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打仗,爲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原文標題:《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可以說是一部風雲變幻的戰爭史。各朝代的更迭交替,都是在一次次的戰爭中興盛和衰亡。不管是對內的權利爭奪,還是對外的抵禦侵略,都是戰爭的火藥桶,一觸即發。當然了,戰爭作為土地擴張的主要手段,還是不可避免的!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戰爭的執行者還是士兵,在冷兵器時代,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整個就是赤身肉搏,所以士兵數量的多少基本就決定這戰爭的走向,雖然歷史上也不乏以少勝多的戰爭案例,但是放在整個中國的戰爭歷史長河中來看還是很小的一部分。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那些攻城戰爭的鏡頭,或者是在一大片空地上兩軍衝鋒廝殺。你是看的快活了,你有想過士兵的感受嗎?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所以問題就來了?既然兩軍對壘,衝鋒陷陣,那麼排在最前面的士兵豈不是很吃虧嗎?換做是你,你肯定寧願在最後扛大旗累死,也不願意在最前面當炮灰吧!那麼古代打仗行軍列隊是怎麼安排的呢?兩個原則兩個福利就是古代戰爭的法則: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第一原則:服從命令

自古以來服從命令就是軍人的天職。軍中將領安排你站在第一排的位置,你敢不從嗎?兩個選擇,一服從命令,二抗令處死。所以只能服從命令啊。當然戰場上上刀劍無眼,作為第一排的勇士,不僅要勇敢衝鋒殺敵,還要時刻小心後面衝上了的戰友不要傷到自己,最心酸的莫過於在前殺敵無數生還有望,最後卻被自己的戰友不小心捅死。所以戰爭第一排的士兵都是勇士,應該被後世緬懷和紀念。那麼有沒有人性化的地方呢?當然有!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第二原則:輪番交替

戰爭中的士兵面對著肉體上和心靈上的雙重壓力,精神高度集中,一不留神就會戰死。這種壓力估計大家都沒經歷過!所以軍中的將領會安排士兵前後交替,輪番上陣。這樣可以讓士兵得的休息和緩解壓力,不至於在戰爭中被累死,不然就太可惜了。所以第一排的士兵不會一直都是第一排,他們會和後面的士兵嚴格遵守軍隊的紀律,一直輪番交替進攻。這樣一來士兵得的充分的休息和補給,軍隊的戰鬥力也沒有被削弱,所以古代的戰爭一打就是十天半個月。另外,站在第一排的士兵還是有很多福利的!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第一福利:生還率高

看到這也許你納悶了,第一排那麼危險,怎麼會生還的希望還很高呢?這個就要給你普及一下了!在古代戰爭有個神器—盾牌。而且只有在前幾排衝鋒陷陣的士兵才有盾牌,這可是個救命稻草,敵軍萬箭飛來,後面的士兵紛紛中箭倒下,不是死就殘。而有盾牌的士兵就可以躲避亂箭了。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敵軍知道你有盾牌,他朝你放箭也沒用,所以目標自然就轉移到後面的士兵了。對比下來,前排的士兵還是有很大生還概率的。

古代士兵打仗,為什麼都搶著站第一排?原來是有這種福利

第二福利:建功立業

在開始的時候說到第一原則服從命令時你是不是會想,這個命令太難服從了!其實不然,往往將領還沒下命令的時候,士兵們就是開始搶著要做排頭兵,都沒給將領下命令的機會!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他們不怕死嗎?不是,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他們早就將生命置之度外,與其苟且偷生,不如勇敢殺敵,做個排頭兵,立個戰功,加官進爵,從此飛黃騰達。所以他們拼的不是性命,而是一顆不甘平凡的進取之心。你看歷史上的那麼多千古留名的大將們也大都從排頭兵奮鬥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