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愛里附加了多少條件?父母「利用」孩子的三種形式|心理諮詢

你的愛裡附加了多少條件?父母“利用”孩子的三種形式|心理諮詢

圖文 | 心之愛/新雨流泉(本訂閱號第302篇原創文章)

你的愛裡附加了多少條件?父母“利用”孩子的三種形式|心理諮詢

在心理諮詢中,當父母帶著“有問題”的孩子前來諮詢時,心理諮詢師通常會預感到將要進入家庭治療的節奏,試圖只通過個體諮詢解決未成年人困擾,幾乎無一例外地被證明是一種奢望。諮詢師追根溯源,往往會發現,這類心理諮詢不是父母個人存在人格問題,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稀裡糊塗地“合謀”,製造了一出家庭“倫亂”的戲劇。俗話說:“不成規矩,無以成方圓”,亂規矩的往往是父母,結果不是父母利用孩子來遮醜,就是孩子潛意識裡替父母受罪。在中國最典型的家庭問題便是長期性的界線問題,父母總是把孩子拉扯進來,以轉移或者扭轉夫妻系統中的矛盾衝突。

你的愛裡附加了多少條件?父母“利用”孩子的三種形式|心理諮詢

1.

夫妻在衝突中習慣性地利用孩子,有如下幾種形式:第一種是三角化,夫妻爭奪孩子,使得孩子動彈不得,因為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讓父母一方認為是在攻擊自己。這樣的父母往往自以為雙方勢均力敵,毫不掩飾地將矛盾公開化,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時會有發生,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爭奪家庭的統治權,至於孩子的感受他們是不在乎的,他們在乎的是孩子如何“站隊”。可惜的是父母雙方的爭鬥,嚴重破壞了他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有一種聲音就是:“一個都不得罪,得罪誰都沒有好果子吃!”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和地,迫使孩子在天地之間做選擇是對孩子歸屬感的極大損害,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試圖逃離家庭,一種漂泊感使得孩子在外尋找精神寄託。

2.

夫妻在衝突中習慣性地利用孩子,第二種形式是迂迴轉移,即將孩子當成替罪羊,夫妻“攻擊”孩子或過度保護孩子,來緩和夫妻子系統的壓力,製造虛幻的和諧。夫妻倆會助長孩子的不正常行為,這是因為處理孩子的事情可以使得他們以孩子教養的問題來迂迴轉移或掩藏起他們夫妻的子系統問題。在心理諮詢中,這樣的父母容易給心理諮詢師造成夫妻關係和諧的假象,甚至有點溫情脈脈、舐犢情深的味道。他們如此一致地指責孩子或可憐孩子的處境,懇請心理諮詢師以症狀為目標調整孩子。通過深入探索,諮詢師會發現,這樣的父母往往是貌合神離的“般配”夫妻,雙方內心充滿焦慮和失望,而又總是習慣性地迴避固有的價值觀、生活習慣、權力不平等的矛盾,認可湊活著過日子的觀念。有時,心理諮詢師會意外地拎起一串“葡萄”,有些夫妻是形式婚姻,甚至有隱形的出軌行為,或者有些夫妻當初是因年齡危機和父母催逼進入婚姻,對配偶始終找不到愛的感覺。這樣的家庭給孩子的造成的感覺是家裡似乎沒有暴風驟雨,卻又分明感受不到暖意和生機。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通常會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的獨立要求,給孩子製造無能的感覺,父母潛意識裡利用他們的焦慮強化了孩子的依賴(孩子感受到父母那麼關注自己的脆弱部分,他會不自主地抑制獨立成長,否則他會有種背叛父母的罪惡感)。然後,父母就可以利用這種依賴來為孩子做點什麼了,以彰顯母愛或者父愛的偉大,同時給外人制造一種“我們在一起”的感覺。

3.

夫妻在衝突中習慣性地利用孩子,第三種形式是跨代聯盟,夫妻中的一方與孩子結合起來,形成穩定性聯盟,建立起一個有著僵化邊界的跨代聯盟(似乎形成了新的兩人世界),將夫妻的一方邊緣化。簡單地說就是,夫妻一方從夫妻子系統中跳出來,侵入子女系統,建立起一個新的母女、母子、父子、父女系統,這個系統中的個體帶有強烈的共生或寄生性質。在中國,最典型的就是母子和母女的子系統,二人經常共同指責、謾罵不負責任和無能的父親,最終將父親邊緣化。在這個新的子系統中,任何一方情感都是很孱弱的,視對方是唯一情感的寄託對象,有種互相取暖的感覺。事實上,母親有時似乎有著強烈的寄生於孩子的願望(“老公靠不住,那就靠孩子吧!”),從而造成孩子難以獨立成長。有時為了打破這種共生關係,而不至於引起牴觸,心理諮詢師會使用隱喻啟發母親。家庭治療大師薩爾瓦多·米紐慶喜歡用這樣的隱喻:“愛是一隻金制的鳥籠,因為它是金制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它是一隻籠子,但它的確是一隻籠子,你(孩子)沒辦法飛走!”跨代聯盟中,子女往往會極端地理想化聯盟方的父母,而對邊緣化的一方極端地去理想化,這就造成了對雙親的情感分裂和性別偏見。這樣的孩子心中似乎有種聲音在說:“找老婆一定要找母親的翻版”、“打死我也不找像我爸那樣的男人”、“男人都不是好東西”。有時,被長期邊緣化的父親會出軌,而母親感到氣憤和委屈,為了闡明夫妻關係的互補性,心理諮詢師又會使用這樣的隱喻:“你什麼時候與你的伴侶離婚,嫁給了你的兒子?”或者說:“在你丈夫出軌前,你已經‘出軌’了,只不過出軌的對象是你的兒子!”

你的愛裡附加了多少條件?父母“利用”孩子的三種形式|心理諮詢

上述夫妻在衝突中習慣性利用孩子的模式,在結構化家庭治療的框架內,被稱為“僵化三人組合”的三種類型,“僵化三人組合”可能會出現在有著孩子行為問題的家庭中,這種“三人組合”伴有其他重要的家庭特徵,是有嚴重心身症狀孩子的家庭中典型的交往模式。“僵化三人組合”對邊界的劃定造成了特殊的挑戰。當父母與孩子的跨代交往模式被一個僵化的邊界包住的時候,它就會產生出功能不良的交往模式。

諮詢師的任務就是重新劃定邊界:對夫妻系統的邊界進行加固,這樣夫妻才能在不包括第三個人的情形下協商夫妻間的問題(夫妻之間的問題不要扯上孩子);加強邊界來保護第三個人的自主性(讓孩子待在孩子應該在的位置上)。

事實上,家庭系統的邊界是很不容易把控的,稍有不慎就會進入“僵化三人組合”,養育孩子非常考驗父母的人格和智慧。正如薩爾瓦多·米紐慶所言:“撫養孩子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過程,沒有哪個父母能對自己的表現完全滿意,也沒有哪個父母能在這個過程中不受傷害;要做到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滿意與不受傷害,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看來,作為父母不需要苛求自己成為不犯錯誤的神,那麼就爭取成為樂意覺察和不斷成長的人吧。

(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你的愛裡附加了多少條件?父母“利用”孩子的三種形式|心理諮詢

——————————————

心之愛 | 原創文章 歡迎轉發分享 轉載請聯繫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