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怎麼沒有看到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

陳結華

當年熱播的《雍正王朝》,劇本構思的非常緊湊,尤其是九王奪嫡的部分,每一集都是乾貨滿滿,爆點十足。不像現在的電視劇,情節鬆散,跳過七八集,對劇情一點影響都沒有。

為什麼電視劇中沒有五阿哥胤祺和七阿哥胤祐呢?因為歷史上,這兩位阿哥沒有參與奪嫡之爭,刪掉他們二位,對劇情走勢沒有影響。至於六阿哥胤祚,因為他幼年夭折,自然也就不會有六阿哥了。

(導演在現場給“皇上”講戲)

先介紹一下歷史上五阿哥胤祺和七阿哥胤祐的基本資料。

五阿哥胤祺,他是九阿哥胤禟的親哥哥,生母都是宜妃。但因為五阿哥從小被仁憲皇太后撫養,因而性格比較內斂。仁憲皇太后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她極其討厭漢文化。這也就導致五阿哥在九歲時仍然看不懂漢字。在當時,不懂儒學就不能參政。

本身就很內斂的性格,再加上幾乎等同於文盲的文化水平。康熙也就很少讓他辦差,不讓他接觸政治。因此五阿哥這個人,對政治不感興趣,對奪嫡也沒有信心。

在《雍正皇帝》小說原著中,是有五阿哥胤祺內容的。比如胤祥和胤禵打架,胤禵出言頂撞康熙的那場戲,康熙氣急敗壞要砍死胤禵。原著中第一個衝上前,替胤禵擋刀的人就是五阿哥。電視劇中為了拔高雍正,就改成了雍正擋刀。(歷史上也是胤祺第一個衝出來抱住了康熙的腿)

康熙暴怒地瞪著眼……就要衝過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番朕要當個昏君庸父!”五阿哥胤祺素來老實,卻訥於口齒,雙手一攔,哭道:“父親……父親……十四弟少、少年氣……盛……”。——引自《雍正皇帝》



也正是因為胤禵的這次頂撞事件,導致兄弟之間撕破了臉。胤祺不想蹚渾水,與奪嫡的兄弟越走越遠,就連自己的親弟弟九阿哥胤禟,他也是敬而遠之。雍正繼位後,視九阿哥胤禟和宜妃為眼中釘,胤祺也受了一點牽連。

歷史記載五阿哥是病死的,其實應該也是憋屈致死的。畢竟攤上胤禟這個弟弟,再加上宜妃這個不知死活的親媽,就算什麼他都沒做,也還是會遭人懷疑。晚年活的小心謹慎,五十多歲就病死了。

六阿哥胤祚,他是雍正的親弟弟,也是德妃所生。因為六歲夭折了,沒有參與奪嫡之爭。這裡也就不細說了。

七阿哥胤祐,他的身體有殘疾(但是史書上並未記載他身體的哪個部位有殘疾),皇位是不可能傳給一個殘疾人的。因此七阿哥這個人平時也不參加政治活動,對奪嫡也沒有興趣。另一方面,七阿哥的生母低位非常低,比八阿哥的生母低位還要低。

總的來說,七阿哥的存在感,比五阿哥還要弱。電視劇中沒有他,也是很正常的。



從五阿哥和七阿哥兩個的介紹,可以發現一個共性,貌似電視劇對九子奪嫡之外的阿哥,很不友好……

不僅僅是五阿哥和七阿哥被刪減了,就連在歷史上和原著中,對雍正繼位幫助很大的十六阿哥胤祿和十七阿哥胤禮也刪掉了。編劇將兩人的劇情合二為一,只保留了幾句臺詞和幾個無關緊要的鏡頭,連名字都沒有。不仔細看,根本就不會注意到:這犄角旮旯的角落裡還有個人呢……

比如,佟國維倒臺那集中,老十三和老十四的身邊就有一個有鏡頭無臺詞的的無名阿哥。這個人應該就是十六或者十七阿哥,電視劇中沒有交待他的名字。

這個無名阿哥在電視劇中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康熙和佟國維演雙簧的那集,跟著九王奪嫡的那幾個人一起,站了大半集,一句臺詞也沒有;第二次是雍正暢春園繼位的那集,這一次有臺詞了。




在雍正繼位的那一集,老八藉口沒聽清康熙的口諭,老九和老十也乘機起鬨。謊稱康熙的口諭是傳位給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一度讓雍正非常的尷尬。

這個時候,悶了二十集的這位無名阿哥終於開口了,跟年紀最小的二十四阿哥胤秘,立場堅定的支持雍正繼位。並且還跟十阿哥胤䄉打了一架。也算是豁出去了……




PS:原著小說中,支持雍正,跟老十打架的是十六阿哥。但是電視劇的劇本上寫的是十七阿哥。

後來還有一個鏡頭,張五哥傳話,說是十七阿哥求見雍正,被鄔思道以天子沒有私事擋回去了。



所以我個人理解,這個無名阿哥應該就是十七阿哥了。但是很可惜,在劇中沒有交待他的名字。說他是十七阿哥,也是猜的。

另外在同一集,同一個場景中,眼精的人應該還發現了一個鏡頭Bug。

諸皇子進門時,人群中有一個衣領為藍色的無名阿哥也跟著進來了。但鏡頭一轉,這個無名阿哥的臉就不見了???

這個人肯定也是哪個阿哥,至於是誰,劇中也沒有交待。



十七阿哥跟老十打架時,這個無名阿哥又莫名的出現了。

十七跟老十單挑時,這個無名阿哥也在旁邊跟老九胤禟單挑。看樣子,貌似這位阿哥也是雍正的支持者。難道這個無名龍套阿哥,就是雍正的小弟之一,十六阿哥?

劇中沒有交待,不得而之了……



(左邊是十七阿哥跟十阿哥單挑,右邊是無名阿哥跟九阿哥單挑。)

總的來說,電視劇為了劇情的緊湊性,犧牲掉了很多角色。五阿哥和七阿哥,十六和十七阿哥都被刪減了。

這種刪減到底好不好呢?

坦白的說,刪掉五阿哥和七阿哥,對這兩個人是不公平的。但是電視劇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角色,又何必強調他們的存在感呢?


Mer86

《雍正王朝》前半部分講的是九子奪嫡的故事,五、六、七三個阿哥沒有出場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確實幾乎沒有參與奪嫡鬥爭,把這三個人的情況介紹一下吧。

(九子奪嫡,不包括五六七三個阿哥)

五阿哥胤祺

在《雍正王朝》的原著小說中其實出現過胤祺,就是康熙在朝堂上怒斥十四阿哥胤禵,並且憤怒地拔劍要殺他時,五阿哥胤祺跪著抱住康熙的腿。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胤祺的性格。

五阿哥胤祺,生母為宜妃郭絡羅氏,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那個宜妃。那部電視劇雖然虛構,但宜妃的受寵卻絕非虛構。宜妃是康熙最早的惠、宜、德、榮四大宮妃之一。此四妃地位僅次於皇后,之後的後宮女子也遠不及她們。宜妃排第二位,僅次於生下大阿哥胤禔的惠妃納喇氏,高於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更是在惠妃因為大阿哥悖逆爭儲位失寵後,榮寵冠絕後宮。她為康熙生下三個兒子,分別是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十一歲就早逝,沒有參與爭儲位)。

(胤祺生母為宜妃郭絡羅氏)

胤祺有這樣一個母親,其實是擁有了爭儲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他的一生也是順風順水,康熙在位期間,他幾乎一次也沒落後哥哥胤禛的步伐,每次都一起封爵。康熙三十七年,胤祺和四阿哥胤禛、七阿哥胤祐、八阿哥胤禩一起獲封多羅貝勒,康熙四十八年又與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一同獲封和碩親王,為和碩恆親王。三人同時成為地位僅次於剛剛復立的太子。如果胤祺參與奪嫡,一定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但是他偏偏寬厚不爭,康熙評價:“此子心性甚善,為人敦厚。”所以說可以基本清楚,在九子奪嫡的白熱化階段,恆親王胤祺獨善其身,並未參與。

但是,他不參與不代表別人不參與。他的同母弟弟九阿哥胤禟就依附八阿哥胤禩參與奪嫡,最後被雍正嚴懲,改名賽思黑圈禁慘死。他的母親宜妃也過得很不如意。因為在康熙在位時地位尊貴,雍正即位後多次下旨斥責她不懂禮數,竟敢位居太后(原德妃)之前,並且降低她的待遇,禁止她在宮中隨意乘坐矯輦(宜妃腿腳不便)。唯獨胤祺,雍正始終沒有虧待,在雍正十年胤祺死後,雍正還給他立碑,稱其“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評價頗高,可見雍正對這個寬厚的弟弟並不反感。

六阿哥胤祚
(胤祚的生母就是雍正和十四阿哥的生母德妃烏雅氏)

六阿哥胤祚沒有出現是最正常的,因為他活得很短,年僅六歲就早夭了,雍正王朝的故事開始時他早就不在了。但是胤祚還是有些值得玩味的點。首先,他的生母是德妃烏雅氏,也就是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其次是他的名字,因為“祚”有皇位的意思,康熙居然給這個兒子起這個名字,是否有些特殊的理由對這個兒子特別偏愛?再有,胤祚也和母親的晉升緊密聯繫在一起。康熙十八年十月,烏雅氏晉封德嬪,那時胤禛剛好一週歲,而胤祚也在母親腹中六個月大。所以,康熙或許因為烏雅氏的接連懷孕而對她特別恩寵。隨後,康熙二十年,胤祚一週歲時,烏雅氏又晉升德妃,是否又與胤祚有關?不過,此子福薄,年僅六歲夭折,否則也不知在奪嫡鬥爭中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七阿哥胤祐

七阿哥胤祐沒有參與奪嫡鬥爭,可能跟自己的出身和身體條件有關。胤祐的生母是成妃戴佳氏,戴佳氏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司庫,清朝司庫僅為從七品,與其他後宮嬪妃的出身地位相比顯然低了一頭。她也應該不怎麼得寵,因為她在康熙五十七年才冊封為妃,是康熙年長的皇子生母中受封最晚的,連八阿哥胤禩那個出身辛者庫並不高貴的母親良妃衛氏都在康熙三十九年就受封了,足見成妃不受待見。沒有一個強大母親的支持,奪嫡自然不會順利。

胤祐不參與奪嫡另一個原因就是他身有殘疾,據說是跛腳。古代皇帝要有尊貴之相,跛腳是會嚴重扣分的,何況兄弟們個個這麼能幹,使得胤祐完全沒有機會。做太子沒機會,其他阿哥也不太待見這個出身低微的兄弟,他本身沒錢沒勢力,也並沒哪個阿哥需要他的支持,所以,胤祐也就跟奪嫡之爭擦肩而過了。不過恰恰是這個原因,也讓他因禍得福,沒有捲入奪嫡大戰落個悲慘下場。胤祐一生波瀾不驚,算個太平王爺。康熙三十七年封多羅貝勒,康熙四十八年晉封多羅淳郡王,雍正即位後晉升和碩淳親王。一直到雍正八年去世,雍正給他立碑“敬謹小心,安分守己”,從這評語來看,也不是很高的評價,大體就是“你很聽話”的意思。

這就是五六七三個阿哥的情況,其他幾個排名靠前的但不屬於九子奪嫡的還有十一阿哥胤禌,前面說了十一歲就死了,十二阿哥胤祹,我之前有專門寫過他的一篇,混的不太好,雍正即位後被找藉口貶了爵位,但所幸活得長,乾隆即位後也給了極高的禮遇,晉封履親王。十五阿哥胤禑,雍正即位後命守景陵,封愉郡王,雍正九年死。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雍正朝很受重用,分別晉封莊親王、禮親王,享受親王雙俸,成為乾隆即位後的顧命大臣。其他的阿哥太小,沒什麼可多說了。


伊耆角木

問的好,雍正王朝裡所謂“奪嫡九王”是指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以及三、四、八、九、十、十三、十四等捲入了奪位之爭的皇子阿哥,一共九位。

很明顯可以發現,五、六、七阿哥在此事件中缺位,比他們老的、比他們小的都有覬覦皇位之心,他們這哥仨難道是佛系青年不成?

五阿哥胤祺,當然不是與小燕子廝守的那個五阿哥永琪,胤祺是永琪的爺爺輩

五阿哥胤祺與參與奪嫡的九阿哥胤禟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自幼由孝莊皇太后親自帶大,也深受康熙喜愛。胤祺心性善良,為人淳厚,還能文能武,不出意外的話絕對是康熙接班人的重要人選之一。

胤祺在隨康熙第一次親征噶爾丹時,不幸在戰鬥中破了相,因此半主動半被動退出了皇儲之爭。但依然被康熙看重,在康熙四十八年與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一起被冊封為親王。雍正十年善終。

六阿哥胤祚,沒能成人,在康熙二十六年夭殤,時年六歲

胤祚與老四、老十四為一母同胞,生母為德妃。假如他不是早殤,奪嫡大戰時不知道他是依附於四哥胤禛呢,還是向十四哥一樣投向八爺黨?

七阿哥胤祐,據說天生殘疾,加之生母地位低下,自己也為人低調,沒捲入皇位之爭

老七的生母在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冊封為妃,當時胤祐已經是和碩淳郡王了。七阿哥生性老實,安分守己,不群不黨,也不太受康熙關注,不像其他皇子一樣要麼獲得康熙多次褒獎,也不像有些皇子一樣屢被康熙責罵痛斥,總之就是一個"透明人",也沒參與奪嫡。

老七的忠厚也收到了回報,於雍正元年晉為和碩淳親王,雍正八年善終。

看到沒,五阿哥、七阿哥的經歷告訴我們,捨得捨得,有時候舍就是得,不參與奪位安安靜靜地做一名親王,也是極好的。



司馬砸光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經典的電視劇,僅僅四十四集就把康熙四十六年至雍正十三年驚心動魄的二十八年刻畫的淋漓盡致。其中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九子奪嫡二是雍正登基以後的推行新政,可見導演對於劇情的安排必然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現實中老五、老臉、老七壓根沒有參加過九子奪嫡,所以雍正王朝中的導演本著務實精簡的精神就直接把三個人省略了。即使如此雍正王朝也是經典至極,說明有時候一些修剪還是正確的。

現在我們來說說為何現實中三位皇子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身為諸位皇子中排行靠前的三位皇子之所以沒有奪嫡,原因比較複雜,現在宋安之來一一分析。

一、沒有野心奪嫡的老五胤祺。

皇位雖好,但命更重要。同時擁有自知之明而明哲保身也是一種智慧。

五皇子胤祺就是這樣的人,他雖然沒什麼大的政治智慧,但自保之道還是有的。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同時沒多少野心就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老五胤祺是宜妃所生,由皇太后孝惠章皇后撫養長大。這一點與老四相似,老四胤禛是由德妃所生皇后撫養長大,老五是由宜妃所生皇太后所撫養,身份可以說同樣高貴。

老五還與老四胤禛同在康熙四十八年被封為親王。


老五胤祺論資排輩來說並不比其他奪嫡的皇子差,甚至比其中的老八和老十四等人強。但他並沒有參與進去,就是因為有自知之明和沒多少野心。而且通過史料記載來看,胤祺的能力的確一般。他本身的性格也比較溫和,皇太后撫養他的時候也是以良性教育,所以就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二、早夭的老六胤祚。

老六胤祚與老四和老十四都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但老六的命不好,他生於康熙十九年,死於康熙二十四年,年僅六歲。

老六還沒有成年,才六歲時就早夭了。自然是參與不進去九子奪嫡。

三、無野心更無能力參與奪嫡的老七胤祐。

老七胤祐能力一般,更要命的是史書記載身有殘疾。

身有殘疾在古代可是個致命問題,畢竟常人都講究一個面子問題,更何況九五之尊呢,所以他這個殘疾問題就先讓他參與不進去九子奪嫡了。

康熙四十八年老七胤祐晉為淳郡王,而同時晉封的老四老五都是親王級別。

這三位皇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加入九子奪嫡,所以雍正王朝的導演本著務實幹練的想法,自然是沒有安排他們的戲份了。

第69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宋安之

是啊,《雍正王朝》中怎麼沒提到五、六、七爺啊?

這個問題,追劇群眾可能都發現了,於是便出現了多種猜測,比如:

一、皇室大多是近親結婚,皇帝生那麼兒子,而沒有老五老六老七,那一定是夭折了

二、導演為了節約演員經費,就沒有拍這三個人的戲份

三、《雍正王朝》作者二月河,不喜歡五爺六爺和七人爺,所以就在作品將他們抹殺了

四、在《雍正王朝》原著中五爺露了一鼻子的戲份,看著人長得不咋地,可能六爺與七爺長的更醜吧……等一些五花八門的猜測!


其實呢?

真相應該是:五阿哥和七阿何,都是性格溫和之人,所以這位皇子都沒有參與過”九王奪嫡”事件,所以他們兩個對電視劇影響不大,而沒有提起。那麼,六阿哥,由於很早就死了,所以電視劇更沒有必要提他了。

那麼,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

一、五阿哥胤祺

五阿哥哥胤祺與九阿哥胤瑭是同母所生,母親都是宜妃,就是傳說中經常跟康熙微服私訪的宜妃,她性格開朗,為人直爽,頗得康熙的寵愛,但卻不是專寵。但五阿哥出生後並沒有其母養大,而是從小為孝惠章皇后--康熙嫡母所撫養。作為祖母的老人家,行動一般都比較慢些,性格也越來越溫和,於是五阿哥從小就養情了,溫和與世無爭的性格,有記載說五阿哥“心性甚善,為人淳厚”,連康熙都誇過他性情溫和。所以他雖然和皇九子胤禟是同母兄弟,但是沒有參與九王奪嫡。雖然他也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也被康熙封為親王,也曾隨康熙親征。但他可能真的沒有摻入皇位之爭,原因,可能還有別的。


比如:

有人說,五哥本來是長相俊美的大帥哥,但是在一次打仗的時候,臉上出受了重傷。這就屬於破相,而破了相的人自然不可 能當皇帝了,所以沒有參與奪嫡。

實際上五阿哥,多次帶軍出征。在康熙三十五年,率領正黃旗大營隨康熙出征葛爾丹;在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康熙又命胤祺、胤裪前往迎作戰陣亡的湖廣總督、西安將軍額倫特靈柩回京。雍正四年五月,雍正令胤祉、胤祺為已獲罪的胤禟改名。到了雍正十年五月到時候,五哥去世了,當年五十四歲。兩年後,後人曾為他立碑勒銘,稱其“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據說,現在的熱河避暑山莊曾有“老五爺府邸”一座。



二、六阿哥胤祚

六阿哥胤祚,也是烏雅氏德妃所生,為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和皇十四子胤禵同母兄弟,據說其母之所以被陳封為德妃,就是腹中還有六阿的時候。其母德妃雖然出身不高,宮女而已 。但是她卻非常能生,除了四子胤禛,六子胤祚,還有十四子胤禎,而且她還生了兩個公主 。但是,在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年僅六歲的六阿哥變成早死了,其原因不詳。所以在雍正王朝劇中沒有提到他。


三、七阿哥胤祐

七阿哥胤祐,史書所載的也不多,他是康熙皇帝的第七個兒子,曾被封為“淳親王”,據說他也是個性子十分溫和的皇子。七阿哥的母親是成妃戴佳氏,滿洲司庫卓奇之女,成為康熙的妃子之後,在康熙十九年生了七阿哥,但胤佑天生殘疾,一隻腳也些跛。他也沒有親母所養大,而由惠妃撫養。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雍正元年晉淳親王,雍正八年四月去世,年齡五十一歲,他有7個兒子,六子弘暻襲爵。

如果說,老五與老七之所以沒有參加皇位之爭,與其說是兩人都性子溫和,與世無爭,不如說兩人都身有殘疾,爭了也無法繼承大位。

其實,《雍正王朝》不但沒有提到五阿哥、六阿哥與七阿哥,也沒有提到十一阿哥與十二阿哥呢,這可能是因為:

1十一阿哥是五阿哥,九阿哥的同母親兄弟,十二歲就早夭了。

2十二阿哥從小跟著善良溫和與世無爭的蘇摩拉姑長的的,更是心性涼薄,從小就不會爭強好勝,自然沒有什麼政治抱負。



我們知道,《雍正王朝》電視劇就講的是九龍奪嫡

分別就是太子,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

這幾個人政治野心,明眼人都心知肚明。電視劇上演的十三阿哥雖然只是四阿哥的賢助手,其實他早年也有奪嫡之心,想想誰不想大權在握啊?而九阿哥和十阿哥也是,他們的生母天生尊貴,所以他們的野心也不少。

至於大阿哥就更不用說了,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立下了戰功,康熙自然對他青昧有加。

那麼,太子就更不用說了,他從小就認為自己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因為他在一歲的時候,就被昭告天下做皇太子。

三阿哥,表面上看他天天和一幫子清流待在一起,其實在暗地裡籌謀;

至於八阿哥,他總是拉攏九阿哥,其實是在找錢,還以為他自己沒錢,所以他還拉攏母親家地位很高的十阿哥,做自己的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