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琉璃的传说

琉璃,关于它的美丽故事有太多太多: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里的五色石就是琉璃。《西游记》中沙僧因打破一只珍贵的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在古代,神秘的夜光壁与夜明珠,据考证也是指琉璃。

五彩琉璃的传说

琉璃,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相传琉璃是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剑”是所发现的,于是将之赠与越王,而越王感念其铸剑之功,原物赐回。并赐名为“蠡”。之后范蠡请雕刻家将它雕刻为精美的艺术品作为定情之物送给西施。后来,越国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走之前将“蠡”还给范蠡,同时眼泪流在了之上,因此民间开始定名为“流蠡”“琉璃”。

另有传说,琉璃是最早由炼丹家发现的。古代炼丹家将各种各样石头放入丹炉中,幻想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有一个叫路申的人,在丹炉炉碴中发现了一颗颗不规则的发光物体,有的晶莹透亮,有的五颜六色,于是路申将其献给国君。欺骗国君说,这是仙丹,放在室内一可避邪,二可长生不老,当时的国君第一次见到这种晶莹闪烁的发光体,就信以为真,如获至宝。并指定以后要进贡琉璃给国君。

五彩琉璃的传说

琉璃生产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有记载淄州(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出琉璃。到了元代,博山(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琉璃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其早期产品以珠、笄为大宗,还有簪、扣子等。笄,颜色以蓝为主,另有水晶、黑、白、茶晶诸色。明洪武年间,除内宫监在此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 等贡品外,民间琉璃生产也日趋发展。景泰年间,博山西冶街有大炉4座,生产水响货和珐琅料。嘉靖前后,增加珠灯、珠屏、棋子、帐钩、枕顶等产品的生产。到万历年间博山琉璃生产已成为一个较大的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