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容易落葉呢?

為什麼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容易落葉呢?

1. 不見鬼子不掛弦,不見病菌不打藥,打藥間隔時間太長,不知道病菌侵染規律造成早期落葉。

2. 固定時間打藥,不知道天旱防蟲,雨澇防病,1個月才打一次藥,造成早期落葉。

3. 有人認為果實套上袋啦,對保葉的重要性不知道,7月上旬就不打藥啦,運氣好7月中旬到8月底高溫少雨,葉片沒落,他把這當成是經驗啦,第2年7、8月降雨多葉落啦。

4. 打藥如給日本人幹活,圖快為省藥,別人一畝園打500斤水,他只打了二百斤水,再好的殺菌藥,葉片打不上藥,病菌死不了,葉片早落。

5. 有人說戊唑醇保葉好,連打4次戊唑醇,病菌產生抗性而葉早落。

6. 買藥圖便宜買了假藥,因為農藥你不敢喝,它質量不達標,所以你葉片早落。

7. 同樣2個果園,1個果園降雨前剛澆了園,1個果園降雨前沒澆園,打同品牌的保葉藥,一畝地打同樣多的水,同樣雨後沒打藥,雨前沒澆園的葉沒落,雨前澆園的葉落啦,因為你果園溼度太大。

為什麼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容易落葉呢?

8. 環剝的樹,打一樣品牌的藥,容易落葉,因為環剝的樹,根系受傷啦,抗性下降。

9. 群體個體密閉的果園容易落葉,因為通風透光不良,溼度時間長,病菌易侵染。

10. 7月下旬沒有追肥,營養缺乏抵抗能力下降而早落葉。

11. 雨後沒有及時打藥,褐斑病菌侵染葉片後它需要潛伏12到14天,產生一種毒素使葉柄產生了離層而脫落。

生產實踐中,很多人說降雨前要打保護藥,降雨後要打內吸鍾除藥,生產中很少人能做到幾天打2次藥。如果說降雨前和降雨後只打一次藥,那麼雨前打藥好,還是雨後打藥好?如果說雨前打藥好,打藥後降了一天大雨,或連續3天5天下雨,把你打的藥也衝完啦,雨停後不打藥,高溫高溼病菌照樣侵染葉片。

有科研部門資料報道:“溫度超過30度老天降雨,2小時內褐斑病菌就完成了侵染過程,然後潛伏12到14天葉落。但是從第1天降雨後到第6天打藥戊唑醇,能殺死侵入葉片內的病菌而葉不落”。生產實踐中如果每次降雨不管大小,雨前雨後都打藥,真不敢說一年保葉要打多少次藥,這也是不現實和果農負擔不起的。

經驗之談:

如果剛打了保葉藥還在7天保護期內,如果降了一次小雨,雨後可以不打藥。如果連續幾天降大雨,或降一天大雨,雨停後高溫溼熱,應在雨後最遲6天打藥葉不落。雨後超過6天打藥,葉片會落。

如果上次打藥後超過7天啦,一直高溫乾旱無雨,只要沒有紅蜘蛛,可以不打藥,但是降雨後最遲第6天內必須打藥保葉,否則葉片會落。有資料報道一次降雨超過30毫米,雨後就應及時打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