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古代,各地都有不同的名胜或优美风光,常常被称为“八景”、“十六景”、“二十四景”、“三十六景”等。这些地方景色宜人,且蕴含人文典故,故成为一个地域的代表景观。大城县自明朝就有“八景”之说,载志入画,代代相传。现将图画和所配之诗辑录于下,以备观赏。

一、钓台烟水

西子牙河北村东北里许地方,今属静海县。传为姜子牙钓鱼台,实为后人为姜子牙立庙的地方。据县志记载:“台存河中, 二水合抱,浩荡波浮,有江南水云之状。”孟子云:“东海之滨是也”。姜太公避纣曾到此垂钓,这里水涨台高,可称奇观”。

避纣东来寄海滨,

高台环水日垂纶。

鹰杨一奋烟霞去,

顷使周家奕叶新。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二、文昌香雾

据县志记载:文昌阁在儒学即孔庙以西。过去这里经常有人焚香祭祀。因香火很盛,缥渺若雾,故称文昌香雾。(约在后来的县电大附件)

文昌庙宇位西城,

雄伟大殿琉璃顶。

逢年过节举香祭,

烟雾缥渺升太空。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三、龙潭清漾

在今祥和里一带,旧时每遇霖雨汇为碧波荡漾的景观。据传:这里过去每逢霖雨,诸水汇聚于潭,潭水常年不涸,碧波澄清。

龙潭毗邻文昌阁,

每逢霖雨泛碧波。

骚人迁客行至此,

纵情吟诗咏高歌。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四、蜡庙旷观

今新风路和南环路交接的西北地方,旧有八蜡庙,冈高可供游客登眺。据县志载:蜡庙即八郎庙,在城南半里,建在一个高岗上,站存上面可以远眺。

城南里许有蜡庙,

足登高岗可远眺。

一行小树收眼底,

绿树丛丛映禾苗。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五、交河春澜

今交河张交河、缴交河、马交河、郭交河。其含义是两河相交,指子牙河与黑龙港河相交之处。过去这里是春水泛绿,湍急紫回,碧波荡漾,水色天光十分秀美。

二水交流泛绿波,

涤风时送绮纹多。

纵观湍急紫回处,

始信洲源自巨河。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六、郭底夕照

今郭底村至祖寺村一带。因地势较高,又为宋时屯兵点,古人常在此怀古抒怀。相传,这里过去日出时或日落时,影均在西,东西遥映,色皆红,别有意趣。

丹霞缭绕夕阳红,

堤畔风光自不同。

十里园林金琐碎,

半空楼阁锦玲珑。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七、麟洼晓霞

今古文化街一带。据县志载:麟洼在城北里许,相传这里牛产麒麟,被不识之士鞭挞而死。该处曾出现晓日方升,红霞掩映之景观。

城北小洼有传闻,

一头黄牛产麒麟。

不识之士鞭挞死,

仁兽祥光绕树林。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八、凤台晴树

后赵时在郝庄一带,宋后移至今凤凰庄。旧时可供游人登高望远,怀古幽思。这里有百尺高的土台,天晴的时候,可以在这里登高远眺;月明的时候,站在这里一看,仿佛有凤来仪。这里过去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堪称佳景。

风去于今几百年,

空台犹有路人传。

晴云四塞春如海,

绿树千景花欲燃。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附:明万历年时任大城知县狄同奎(江苏溧阳人)八景诗

钓台烟水

寂寂渔矶傍水隈,两河分带海潮来。

鹰扬已作风云客,熊梦空余烟雨台。

冥色如阶封古树,波流拍岸护苍苔。

遥怜万里桐江月,一点清光去复来。

文昌香雾

古木阴阴庙宇幽,涧毛犹睹百年羞。

香烟雾霭氤氲合,紫气清氛缥缈浮。

为有星辰同日月,不烦霜露惕春秋。

行人指点明禋处,隐隐文光贯斗牛。

龙潭清漾

寒潭清澈碧溶溶,曾见风云起卧龙。

晓雾半笼台藓合,秋风微动水纹重。

光摇五色连瀛海,影落三台近帝封。

寄语濯缨高蹈客,更从何处觅奇踪。

蜡庙旷观

玄冬索享赛先农,祠宇森卫倚翠峰。

四野当空堪眺远,万山临海欲朝宗。

花香草色留春意,幽幽樵歌送夕春。

纳纳乾坤无限景,一时都在望中供。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交河春澜

河中燕尾汇中流,春水汪汪泛碧洲。

竟日微风拖素练,满天疏雨起浮沤。

寻源已识非无木,赴海应知未肯休。

独有澄清最深处,白云明月两悠悠。

郭底夕照

孤城缭绕负王畿,隐隐村郊蔼翠微。

崦坞但看来夕照,行人错认挂朝晖。

归云拥树光偏丽,倦鸟栖枝意欲飞。

莫谓东隅非暮景,更怜夕郭有余晖。

麟洼晓霞

郊游曾作圣王祥,遗迹还留渤海芳。

旭日半悬苍树杪,飞鸦兢带彩霞光。

苔痕不断昭仁趾,草色如滋豁大荒。

莫道郁葱非瑞应,五云深处有垂裳。

「京畿人文」燕亢生:大城县古八景

凤台晴树

高台漠漠草离离,王晋风流不可追。

声断玉萧人去远,望迷舟穴凤归迟。

碧梧尚挂朝阳景,翠竹空凝午夜思。

喜有舜文当此际,月明彷佛看来仪。

(注:配图来自光绪年撰《大城县志》,配诗和释文源自大城在县博客,有改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