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和袭人已经结盟,曹雪芹这一回说的很明白,晴雯和黛玉完败

袭人原名珍珠,原是外边寻常人家之女,小时候花家迫于生计而把她卖给了贾府作丫鬟。在《红楼梦》众多的女性形象中,袭人是受非议比较多的一位。有论者以为袭人老于世故,机心深重,是一个奴性化的人物,尤其为了长长久久的留在怡红院,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为了宝玉的准姨娘。袭人很清楚,自己 再怎么努力,由于出身太低,在这样的家庭要成为正室,可以说还是很渺茫的。于是她就开始盘算将来宝玉的正妻会是谁,自己如何才能做一个安稳长久 的姨娘。

宝钗和袭人已经结盟,曹雪芹这一回说的很明白,晴雯和黛玉完败

这时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一句判词说的就是宝钗,“可叹停机德”——宝钗有着令曹雪芹赞叹的高尚品德。“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不要半途而废。宝钗就经常规劝宝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如此看来,袭人和宝钗确实有很多相通之处。

宝钗和袭人已经结盟,曹雪芹这一回说的很明白,晴雯和黛玉完败

那在书中是如何看出宝钗和袭人已经联手结盟了呢?红楼梦又不是宫斗戏,大家如果只粗略的的读红楼梦,也只能够领略一些家长里短而已。有些章节句子作者都是一笔带过,根本没有过分的渲染袭人和宝钗等人的心机。今天就举出几个简短的小事例,我们都引用一下原文,不添加 任何个人的观点,看看宝钗和袭人私下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宝钗和袭人已经结盟,曹雪芹这一回说的很明白,晴雯和黛玉完败

著名的丫头小红的出场大家都很熟悉,宝玉屋里没人了,小红的突然出现还吓了宝玉一跳,那当时屋里的人都哪里去了呢?书中说道:这日晚上,宝玉从北静王府里回来,见过贾母,王夫人等,回至园内,换了衣服,正要洗澡。袭人因被薛宝钗烦了去打结子,秋纹,碧痕两个去催水,檀云又因他母亲的生日接了出去,麝月又现在家中养病,虽还有几个作粗活听唤的丫头,估着叫不着他们,都出去寻伙觅伴的玩去了。曹雪芹一笔带过说袭人到宝钗那去了,是打结子。有读者会问,打结子就是结盟?过分解读。当然打个结子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这只是点睛之笔,具体还要看袭人和宝钗做了什么。

宝钗和袭人已经结盟,曹雪芹这一回说的很明白,晴雯和黛玉完败

书中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看这回目,巧结梅花络,这个巧字就很让人回味,不过大家要清楚,这次也是袭人发起的,书中原文,袭人向宝玉笑道:“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他说,烦他莺儿来打上几根络子。”宝玉笑道:“亏你提起来。”说着,便仰头向窗外道:“宝姐姐,吃过饭叫莺儿来,烦他打几根络子,可得闲儿?”宝钗听见,回头道:“怎么不得闲儿,一会叫他来就是了。”连着两次没有离开过这个“结”字。这还不算什么,说的是叫莺儿来,实际莺儿来刚打一半,宝钗就来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较莺儿还是宝钗略胜一筹,不知不觉“金玉”就被在了一起,袭人和宝钗配合的怎样?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计较她二人有意还是无意了。知道曹雪芹是有意这样写的就够了。

宝钗和袭人已经结盟,曹雪芹这一回说的很明白,晴雯和黛玉完败

紧接着就到了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说的是宝钗大中午的不睡觉,去找宝玉谈讲谈讲,结果宝玉果然已经午睡了,穿的还很单薄。袭人在为宝玉绣肚兜,按理说宝钗来的已是很唐突,毕竟在男人的卧房,男女授受不亲。可是这些都不算什么,袭人接下来的举动才叫让人奇怪,袭人向宝钗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袭人是很有礼貌的人,可这个时候把宝钗单独留在屋里实在不是待客之道。累了,出去走走算什么理由。更何况宝玉还在午睡呢。宝钗也不避讳?忘记了孤男寡女独处一室,这宝钗还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袭人的小心思也太明显了,摆明了是制造宝钗和宝玉单独相处的机会。

宝钗和袭人已经结盟,曹雪芹这一回说的很明白,晴雯和黛玉完败

袭人和宝钗在整部红楼梦里的众多女孩中她俩的心机都算的上数一数二的了,可是再反观黛玉和晴雯,未免就太单纯了,黛玉只是停留在 精神世界,作诗是黛玉表达爱情的主要方式,可人家宝钗和袭人都是比较务实的,都付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尤其晴雯更是头脑简单,宝玉让她给黛玉送两块旧帕子,她至始至终竟没有搞懂什么意思。这四个人的组合较量,胜负结果丝毫没有悬念,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