清軍開始了全面大反攻,三藩等等無法阻擋,連戰連敗,丟失了所有地盤,一直到1682年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