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著名作家阿城在《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文中写到:“《红楼梦》是世俗小说,但《红楼梦》另有因素使它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这因素竟然也是诗,但不是小说中角色的诗,而是曹雪芹将中国诗的意识引入小说。 七0年代初去世的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的陈世骧先生对中国诗的研究评价,你们都知道,不必我来啰嗦。陈世骧先生对张爱玲说过,中国文学的好处在诗,不在小说。 我来发挥的是,《红楼梦》是世俗小说,它的好处在诗的意识。

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无不被诗意化的场景和行为所吸引。以茶的视角来看,最有代表性的则是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栊翠庵主人妙玉和大家一同评茶论茶。这是中国小说史上最精彩的关于茶的描写,在小说的语言中,无出其右。既能从行文中看到茶在清代的日常世俗化,但在世俗化中又有中国传统茶事美学、茶器美学、以及茶品观念,在世俗化中又有浓浓的诗意。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品茶用的器,无比讲究,在茶器的选择和茶器的态度上,既突出妙玉“出生不凡、心性高洁”的形象,同时也在这里表现出了妙玉对茶、茶器、茶事的极深刻的理解。

本文就本回中出现的主要茶器进行分析,去感受大观园里的茶器美学。小说经常会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文中出现的茶器很难与具体实物对上,但我们依旧能从字里行间感受茶器的魅力。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漫画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这种小茶盘形体是海棠花式,表面采用的是雕漆填金工艺,茶盘的纹样是云龙献寿,云龙献寿纹是指在云朵间双龙烘托一团寿字。雕漆填金是指在雕刻的沟槽内填不同的颜色,而填以一体的金色,从茶盘上就可以看出妙玉茶器的华贵,但就目前的留存的文物来看没有准确能与之对应。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海棠花形雕漆茶盘

茶盘里放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成窑指明代成化年间的景德镇官窑,成化窑最主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明代斗彩在我国瓷器史上极高的成就。在当时成窑就非常难得。据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记载:“成窑酒桮(同杯),每对至博银百金。”另外在他的《敝帚斋剩语》中写到:“本朝(明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盖两朝天纵,留意曲艺,宜其精工如此,然花样皆做八吉祥、五供奉、一串金、西番莲,斗鸡、百鸟以及人物故事而已。”而在明谷泰《博物要览》中记载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郭子章在《豫章陶志》中记载:“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2014年上海收藏家刘益谦花2.8亿港币拍卖回来的就是明成化鸡缸杯。而在茶盅中盛着的是妙玉用旧年蠲(音同“涓”)的雨水烹制的老君眉。贾母吃了半盏之后,让刘姥姥一饮而尽,还觉得茶味不够浓。此外据沈从文考证,历史上没有“成窑五彩小盖钟”,即使出现也应该为康熙年间仿作,而不是真成窑。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而在这个场景里,众人用的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种盖碗也是一种名贵的青瓷盖碗,较准确的描述应该为“清初官窑烧制胎质极薄的甜白釉盖碗”,也不是一般的盖碗。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现代制式甜白釉盖碗

下一个场景则到了妙玉请黛玉和宝钗喝“梯己茶”,宝玉也悄悄跟来蹭茶。妙玉没有用刘姥姥用的成窑茶杯,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分瓜瓟斝(音同班袍甲)”“点犀䀉(上乔下皿,音同桥)”,分别给林黛玉和薛宝钗用。

“分瓜瓟斝”注解为:用一斝形模子套在小瓟上,使之按模子的形状成长,成型后去子风干做饮器。一说是一种特制的饮器,状似分瓜瓟。这里的分瓜瓟就是我们常说的葫芦。所这个“分瓜瓟斝”,就可以说是葫芦制的斝形器。至于“王恺珍玩”和“苏轼见于秘府”则是小说家之言,可能是为了突出这个“分瓜瓟斝”的珍贵。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电视剧《红楼梦》中出现的“分瓜瓟斝”

“点犀䀉”注解为:犀牛角做的饮器。䀉,指的是碗形器皿。据《格古要论》犀角有栗纹者为上,所谓“点犀”即指栗纹。但也有人认为应该是“杏犀䀉”,解释为对着光看呈半透明杏黄色的犀角制成的器皿,也是作极为珍贵之意。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电视剧《红楼梦》中出现的“点犀䀉

关于这两个器皿,沈从文还专门写过两篇文章就这个问题和周汝昌进行了讨论。沈从文在《“分瓜瓟斝”和“点犀䀉”——关于〈红楼梦〉注释一点商榷》一文中认为“分瓜瓟斝”和““点犀䀉””可以从务实和务虚的角度去理解这两件器皿。“分瓜瓟斝”务实应该解释为“用瓟类范成斝式的茶具”,但“斝”在古代一般都是用作酒器,形态为三足、两柱、一板手(耳),是一种容量较大的一种殷商青铜酒器。从务虚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做是“班包假”的谐音,既指物也指人,用来方讽刺妙玉“做作、虚假、势力”的人物形象特点。而关于“点犀䀉”,沈从文根据自己经手的犀角酒杯的情况,没有符合“通犀”的实物。务虚则是“到底假、透底假”的意思,也是为了塑造妙玉的形象而创造的器皿的名字。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青铜斝,一般用作酒器

而从妙玉给贾宝玉的绿玉斗和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原字作上台下皿)器皿中也能看出些许端倪。

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

竹制大海(海应该理解为容量大的器皿)

要用生活中具体准确的实物去一一验证小说,这不是一种可取的研究方法,但在《红楼梦》中,却

“有许多属于十八世纪中上层社会流行好尚起居服用东西”,对清朝中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理念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是窥探、理解清朝中上层人思想的一个很好入口。

不管怎么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关于茶的描写,是在中国小说中对茶描写最为精彩的部分。从小说的角度看“下笔即生动活泼,又蕴藉含蓄。描写叙述虽若完全写实,却又实中有虚。正如一个山水画卷,有大青绿色的壮美华贵,也有白描淡着色的清秀明朗,更重要的是两部分巧妙结合 形成一种节奏感,给人印象不易忘记。”从茶文化角度来看,这场茶会是妙玉茶品评观念“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的集中体现,其中的茶具,则不过是一种载体而已。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见茶、见器、见众生。

参考书目:

《红楼梦》,曹雪芹、无名氏著,程伟元、高鹗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

《红楼梦大辞典》,冯其庸、李希凡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沈从文谈艺术》,沈从文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