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对中原的统治与清朝对中原的统治有什么不同?

蜀中过客

相对蒙古人,满清的统治手段显然更成熟有效,满清作为外来民族,它对汉地十八省基本上就是沿袭原先明朝的一整套政治思路,明末的一系列顽疾在新王朝建立之后也顷刻间烟消云散了,比如困扰大明几百年的党争问题,反正,臣子们都是奴才,相较明朝,清朝的文武百官的地位更加卑贱。

满洲贵族进兵中原,由于基础薄弱,人口过少,只能依靠大量的“带路党”作为进攻的先锋,满洲人只打难打的仗,对于汉人降军,忽必烈打发汉军去吹海风去了,满洲人除了让他们做炮灰,好歹还划作绿营镇守地方。

蒙古人虽然占了汉地,但统治国家过于粗放,草原上的那一套思路还沿袭在元朝,中央对地方实际控制并不强,反正元朝的统治给人的感觉乱哄哄的,每当皇帝一死,子孙们就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开打抢皇位,统治阶级的内斗持续了整个元朝,大量的精锐部队就在内讧中赔个精光。

大清国在入关之前,就建立了一整套中原王朝的“朝贡体系”,把朝鲜和蒙古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入关之后,继续成功地把汉地、西藏、新疆等地也纳入一个“天下”范畴内,较好地处理了民族矛盾、权力继承、接班人培养等问题,并一股脑地把历朝历代的藩镇割据、外戚专权、太监干政等问题都解决了,大清帝国在治国上是2000年以来最成熟的,不过毕竟已经临近近代了,它达到了封建帝制的高潮,也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末日,并给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划上了句号。


五云论史

那区别可就大了去了,元朝的统治是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双方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元朝的统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失败的。我个人觉得元朝的统治更像是一种殖民统治,他们都将人分为了四等,甚至一度汉人连起名字的权利都没有。

元朝的统治者民族分化太过严重,蒙古人杀个汉人,就相当于以前人杀死奴隶一般,赔几个牲口就行了,而且汉人基本是无法做官的,清朝则不同了,汉人是完全可以做官的,而且很多汉人都能做到一品大员,在这一点上清朝就做的非常好,虽说汉人和满人也是有地位差距的,但是相比元朝,要好得多。

元朝的汉化程度是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元朝的统治阶级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入乡随俗,只是靠着武力征服,他们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有趣的是有很多蒙古贵族,在中原住了好几年都不会汉话,而且很多蒙古贵族更是搭起了帐篷居住,当然这是他们看不起汉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融合太难了。

清朝的统治者则不然,他们知道汉文化的长处,就拿皇帝来举例,皇帝自幼是要读圣贤书的,还会专门找汉族大儒做老师,治国也是按照汉人的方式,文化什么都汉化。他这样治理的结果就是虽说满族人数很少,但和汉人融合的很好,更好的统治。至于刚刚入关的时候杀汉人,那只是一开始,后来则没有这样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元朝的统治者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经济,他们大批的印发纸币,没钱就印,导致了通货膨胀,人民矛盾严重,元朝也不存在盛世,而在清朝则恰恰相反,康乾盛世便是清朝时期。总之各方面来比,清朝统治中原是要比元朝成功的,两者区别也很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政治经济上元清都对前朝有所继承,革制,创新。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汉文化主体地位认同,主动融合,顺位应用上区别太大。元始终将汉文化对立隔离,造成蒙古族无法与汉族融合一体。满族则几乎立即承认汉学,儒学主体地位,而且痛快地承认儒学对皇家政权指导,约束精神地位。主动造势,承认满族是华夏文明一支(当然也留有一手),在保证满族统治者优先,优势地位同时,也承认,默许汉族地主主体地位。对普通汉民族压迫管理则汉满几乎等同。善于妥协汉民族也基本默认认同这种管理权威性。即使后期辛亥革命成功,满汉之间也没有掀起大的民族清算与仇恨行为,双方都认同自己,对方是中国人。唯一的例外是溥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