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不知有没有跟这位穿白大褂的小姐姐确认过眼神?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是不是看着有点混血的感觉?

告诉你吧,她的名字叫Franciele(法拉),今年26岁,是位巴西姑娘哦~

学!拔!火!罐!

小姐姐说,巴西人很少拔火罐,她来中国学习中国学,毕业后特别想当医生,因为这样能帮助他人,救治病人了。

我们中医的博大精深,让老外倍感稀罕!

法拉是浙大国际校区中国学的学生。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2015年她第一次来中国,因为她曾经在巴西接触过中医,觉得按摩推拿很神奇,于是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了一年中医。

那个时候,法拉是跟一位80多岁的老中医学习,每天从早上7点看病到中午12点。老中医要不停查病房,法拉觉得走路很累,到了9点就要休息。

但是老中医不觉得累,健步如飞,走得很快。学习一个星期之后,法拉特地开始锻炼身体,为了跟上老中医的步伐。

在跟着北京的老中医时,老中医不喜欢在看病时跟法拉交流,法拉会用葡萄牙语把疑问记录在本子上,等查房结束后再问老中医。

跟法拉一起学习的还有两个小伙伴,她们不知道怎么扎针,就在自己租房里练,有时没扎进穴位,痛的叫起来。

法拉觉得这段经历很有趣:“我们会挑一些不危险的穴位练,像手部和脚部的穴位,只会有痛感,但是并不危险。”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差不多学了一年后,她就回了巴西。在巴西,她又看到针灸,觉得中医很有魅力。“中医是讲求人和自然的关系,用自然之道去解决人体的不适。”法拉认为很神奇。她越发觉得只学到了点皮毛,知识远远不够。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用扑克牌防止烫伤。

学了几招后,她试着活学活用。

今天,法拉再次带着她来做针灸,帮助她晚上更好地入睡。

现在法拉如果说自己有头疼或者睡不着的情况,会自己给自己按摩,她知道如果后脑勺疼,就要按背上的经络,如果太阳穴疼就要按手部的经络,如果前额疼就要按脚部的经络,所以这边的医生说法拉的中医基础还是很好的。

可能大家都比较好奇,法拉会说汉语,但是中医会有很多术语,她能听懂吗?交流有困难吗?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张萍指导法拉。

她们有时用海宁话交流,也会有听不懂的时候,张医生就会放慢语速,法拉很认真很谦虚,对中国文化很热爱,并且她学过针灸基础,交流起来比较轻松。“她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巧,但还不熟练。但是在她忙的时候,她也帮了不少忙。”

喜欢中国,喜欢海宁

在中国的一年时间里,法拉学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茶道和汉语。在中国期间,法拉去过很多中国城市,北京、西安、上海、杭州、澳门,她说去每个地方她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生活。

她很喜欢在旅途中看到古老的房子,漂亮的景色,中国的博物馆陈列了很多她没有见到过的东西,像茶具,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她也是美食爱好者,最喜欢的中国菜是西红柿炒鸡蛋,巴西没有这样的菜色。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她也很喜欢海宁这座城市,这里的树很多,海宁人很热情。

她经常会骑一辆车,到处闲逛拍照。海宁这一年中有很多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大楼,她很喜欢海宁的南关厢和东山,尤其是东山那里的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他的朋友,她和同学经常会去那边。

特别喜欢南关厢的素食馆,经常和同学一起闲逛后,走进一家餐馆开始吃饭。周末她会和同学一起在海宁逛一下。有时候她会到海宁的农村,看村民的生活,给他们拍照片。

把中医文化带回巴西

许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回到家乡会做一些促进两国政治、经济交流的工作,法拉来这里是为了学习中医文化,把学到的中医知识带回家乡。

哇!海宁中医院新来一位巴西女“医生”!

“我能感受到她学习时的真诚和认真。”张萍医生这么评价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