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1923年8月的一天,位於太原南肖牆的太原電燈公司大門口人聲鼎沸,官宦商賈雲集,穿長袍馬褂的人絡繹不絕地從馬車或轎子上下來。這是一個掛牌儀式,就連山西都督閻錫山也來了。圍觀的市民看到原來掛著的太原電燈公司的牌子被摘下來,換上了另一副牌子,上面寫著:太原電燈新記股份公司。市民們並不清楚換牌子的意義,其實就是閻錫山政府官僚接管了由民族資本家劉篤敬個人辦的太原電燈公司,民辦改為官辦,這也意味著山西第一座官辦電廠誕生。此時,太原電燈公司的創辦人劉篤敬已經去世三年。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劉篤敬是山西辦電第一人。1908年,晉商最發達時期的領袖人物、山西商會會長劉篤敬出資三萬兩白銀,從天津美國“慎昌洋行”購回一臺美國產的發電機,開始建設山西第一座公用發電廠——太原電燈公司。1909年10月,也就是宣統元年,太原電燈公司第一臺六十千瓦直流發電機開始發電,由蒸汽引擎帶動發電,主要供應官邸、商肆和街道的照明,用戶對象分佈在太原柳巷、橋頭街、天地壇等繁華街市,送電距離很短。每當夜晚街燈放亮,清朝末年的市人無不爭相觀望,甚為稀奇。

劉篤敬和閻錫山的關係很不一般。襄汾當地人一直傳說,劉篤敬一直給閻錫山的革命軍發餉,閻錫山曾專門派正規軍為南高劉家大院護院。1911年辛亥革命後,山西成立議會,劉篤敬當選為副議長。1912年2月宣統皇帝退位後,閻錫山帶領革命軍南下回山西,部隊到達忻州的時候,卻接到了大總統袁世凱的命令,命令閻錫山停止向太原前進。原來袁世凱雖然接任大總統,但實際上還是想當皇帝,當皇帝就不想讓革命黨人掌權。山西離北京比較近,如果閻錫山回到太原出任山西都督執掌軍政大權,將來是一個比較大的威脅,臥榻之旁,豈容革命黨人鼾睡!於是,圍繞誰來出任山西都督,革命黨人與袁世凱勢力展開了一場爭奪戰。袁世凱想讓和他關係好的山西巡撫李盛鐸出任都督。在革命黨這邊,一面是孫中山同袁世凱談條件,另一方面,本省的官紳代表提出強烈要求,堅決要求閻錫山擔任都督,並派人做李盛鐸的工作,想方設法讓李盛鐸自己向袁世凱提出辭職。本省的官紳代表就是時任議會副議長的杜上化和劉篤敬。通過努力,李盛鐸的態度發生了變化,1912年3月13日,他與杜上化、劉篤敬聯名致電陸軍總長段祺瑞,表示自己也歡迎閻回太原任都督。李盛鐸自己都表態了,袁世凱當然沒話說了。就這樣,閻錫山回太原擔任了山西都督一職,從此,執掌山西黨政軍大權37年,當了37年的土皇帝。經過這件事,劉篤敬成了閻錫山執掌山西大權的功臣。

閻錫山與劉篤敬的關係從一張歷史照片上也可以看出。1912年9月19日,卸任剛半年的中華民國前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赴晉考察,與山西政商各界名流合影留念,孫中山左側是時年未滿三十的山西都督閻錫山,右側則是年過花甲的山西商會會長劉篤敬。閻錫山是留日學生,自然對電氣這一新生事物情有獨鍾。閻錫山治晉之時,曾多次到山西商會發表演講,鼓勵商會辦電。但是,當閻錫山看到電氣事業有利可圖,於是,又以投資公營實業為名,支持自己的親信和部屬巧取豪奪,不斷蠶食民營工商業的生存空間。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1916年,年邁的劉篤敬辭職還鄉。隨著他的辭職,電燈公司也每況愈下,風光不再。1918年,太原電燈公司安裝第二部發電機,容量為120千瓦,但不久因維護不善而損壞。1920年,劉篤敬在家鄉去世,太原電燈公司以賣60千瓦直流發電機為預訂款,從天津美國人辦的“慎昌洋行”賒購一部300千瓦發電機,商定不足款項在發電後10個月內分期支付,這臺發電機發電後,由於閻錫山各軍政機關倚勢不交電費,加之美金暴漲,致使電燈公司無力償還欠款,“慎昌洋行”遂派人將電廠封閉。這一民族資本經營的電燈公司,在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官僚資本的掠奪下,終於倒閉。而閻錫山的叔丈人、山西省銀行經理徐子澄及警務處長南佩蘭乘機接收了太原電燈公司,並更名為“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

閻錫山很清楚,電氣這一新生事物雖為公用事業,如果經營有方,勢必可以盈利。1926年,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發行了大量的股票,直到1949年太原解放後,仍有一些市民手執股票找到太原電業局,要求兌換現金。1993年,筆者曾在省檔案館查閱西北實業公司資料時見過許多這種股票。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於1925年、1928年先後安裝了300千瓦和1150千瓦發電機一部,到1933年又安裝了3000千瓦發電機一部。至1934年底,該公司擁有可運行發電機4部,總裝機容量為4750千瓦,線路總長85公里。從電廠本身來看,其裝備水平、技術水平都相當差,機組採用蒸汽引擎,鍋爐是手燒爐,運行方式簡單,更沒有成規的運行、檢修制度,事故頻繁不斷,供電極不可靠,有時一天停電數次。加上低壓直配發電,導線容量小,線路損失大,電壓嚴重不足,造成用戶燈光微弱。直到1937年七・七”事變前,太原城內照明及紡織、麵粉、軍火等工廠用電均靠該公司供應。

閻錫山是個很照顧家鄉的人,1932年,閻錫山在自己的家鄉五臺縣西匯建了一座小電廠,免費為自己老宅和村裡人提供照明,電廠的技術人員就是從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抽去的。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太原淪陷,日本軍隊接管了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名稱改為軍管理第二工廠,工廠的主要管理人員換成日本人,廠門口設立了日軍崗哨,但是,民間還是習慣叫它電燈公司。

1945年,日本軍隊投降後,閻錫山的西北實業公司電業處接收軍管理第二工廠,並改名為城內發電廠,至此,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就不復存在。城內發電廠由過去的照明為主改為提供動力電源為主,這也是這一時期電力工業的一個特點。閻錫山為了維護其在山西的統治地位,積極從事反共活動,不顧一切地加緊軍火生產,命令城內發電廠必須保證軍火生產用電,因而城內發電廠遭到空前的厄運,只有用拼設備的辦法來應付閻錫山的內戰需要,導致設備嚴重損壞,實際動力不足一半。

1949年6月1日,太原解放不久,太原電業局成立,為便於管理,城內發電廠改為太原電業局第一發電廠,電業工人對設備進行了搶修,很快恢復了城裡的供電。關於第一發電廠何時關停,史志中沒有記載。據1949年就進入太原電業局工作的老電業人趙晉榮回憶,解放後機組還正常運行幾年,工人們每天推著小平車拉煤,用鐵鍬向鍋爐裡送煤,關停的時間他也記不清楚了。據筆者分析,1952年太鋼自備電廠劃歸太原電業局領導,被命名為太原電業局第四發電廠,既然有第四,那就說明第一還存在。趙晉榮只記得,電廠關停後,設備被拆遷到了陽泉,部分工人也隨著機組到了陽泉工作,後來這些人又陸續調回了太原。筆者以為,太原電業局第一發電廠應該是在1955年1月蘇聯援建的太原第一熱電廠第一臺機組發電前夕關停的。太原第一熱電廠的發電投產,緩解了太原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老舊破損的太原電業局第一發電廠自然也就提前淘汰出局了。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風風雨雨幾十年過去了,位於南肖牆的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的遺址解放後先後成為太原電業局、山西省電業局、山西省電力工業廳、山西省電力工業管理局、山西省電力公司的辦公場所。1957年,山西省電力工業廳建起了辦公大樓,拆掉了原來太原電燈新記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用房、工匠宿舍和董事辦公平房,最後只保留了煙囪和廠房,電廠廠房多年作為機關的鍋爐房和印刷廠使用。2010年,因修建停車場,印刷廠被拆掉,保留了煙囪和部分廠房,並且掛上了“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現在這個遺址仍為國家電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關聯單位的辦公場所。

閻錫山與山西第一家官辦發電廠的前生後世

幾十年來,無論作為省政府的管電職能廳局,還是作為電力部條管的省電管局,還是作為央企國家電網公司的直屬子公司,這個大院進行了多次改造,但太原電燈公司的百年煙囪始終在現代化的辦公大樓旁聳立著,雖然看起來是那麼的不協調,但它彷彿像一個歷史老人,喃喃不休地向世人訴說著昨天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