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方骑兵可以在运动的马上使用各种远射武器,而西方骑兵却较少使用呢?

dddddddc_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第一个原因恐怕在于

古代西方军队的技战术发展首先走的是重步兵路线,从古希腊到罗马军团都是如此。事实证明,在大多数战斗中只要通过严格训练组成密集队形并将随身携带的坚厚大盾相互叠压形成“鱼鳞龟盾阵”,西方重步兵就能有效抵御对手的泼天箭雨。即便有个别“漏网之鱼”钻进盾阵,对于头戴金属盔、身披重甲的西方重步兵的伤害程度也已经很小了。

第2次波希战争中,斯巴达300勇士之所以能够据守温泉关3天并重创波斯大军,除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外,他们精良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圆形大盾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盾牌直径超过90公分,用坚实木材制成,外敷一层青铜包甲,重量据说可达13千克,只要倾斜角度合适足以将一个成年人完全屏护住。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与西方军队交手的其他民族虽然更重视弓箭,但杀伤威力并不算很大——特别是有效射程较近,波斯弓箭手对于超过100米的目标其实没多大威胁。而这个距离对于受过严格训练且防护良好的希腊重步兵来讲,保持阵型匀速前进不超过2分钟,散兵冲刺则只需十几秒甚至更短时间就能杀到波斯人眼前。而在当时,能在近距肉搏战中与希腊重步兵抗衡的东方军队还真不多。

古罗马军队也是如此,基本上重步兵包打天下——这倒不是说罗马军团没有弓箭手,而是后者在整个编制序列中属于辅助部队,有的罗马统帅干脆直接从已征服地区或盟友那里招募现成的当地弓箭手。根据凯撒《高卢战记》描述,他将招募来的异族弓箭手安排到了整个军阵的第9排,让其担负“远程袭扰”任务。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从古希腊到罗马,西方军队最重视的远射兵器是各种需要多人操作的强弩(弩炮)而非单兵弓弩——弩炮根据大小、类型可用于海战、守城、野战,而且射程、威力都远超弓弩,罗马军团镇压犹太起义时曾用弩炮发射重箭(其实就是长矛)一次就将3名敌方士兵像穿糖葫芦那样钉在地上

进入中世纪后,欧洲骑士也朝着重甲巨剑方向发展,连战马都浑身披挂刀枪难入,而这套装束也让其不易施展骑射功夫。另外,欧洲骑士文化很有意思——对于弓弩手始终很鄙视,甚至在强弩普遍应用于欧洲战场后还在怒斥“最卑贱的手(指弩兵)也能杀死最高贵的人(指骑士)”。

这种现象就好比清朝八旗军——死抱着祖宗成法坚持“弓马娴熟天下无敌”的顽固陈腐观念,却不愿接受从弓骑向火枪骑兵的转变(当然也因为他们靠骑射打败过早期的火枪骑兵——回部叛军)。类似情况在北欧也出现过,瑞典骑兵就特别钟爱冷兵器,即便当时欧洲火枪步兵方阵已经很厉害了还恋恋不舍。

还有就是因为气候、工艺、材料等方面原因,西方弓箭发展走上了“歧路”——威力最强的长弓(身高低于1.75米的人都没法拉开)不适合骑兵使用

,而硬弩不仅射速太慢,而且因为需要脚蹬腰拽也没法在马上用(靠臂力就能拉开的轻型弩威力又无法射穿重甲),于是乎干脆步兵用弓弩,骑兵专管冲锋陷阵

反过头来再说东方弓骑兵——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东方民族由于帝国集权体制更完善发达(能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

在远射兵器发展上取得的突破和成就远超西方,从古埃及到两河文明,再到波斯帝国和安息人,乃至东亚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无不将大量组建轻装远射部队作为打造自身强大武力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游牧民族,弓箭首先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即便骑着马,要想用近战冷兵器猎杀飞快奔跑、灵活机动的野兽也很难,但使用可以左右开弓的弓箭就方便多了。同样的,在空旷开阔的大草原追击或拦截纵马奔驰的敌人,隔着一段距离(冷兵器肯定够不着)的情况下也必须用远射武器才能奏效。

而中原王朝要与之抗衡,除了修城筑垒以外,只能“师夷长技以制夷”,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改进、开发威力更强的远射兵器与之对抗。而且,东方民族发挥体制优势也有能力组建规模庞大的弓弩手部队,这同样促进了弓骑的发展。


网言军事

东方骑兵的远射武器有复合弓。西方骑兵不用远射武器,是因为他们只有单体弓没有复合弓。而且“骑马射箭”是个技术活,很难的。

首先,谈一下复合弓与单体弓。

东方游牧部落的骑兵,以弓骑兵为主。装备的是强大的复合弓。复合弓弓身短,可以在马上轻松操控、左右开弓。而且复合弓的威力十分强大,比一般的单体弓拉力要大的多,在五十米的距离,足以穿透任何铠甲。

而且弓箭这种武器,必须从小练习,才能百发百中、上阵杀敌。骑射更是如此。东方的游牧民族,从小生长在马背上,弓不离手,人人都是骑射的神箭手,这才建立起强大的弓骑兵部队。

《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人)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肉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2000多年前,匈奴冒顿单于在白登包围刘邦,史称匈奴“控弦之士四十万”。也就是有弓骑兵40万

。兵力之盛,可以想见。

像汉族这样的农耕民族,老百姓射箭都不会,更不要说骑射了,所以汉族就很难建立强大的弓骑兵部队

西方也是同样的原因。

第一,欧洲古代没有复合弓。

欧洲的弓箭都是单体弓,一根棍,为了保证拉力,弓身就必须很长。弓身长了,在马上操控很不方便,根本就不适合骑射。所以欧洲不流行弓骑兵。因为他们的弓在马上很难射出箭。

多说一句。日本的弓箭也是单体弓,也很长。但是日本人能骑射,因为他们对弓箭做了改进,把弓箭的握把向下移动了很多,这样才能在马上射箭。也是极不方便。

第二,欧洲游牧民族很少。

欧洲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宜耕种,所以欧洲、特别是西欧,几乎没有游牧民族。像阿兰人这样的游牧民族,还是被匈奴从别的地方赶到欧洲的。

没有游牧民族,骑射这样的高级技术,一般的士兵就很难掌握。所以很难建立起强大的弓骑兵部队。

后来欧洲盛行骑士制度,这帮人脑子缺根弦,成天就知道好勇斗狠。他们认为远远的放箭是懦夫,只有近身肉搏才是勇士。对弓箭手鄙视的不行。

所以就拼命在盔甲上下功夫,一个一个穿的像个铁罐头。


上将嗳福斯

其实这说明了东西方军事思想的差异:全能化与专业化。

我举一个现代的例子来说明:

这是苏联航母

这是美国航母

很简单就能看出他们的不同:苏联走的是全能路线,航母既能对舰,又能对空还能反潜,没事再载十几架飞机;美国走的是专业路线,航母就是载飞机的,别的什么都干不了。

除了航母,其他军舰都是这样。苏联的无畏级、现代级都是万能手,可以单舰和双舰在海上玩游击战;美国的海军要么只会对空、要么只会对舰、要么只会反潜,只能组建庞大的舰队群玩阵地战。

咳咳,说回古代,其实苏联古代深受游牧民族影响,美国不用说受西欧军事影响。

古代东方包括中国,走的路线是弓马娴熟的全能手;

西方包括美国,走的是专业路线,该干嘛干嘛。样样都想学,样样都学不精。

从古代战争对比来看,万能全能手是吊打专业手的

尤其中东的萨拉丁骑兵,偏向东方式骑兵,不讲究密集阵型且弓马娴熟。吊打当时的十字军骑兵。

但是300年河东,300年河西····

现在战争,万能全能手却远远不是专业手的对手

所以样样都会,样样都不精,远不如某一方面专精。

其实为啥会这样发展,跟阵型和环境真没啥关系。

主要是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主要源于生活:东方是中央集权,官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往往被调来调去,甚至跨行业工作,突然由文官变成武官也是可能,所以技能多爱好广泛有优势;西方封建领主守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不出意外三代人就是守着这个城堡,当然要专心管理自己家的领地,那么技能多爱好广泛对封建领主来说没卵用,甚至影响自己本职工作,不如专心致志研究好自己的工作和技能。


铯媒体

首先,我想,这个东方骑兵指的不仅仅是中国,也肯定包含了存在于今天西亚地区的很多国家,比如帕提亚,波斯,阿拉伯帝国以及众多的亚欧草原游牧部落,


而这个西方指的就是罗马以及后来的蛮族国家了。其实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地理环境和民族生活习惯。

首先,就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了。无论是叙利亚和伊拉克无垠的沙漠,还是辽阔的亚欧大草原,都是绝佳的马场,同时这种可以快速施加骑兵动力的地貌也使得对马匹的依赖和骑兵战术得到了提升。充足的游牧部落人口,生活习惯带来的军事优势,自然使得这些地区的民族和国家早早大规模投入了弓骑兵的建设。而西欧和中欧地区的地理环境却往往是支离破碎的,是交错的平原和山地的结合体,


大规模的骑兵战术并不是这种地形下最适合的选择,马匹作为运输工具的价值似乎体现得更多。无论是最早的希腊,马其顿,到后来的罗马,其军事文化都是可以视作传承性的,依赖于对重装步兵军团的建设,配置骑兵辅助部队。

凭借着高素质的军队和不断发展的优良战术,同时受限于骑兵早期缺乏马镫和适合马上作战的武器和护甲的状况,罗马的步兵完全可以和同时期的帕提亚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建设骑兵部队明显需要更多的钱和精力,罗马完全可以更直接地吸入治下其他民族更有经验的高素质弓骑兵,再运用军队中的弩手,投掷武器,给予装备敌军轻便的骑射手沉重打击,罗马本身的骑兵素质也还不错,重步兵集阵在保持阵营的情况下也无需畏惧敌军重骑兵的冲锋。


到了蛮族诸王国统治欧洲的时期,这种情况更容易解释了。

中世纪早期蛮族诸王国实行的往往是征召兵制,以前职业化的罗马军队都没有大规模建设弓骑兵,而威塞克斯王国和墨洛温王朝治下的这些挥舞镰刀和锄头的农民哪有机会去训练这种陌生的作战方式?甚至那些少量的骑兵直到7世纪才逐渐习惯了马上作战,就连依赖的步兵往往都是轻装甲甚至无装甲的,7世纪时期的盎格鲁撒克逊军队只有贵族才能穿得起甲胄,普通民兵只能依靠盾牌。


同时呢,弓骑兵对战术和作战体制的需求也很高,绝不是那些只知道鲁莽冲锋的蛮族人可以运用的。并且,弓骑兵战术也需要很强的内部凝聚力,不然可能一次溃散就再也集结不起来了,甚至借迂回作战的幌子打着打着就偷偷跑了,适合于东方君主权力强大饱满的国家。至于西方,没有健全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强大的王权,食物,盔甲都需要自备,如果采用弓骑兵那种分散的,迂回的,高机动性,灵活的战术,再加上各地区的征召兵相互不熟悉,基层指挥又慌乱无章,只要形势一有不利,农民伯伯们恐怕就要跑回家收麦子去了。

同样,此时也要注意地理因素。最受弓骑兵军团威胁,需要建设强大野战的国家是拜占庭。拜占庭军队的骑兵比例不仅高,而且雇佣的外籍游牧弓骑兵也相当出色,迫于骑兵装备改革带来的相对于步兵的优势需求,东罗马也发展出了一批精锐的具装骑射手,长枪与弓箭的结合成为贝利撒留用兵的特点。


而西欧国家也同样如此,在阿瓦尔人和马扎尔人等游牧部族的袭击下学习并发展了骑兵,在维京人的袭击下发展了堡垒和守城机械。

当然,到了火器时代这种情况就变了。神罗的黑衫骑士,法国的龙骑兵,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和弓箭不同,火枪这种东西是欧洲人擅长的。相比于游牧民族在骑射技术上的先天优势,火枪无疑是一个新的,公平的起点。欧洲的火枪手是当时世界巅峰的水准,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支高机动的火枪骑兵部队他们完全不会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也可以发展长枪兵加剑盾兵加火绳枪兵加火枪骑兵的战斗方阵,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战术,符合民族和国情的战术,而不是邯郸学步地模仿游牧民族重骑兵加弓骑兵的帕提亚战术。


南风过境与夏夜流星

这个首先要搞清楚东西方的界限在哪里。在欧洲人的认知里,君士坦丁堡以东,都被称为东方。于是才有了近东,中东,远东这样的名词。

而以骑射为代表的骑射游牧民族,广泛的分布于东欧和埃及以东的广大地区。

最具代表的就是和罗马争雄近千年的萨珊帝国和波斯帝国。

可以说除了埃及,印度,地中海,黄河长江之外的所有地域都长时间是游牧和商旅民族的天下。他们都广泛的使用复合反曲弓和骑兵。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把目光投向问题所求的西方——地中海沿岸。

首先要清楚,地中海文明以希腊特洛伊的爱琴海沿岸为起源,后继罗马,迦太基等基本上都是沿着海岸线延伸文明。

而欧洲内陆长期处于蛮荒状态,丘陵森林河道密布,这种环境本就不适合把骑兵作为主体兵种。

直到西罗马灭亡前后,内陆以法兰克人(法国人祖先),日耳曼人(德国奥地利等国的祖先)等为代表的民族。才在罗马的影响下逐渐过渡到半农耕半畜牧的状态。

森林的砍伐,土地的平整,河流的治理,这才给了大规模骑兵的活动空间。于是阿提拉来了。。。

不过这并不是说环地中海就没有远程骑兵。来自北非和马其顿,东欧的标枪骑兵从公元前两千年就一直活跃在欧洲的各场战争中。

尤其是在迦太基和罗马的争霸战争中尤为抢眼,甚至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

到了中世纪后期,十字弩开始在骑兵中装备。

火枪时代更是衍生出了配备骑枪的龙骑兵。(大名鼎鼎的m4a1就是一款卡宾枪,也就是骑兵枪。)

在现代的许多欧美军队还保留着龙骑兵军队的番号。只不过武器已经换成了坦克和装甲车。

这个世界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大的多。。。。。。


天眼观世界

谁说西方骑兵不使用远程武器?你们眼里的西方骑兵就只有板甲骑士吧?

所谓西方骑兵不使用远程武器,那是因为你们看电影看多了,只看见板甲骑士,没看见轻骑兵。无论东西方,远程武器都是轻骑兵的主要装备。无论东西方,类似板甲骑士这种重装骑兵一般都不会装备远程武器。

罗马骑兵的标配武器就包括标枪,而法兰克骑兵装备着弓箭和飞斧,匈牙利的猎骑兵们装备着猎弓。板甲骑士们虽然不装备远程武器,但他们后边骑着劣马和毛驴的侍从仆人也是要带着弓箭的。

就算是骑士,在没有板甲的时代也是要带着弓箭。法兰克骑士和拜占庭重骑兵都是要带着弓箭出征,他们面对的阿拉伯轻骑兵可都是带着弓箭,自己不带弓箭等着被人射成刺猬不成?那年头可没板甲这么好的铠甲保护他们。

等到进入火器时代,那远程武器更是骑兵的标配了。英国内战期间,议会军和王军的骑兵的战马上都挂着五六把火枪,上来先噼里啪啦打完子弹再上马刀。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欧洲马匹强壮高大,这样马的承载能力就强,骑士就可以穿着更加厚实的盔甲,在弓弩发展初期这很重要,盔甲结实马匹移动速度快,弓箭射速和威力不能有效杀伤骑士,弓箭的作用必然弱化,致使弓箭发展必然缓慢,二是欧洲的铁矿分布广且埋藏深度浅,欧洲的铁矿开采简单且量大,这点很重要,钢铁便宜了,盔甲价格必然便宜,盔甲便宜了,装备的数量必然变大,其防护能力也必然进步的快,而同时的弓箭杀伤力必然相比下滑,这样就更加没人重视了。


涛声依旧196109402

我觉得是武器决定战术,东方的复合弓比欧洲的单体弓侵切力强,体积小,射速高,自然会形成这种战术。欧洲国家实际上越靠近东方国家越精通这种战法,比如匈牙利。只是他们没有蒙古的纪律和战术素养,这种远距离不间断的机动骑射战术发挥的不如蒙古人那么极致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