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新乡有条河,从《诗经》中流出,曾为沿岸人民世代饮用,泛着母性柔波;

新乡有条河,运载过曹操的士兵和军粮,见证过隋唐大运河的光荣和梦想;

新乡有条河,北行千余里,连接太行和渤海,被天津人民称为“友谊河”;

一、上风上水,孕育文澜武波

卫河,春秋时因在卫地得名。

新乡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乡地区的诗歌,占国风的近四分之一。新乡被称为一座从《诗经》中“唱”出来的城市。

东汉年间,在今卫辉市东段有黄河故道,叫做“白沟”。建安九年(204)曹操北征袁尚,兴建了以运送军粮为主要功能的白沟水运工程,从淇水获得了丰富水量。即,在1700多年前,卫河的主体已经形成。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白帆倒影 摄影:李西良

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征调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共计100余万人开挖永济渠(水道几乎与卫河重叠),引沁水南入黄河,是大运河连接黄河和海河流域的一段,当时,顺黄河可达洛阳,入渭水能抵长安,向北可达涿郡(今北京西南郊外)。

北宋以后,永济渠更名为御河(皇帝的河),后经多次改造,形成了目前的卫河。

卫河本有两源:一出辉县市苏门山麓的百泉,一出博爱县的皂角树村,两源于新乡县合河村西合流。为此,合河,被称为千里卫河之首。

如今所说的卫河,指的是上游河段——新乡县合河村到山东临清河段,长347公里,在河南境内先后流经新乡县、新乡市区、卫辉、浚县、滑县、汤阴、内黄、清丰和南乐县。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百舸争流 摄影:李西良

卫河,从不是一条孤独的河,它是海河最大的支流,像峪河(辉县有峪河镇)、淇河(鹤壁有淇县,古称“朝歌”)、汤河(“文王拘而演周易”之地)、安阳河、孟姜女河、石门河(辉县石门水库即建在该河出山口)、大沙河、漳河(西门豹革除“河伯娶妻”陋俗故事发生地)以及人民胜利渠等,都算是卫河的支流。

二、历史如刀,刻下新乡的丰肌秀骨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秦淮之于金陵,汴河之于东京,还有“八水绕长安”,都告诉我们:水通,则商兴!

明永乐年间(约1410)到清咸丰十一年(1862)卫河航运四季畅通长达400多年。清末民初,往来于新乡、天津的货船达700余只,大船可载130吨,船民3000人,物资的装卸转运分别由饮马口杨树湾两码头集散。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因卫河水运之利,二因地处道清、京广两条铁路的十字路口,新乡工业迎来一段蓬勃发展的美丽时光:胜利桥头的中原纱厂、三中十字东侧路北的新乡针织厂、二中十字西侧路南的新乡棉织厂等,均是从上海内迁新乡的“工业明星”。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通丰面粉厂

今沿卫河向西,走过解放桥,在东兴里巷口,能见一座老桥,被周围百姓唤作“火磨桥”,桥名来自于桥头的“火磨厂”(区别于传统磨面的人力磨或畜力磨,是以蒸汽带动汽轮机作为动力的),其正式名称叫“通丰面粉厂”,建于1920年,解放后更名为国营新乡面粉厂

不仅工业,像卫河岸边的北关大街,即今天劳动桥南边的那条古街道上,西起石榴园东段,东至饮马口,长约2里,在当年曾布满了商铺,比如有王晏卿的同和裕银号、电力公司,以及刘家鞋店、老郑饭店、老耿干果店等。过了“走桥不见桥”,就是卫、游两家的豪华大宅,当时接连千余间,蔚为壮观。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游家书屋 摄影:李西良

人们吃卫河水、用卫河水长达数千年,直到上世纪中后叶通了自来水,方才结束。如今,一些雕花的宅子陪着新一代的子孙,端坐在卫河边,听着历史的风,看水面涨了又落。

三、津门解渴,友谊之河接南北

曾经,一条卫河,直连太行之南和渤海之北。曾是新乡儿女闯荡世界的一条幽径,也是天津内销各种货物的“黄金水道”。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毛主席视察卫河 摄影:侯波

1952年10月31日,当毛主席看到人民胜利渠引来的滔滔黄河水流入卫河,说:“今天看了小黄河很高兴,这样,天津用水困难也好解决了。”

但是,到了1985年和1986年,海河的不少支流几近干涸,天津地表水近乎断绝,地下水因海水倒灌又苦又涩,既不能饮用又不可供工厂使用,天津政府向国家告急。

新乡黄河修防处决定从黄河放水,经人民胜利渠流入卫河,天津得到了黄河水,水荒很快解除。天津自行车厂分数批用卡车送来3000多辆飞鸽牌自行车,车厢两侧贴满了“吃水不忘送水人”、“向新乡人民致敬”等标语。因此,卫河就成为一条连接祖国南北的“友谊河”。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云下卫河 摄影:张志立

四、卫水“焕新”:新时代有新内容

以前的卫河,主要服务于城市的工商业发展,带来了一河疾行的船帆和两岸林立的厂房。而在新时代,她却回归了生活,以悠然姿态,陪伴新乡人民惬意度过每个晨昏。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夕阳漫步

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如今,卫河的生态文化功能正在凸显。

大运河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段联通京津冀,南段贯通长江经济带,决定了它突出的国家战略地位。2017年,国家启动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目前,经国家认定的大运河新乡段遗产主要有卫源庙、合河石桥、卫辉古城等8项12个遗产点。为此,新乡的母亲河即将迎来焕新重生。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牧野之春

春有柳的娇柔,夏有荷的雅致,秋有月的皎洁,冬有雪的长情。如今的卫水河畔,白天可闻丝竹管弦,夜晚可载一船星辉。

在新乡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怀抱里,卫河像一位贡献良多的母亲,被羽翼已丰的儿女们牵着手,拥抱着,说着过往,走向未来。

新乡一条河,成名于汉唐,曾连渤海和太行!

小画家 摄影:张志立

其实,

她还有很多故事,

在流传,在孕育,在发生,

若是与您当面讲,想必定是极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