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逾期怎麼辦?切記:盲目應對只會兩敗俱傷

逾期,一直以來都是網貸行業的禁忌話題,談之色變。

按理說,網貸作為一種借貸產品,有逾期是件正常的事,大家理應明白,為何還如此驚慌?

這和網貸行業剛兌(暗剛兌)傳統有關。網貸行業崛起於微末,為了獲取投資人信任,就算出現了逾期,平臺大多藏著掖著,不願告訴告訴投資人真相。除非迫不得已,不然,這條遮羞布必須把它裹嚴實了。

正因為這種“陋習”的存在。在網貸投資人眼中,平臺一旦逾期,且無法墊付就約等於跑路。事關本金安全,你說,大家能不緊張嗎?

這不能指責投資人敏感,回顧過往,大部分平臺爆雷不是從逾期開始?這種恐慌情緒如同基因遺傳一般深刻在投資人心中。

不過,隨著網貸行業逐漸規範發展,信息披露透明化,平臺“去剛兌”嘗試等等。“零逾期”這條遮羞布一點點被扯開,投資人將和平臺一起直面行業的殘酷真相。

這時,我們該怎麼辦?

每臨大事有靜氣。

當大家遇到平臺逾期問題時,千萬不要慌張,自亂陣腳,要理清思緒,沉著冷靜,第一時間判斷出平臺良性逾期還是惡性逾期。因為面對這兩種逾期現象,我們的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

面對良性逾期,不必過於擔心。將自己投資記錄保存好,電話詢問客服,進官方交流群,儘快與平臺取得聯繫,瞭解其最新動態及處理方案,維護自身利益。

同時,我們也不要誇大事實,杜撰造謠,引發恐慌,給平臺造成真正的困擾。

面對惡性逾期時,則要快,狠,準。

快,速度要快。一旦發現平臺出現逾期問題,要及時贖回本金,方便的話,及時到平臺現場,不要傻乎乎地坐在那裡乾等。

狠,下手要“狠”。一般來說,惡性逾期往往意味著平臺出現了嚴重問題。這時候,該報警就要報警,該維權就去維權,不要太猶豫,小心成為別人的接盤俠。

準,找人要準。維權是門技術活,你要尋找到合適的維權代理人,他可以是專業的律師,可以是同遭其難卻有能力的投友,也可以是行業相關人員等等。不過要注意一點,眼睛要擦亮,小心被人忽悠,避免二度損失。

通過上文,大家可以看出,面對不同性質的逾期現象,我們處理的方案是截然不同的。

說的通俗一點,我們把平臺比作一個人的話,發生逾期相當於生了一場病,那麼良性逾期就像是普通的感冒,雖有影響,但無大礙;惡性逾期則是重大疾病,隨時可能一命嗚呼。

那麼,如何判斷平臺是良性逾期還是惡性逾期,顯得至關重要。不然,根據囚徒博弈理論,面對逾期,最好就是立即提現報警,管它好壞!

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不是最優解。容易引發投資人恐慌,小事變大事,正常經營的平臺都要震出內傷,到時雞飛蛋打,一起“完蛋”。

1、逾期波及範圍的大小

當你面對平臺逾期時,需第一時間核實消息。判斷平臺到底是小部分逾期還是大規模逾期?

如果是小部分逾期,可能是平臺為了合規,響應監管號召,將逾期實情展現出來,也可能是平臺在發展過程,遇到一些挫折。雖有影響,但是問題談不上嚴重。如果是大規模逾期,可能平臺遭遇系統性風險,或者資金鍊斷裂等,問題捂不住,爆發出來,風險自然大。

如何判斷平臺波及範圍大小?

你可以打電話給客服,要是發現老是佔線,打不通,那麼說明涉及人數非常多,平臺客服都忙不過來。你也可以在第三方論壇或投友群詢問情況,看一下其他投友的回款情況。具體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不一一列舉。

2、平臺保障措施及方案

老實說,在面對逾期問題時,平臺比投資人還要謹慎。稍微處理不當,直接影響平臺的聲譽和未來發展。

很多平臺都會在官網上披露自己的保障措施,第三方回購,擔保公司擔保,履約險,風險緩釋金等等。

現階段,由於網貸行業逾期實情捂得太嚴實,“暗剛兌”成風,平臺良性逾期情況不是很常見。一般而言,只有平臺壞賬壓不住,資金鍊斷裂,才會撕破臉面向投資人展示逾期壞賬實情。

不過,隨著網貸行業的不斷髮展,自我完善,也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據瞭解,業內已有不少平臺勇敢披露出真實的逾期情況,讓投資人瞭解實情,知曉風險。

只能這樣,投資人才有可能理性判斷,做出更正確的選擇,真正走出兩傷的囚徒困境。

面對逾期怎麼辦?切記:盲目應對只會兩敗俱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