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間堪輿術

淺談民間堪輿術

中國古代的風水術五花八門,派別林立,正如明郎瑛所說:“世上之術士,得陶書者為陶,得郭書者崇郭,得楊、曾之書與各書者,紛紛藉藉,真偽純駁。世乏聖賢,卒難以辨。是以淫巫瞽叟,遍滿天下,矇昧倉追之際,託之以貽禍害,往往見之。蓋以不唯其理而唯其術,唯其術而又不精也。謝子期曰:‘世間萬事欲順,唯風水、金丹要逆,蓋以生氣周遍乎天地,浸灌於一身。善攝生者識生氣之根,凝於一身;善葬地者識生氣之止,欲聚之於一穴。’竊取生化之機,豈易得哉!一錯其旨,其何不致於蹙壽致禍也!

然而,名卿士夫,專信其術,迷而不返,貪心使之,可慨也夫!”郎瑛所說的陶當是晉隱士陶淡,郭即晉代的郭璞,楊即楊公忌,都是術數名家。郭璞、陶淡受後世風水先生的推崇,楊公忌則受到五行術士的崇拜。古代社會,不論名卿士大夫還是平民百姓,都有“專信其術,迷而不返”者。

淺談民間堪輿術

宋李略《該聞錄》中的畋生就是這樣一種人。畋生家有一幢舊宅,房屋敞亮。可是一直沒人敢住,因為每到傍晚,堂壁之下就有聲音響起,聽起來象銅鈴,一晚上要響四五次,到天亮才停。畋生的父親喜好交友,到處尋人探究原因。有一個姓焦的道士告訴他:“妖祥之氣,都是陰陽五行之氣相生相剋造成的。二氣相搏形成聲音。你家宅中的響聲,肯定是兩氣不和造成的。”做生的父親按照道士的指點,在偏室中屋的牆壁狹隘處開了一個洞,散發滯留之氣,然後重新修好,鈴聲果不再響。

這本是畋生小時候事,但他把這視作一種經驗,朋友家如有不吉利之事,就讓他們破壁放氣通風,以為禳除之法。這種鑿開完好的牆壁釋放滯留的不祥之氣以消除災禍的方法,在中原一些鄉村,風水先生經常使用。道士禳宅依據的是五行生剋之理。可是,凶宅的原因多種多樣,情況各不相同。

淺談民間堪輿術

據《太平廣記》唐朝蘇州吳縣有一個是叫汪鳳的人,住在離碼頭不遠的地方。他家中經常發生怪異之事,十多年間,妻子、幾女、奴婢、僕人死喪殆盡。汪鳳懷疑宅地不吉利,賣給了同鄉的盛忠。盛忠不信這個邪,大大方方地住了下來,誰知僅五六年的時間就家破人亡,親戚凋零。盛忠開始感到不安,折價賣其宅。

四鄰八舍都認為這不是一處好宅地,沒人敢買,結果很長時間也沒賣掉,縣衙有個小吏張勵,平日橫行鄉里,為所欲為,人都恥與交往。他每天去縣衙公幹,路過盛忠宅前,見有兩道箭竿粗細的青氣從盛忠內宅冒出,直衝雲天,以為有珠寶藏於其內。後來得知盛忠要賣宅地,就買了下來,立即遷入,早晨再看,依然有兩道青氣上升。為得珠寶,他在發氣之處拼命地挖,深達六七尺時見有一圓型石盤,下有一石櫃,精雕細刻,工藝精美。櫃縫用鐵汁澆固,又加石灰密封,外用鐵鏈加固。

淺談民間堪輿術

石櫃四面都有七方朱印,印文似篆非篆,不知所云。張勵以為找到了寶物,用重錘砸開石櫃,櫃裡有一個銅釜,上覆銅盤,鉛錫固縫,印有九方紫印,印文如古篆。張勵揭去朱印,打開銅盤,忽有大猴跳出,倏忽間不知所向。再看釜中僅有一方石銘,上寫“禎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鮑知遠囚猴神於此。其有發者,發後十二年,胡兵大擾,六合煙塵,而發者俄亦族滅。”禎明是南唐陳後主年號,根據銘文推算,張勵挖掘石櫃時,距埋石櫃時已有一百五十六年,過了十二年,即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唐,應所謂“胡兵大擾,六合煙塵”之語。第二年,張勵家遭到了滅族之禍。

淺談民間堪輿術

這個故事荒誕不經,封建迷信色彩很濃。對這樣一處猴神作怪的凶宅,風水先生該怎樣修鑲呢?難道還要依據五行生剋之理用火來克之(申猴,屬金)?有意思的是張勵明知是凶宅,卻不請術士修框,而是心存僥倖,以為可以大發橫財。俗話說一福壓百禍,無福忌諱多”。張勵平日威作福,是不是自以為有福之人呢?此事雖屬荒誕,但對那些貪得不義之財的人卻具有懲戒作用。

淺談民間堪輿術

中國古代相信命運的人甚多,“死生由命,富貴在天”的宿命觀念已深深植根於人們的文化意識中,然而,儘管如此,真正安貧守賤的人卻不多,生的慾望總是激勵人們爭取生活得更舒心,更灑脫,更自在一些。於是就生出了種種“不安份”的事情,大者如陳勝、吳廣、張角、黃巢,揭竿面起,扯旗造反,小者則自祈自求,冀得上天垂憐,看地相宅僅是其一例。

許多人都希望佔得一方風水寶地,福佑子孫,趨吉避凶。可是,世間能有多少風水呢?況且自帝都以外,大如郡邑,小如村落,得地形之理,佔地勢之先的宅地,已皆為有錢有勢的大家貴族佔有,尋常人家只能退而求次。求來求去,結果仍是失望,於是又迴歸到“命運”。中國古代的黎民百姓就是在這種命運大循環中繁衍和生存下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百姓的種種“不安份”之舉,都是必然的,是應予理解和一定程度的肯定的,亂加指責就顯得有些不近情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