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月窟山,月窟鸡鸣碨(wei)子沟

富平月窟山,月窟鸡鸣碨(wei)子沟

富平县城直北四十里许山曰“月窟”,因其势嵯峨如月且多石窟而得名。山之北麓村曰“程卢”,峪曰“碨子沟”,因沟口有二巨石相叠宛若碨子(石磨)而得名。

富平月窟山,月窟鸡鸣碨(wei)子沟

中秋雨后,弟弟从渭南来电话说,相邀卢博士一同去月窟山。稍时,卢博士就开着自家新买的越野车来了,一行三人驾车出了流曲,向西北直奔曹村,这一段路平缓顺畅。没料想过了西头村,竟全是翻着泥浆的沙土路,越野车时不时地打着滑,颠簸而行。好不容易到了石道坡,再往北更是陡峭崎岖的山路,右峻岭左深沟,路面坑坑洼洼, 纵横裸露着被洪水冲刷尺余深的渠,水哗哗哗地流。越野车左避右闪择路而行,蓦地底盘就蹭了凸出的硬塄。紧接着又是连续大斜坡急转弯,人在车里摇 晃着。 雨后坡陡路滑,兀么深的沟,万一……,反正我是捏了一把汗的!卢博士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这路我常走,今个是你在车上,要不然我开得更快!”总算上了石头脑,前面是缓坡水泥路,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富平月窟山,月窟鸡鸣碨(wei)子沟

车从石头脑拐向北, 先是去了白庙,见了卢校长等众人,弟弟端起高级照相机,一阵“噼噼啪啪”的拍。稍事休息,卢校长极热情的陪着去程卢北山墚转了一圈,折而返回白庙。在农家饭店午餐,六碟农家菜,四瓶啤酒,每人一碗油泼面,女店主说:“这面是自家种的小麦磨哈的,菜是自己种哈的,鸡蛋是自家的鸡下哈的,都是绿色食品,你吃,没嘛哒!”众人就笑了。

富平月窟山,月窟鸡鸣碨(wei)子沟

时已过午,阳光灿烂,伫立白庙高崖,放眼望去,群峰叠嶂,山峦碧绿,鸟鸣果香,嫣然世外桃源矣。笔者正在陶醉间,卢校长已驾车来到跟前说:“去程卢村!”车在石头脑下坡向北连拐几道弯,茂密树林深处是一条深沟,卢博士说这就是碨子沟。沟之东岸,民房倚山傍沟而建,错落有秩。一卢姓住户门前沟沿上,有一棵三人合抱粗的古皂角树,树干中空能容两个人,历经沧桑却树冠参天根深枝茂。卢姓八旬老翁说:“我老爷在世的时候,说他小时候这树就这么粗,啥时候栽哈的,没人知道。” 古皂角树往南,碨子沟西岸一块石头兀自突出,上面竞长着一株三把多粗的古柏树,当地人叫“石抱柏”或“石宝贝”。一村民说:“这石抱柏据说有千十年了,是镇村之宝,很有灵性的。可有人偏不信,上树折了树股枝回家烧火,结果家里遇事常不顺。后经人劝说,他把剩下的树股枝抱回原处,又上树把扳裂开的柏树股枝用铁丝绑好,这才家顺平安。“笔者顺着村民手指方向细看,果然有一枝胳膊粗的树叉上是缠着铁丝的。卢校长指着碨子沟南面说:“沟口兀哒有两个巨石叠摞在一起,其形状像磨面的碨子。听老人传说,老早哩(过去)碨子沟有两个锦鸡,每到半夜时分锦鸡一叫,这碨子就开始转动了。后来西藏喇嘛朝拜月窟山宝峰寺,把锦鸡偷走了,从此这碨子就不转了。” 石抱柏对面有一形似牛头的巨石, 卢校长说:外就是牛鼻子。“ 弟弟要去拍照石碨子,卢博士说刚下过雨,兀哒些沟坡滑得很,人下不去,只好作罢。看了古皂角树再看石抱柏,感慨颇多,正是“夜半鸡鸣碨子沟,古树沧桑石抱柏。”

富平月窟山,月窟鸡鸣碨(wei)子沟

几个人说说话话 的又去了沟东岸,一座山崖兀自突立,问之,说叫城上,过去是有土城墙的,以前人都住在城上,后来才搬迁到沟岸上的。路低崖高,亦无法攀登,看不见山崖上面的情况。卢校长说,上面地方不大,只剩下几家人了。站在此处隔沟南望,月窟山巍峨挺拔,苍翠碧绿。明代孙丕扬撰《富平县志》云:“月窟山,山巅右有泉,不渴亦不溢,深数仞,旱祷必应。万历癸未秋,衲子夜田,闻空中丝竹声,渐逼泉所,近视之,则无也,其显异盖如此。南三十步有王石洞,世传王仙颐养处,右玉女洞,左仙人洞,深不测。山东耳有古蜂洞,在悬崖中,蜜流如瀑布。”一壮年汉子说:“老人传说以前逢年过节,人怀揣白蒸馍爬山去古蜂洞夹蜂糖吃,你若是想拿些蜂糖走,洞口的蜂蜜就不流啦!”月窟山北麓山脚下有一凉水泉,泉水终年不断,卢博士说:“过去遇到天旱没水吃,全村人都到兀哒些挑水吃,我小时候也在兀哒挑过水,上坡下坡的路不好走,回到家只剩下半桶水了。”

程卢村因住户姓氏而得名。清初之前,卢姓是村里的大户,家族人口众多,故而名曰“卢程村”,村口有清康熙年间一通“朝宝峰寺碑”为证。后来因卢姓人或经商或从军而外迁较多,程姓住户占多数了,约在清末民初又改名“程卢村”。据一村民说,因碨子沟有“石抱柏”曾一度叫石宝村,此说尚缺少文字记载。

据说卢姓似应来碨子沟最早,其先祖约在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而来。先是定居曹村虎头山(唐丰陵)南麓之陵前堡,因客居他乡颇受人欺负,卢姓人夜里回来晚了不开城门,天旱了不准牛在涝池饮水。官司打到县衙,判定一半城门和一半涝池归卢姓人。官司是打赢了,但此地连遭旱灾,涝池也没水了。为了 解决人畜吃水问题,族长卢公沿山畔往西寻找水源,由石头坡北上翻山越岭,一直找到满井村,此处有三眼泉,常年流水不凅,遂举家迁居满井村,其时似应岁在永乐年间。满井村有卢氏祖坟,以前卢姓后人还去满井上祖坟的。再后来,卢公后人发现碨子沟泉丰土沃,环境静僻,遂再次举家迁居碨子沟,为防兵匪袭扰,卢程两姓在山崖高处依势筑城而居,其时似应岁在明代中叶。 后来卢姓家族繁衍壮大,陆续迁居碨子沟东岸。其中古皂角树底下一支卢氏,务农经商逐步发家为富户,除在程卢村有土地房产之外,还在曹村购置田产百十余亩,另外在庄里镇、宝鸡等地还有商铺。据《富平县志》记载, 1937 年红二方面军进驻富平白庙,程卢村卢长庚捐粮二十多石 (dan) ,红军赠锦旗一面,上书“热忱救国”。该村八旬老翁说:“这其中有十石粮是我爷卢长远捐的。”

富平月窟山,月窟鸡鸣碨(wei)子沟

卢公长远有五个儿子,老大身怀绝技,会武术枪法好,据说骑在牛背上打嗖子 (麻雀), 百发百中,负责看家护院。老二识文断字,能掐会算,负责掌管家务。老三聪明精干,擅长经商,在庄里镇经营经货 (纺织品) 铺子。老四憨厚勤劳,擅长农耕,在家务农。老五聪慧好学,尤专法律,解放后在宝鸡某国营工厂任人事科长。如今卢公后裔人才辈出,家兴族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