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给宝宝洗澡避开这3个时间段,宝宝才能更加健康成长

夏天宝宝洗澡,那是每天必干之事。有的宝宝一天都要洗好几次澡呢!

洗澡有很多好处,不但可除去身上的污渍,还可起到降温的作用。

宝宝们似乎对水也是情有独钟,只要提到洗澡,立马兴奋起来,洗起澡来都不愿起来。但洗澡也是有时间讲究的哦,不是随时想洗就洗的。

夏天给宝宝洗澡要避开这3个时间段,这样宝宝才能更加少生病、健康成长哦。

夏天给宝宝洗澡避开这3个时间段,宝宝才能更加健康成长

01、刚吃饱

不少妈妈都会在孩子们刚吃完饭给孩子们洗澡,因为孩子们吃饭的时候难免会把身上弄得脏脏的,而且很多宝宝们在吃完饭以后都会出一身汗。

这样一来,妈妈们就会觉得这个时候给孩子们洗澡,能够把孩子们身上的脏东西给洗掉,而且还能给孩子们进行降温。

但刚吃饭完饭是不适合洗澡的,因为洗澡会致使表皮血管扩张,胃部的血液减少。胃部处于扩张的状态,很容易造成孩子们消化不良等情况,如出现呕吐。

因为孩子们刚吃完饭,血液浓度是比较高的,如果这个时候在洗澡的话,体内的血液浓度也会持续的增高,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妈妈们尽量不要选择在孩子刚吃完饭就给孩子们洗澡,这样也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建议等1-2小时后再洗澡。

夏天给宝宝洗澡避开这3个时间段,宝宝才能更加健康成长

02、运动后

孩子们小的时候总是会出去玩耍,而且现在的天气也是比较热的,很多孩子们出去玩一圈回来就我们会满头大汗,也会非常的热。

这时妈妈们会选择这个时候给孩子们进行洗澡去汗味及降温。

看起来妈妈的做法是非常科学的,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人体在运动时,由于肌肉不断收缩,运动量逐渐加大,为适应运动的需要,心率及呼吸也会随之加快。

血液循环会加速,流向肌肉和心脏本身的血液增加。

当运动停止后,血液的流动和心率虽然会放慢,但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渐渐趋于平稳,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

如果这时立即就去洗澡,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其他器官供血不足,尤其是造成心脏和脑部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

与此同时,运动后呼吸还未平稳,接着就进浴室,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大脑很容易缺氧。

因此,运动后立即洗热水澡,常常会出现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引起血压下降,虚脱休克和晕厥。

刚运动完就给孩子们洗澡的话也很容易降低孩子们的免疫能力,孩子们也容易出现感冒的情况。

最佳的洗澡时间:是在运动后心率恢复稳定、发汗停止后。

夏天给宝宝洗澡避开这3个时间段,宝宝才能更加健康成长

03、发热、退热时

有些家长认为,发烧后给孩子洗个澡,是一种很好的物理降温方法。但这发法仅限于发烧38°以下时使用。

当孩子体温高于38.5℃的时候,其实,这样做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因为这时孩子对冷热的刺激都比较敏感,血管和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如果给他洗澡,全身毛细血管会扩张,导致孩子体内主要的脏器供血不足,容易出现急性脑缺血、缺氧,甚至休克、惊厥等问题。

此外,退烧后48小时内,也不要给孩子洗澡。孩子的身体正处于虚弱状态,抵抗力特别差,洗澡很容易遭受风寒,引起再次发热。

妈妈们记住今天说的这3种情况了吗?祝宝宝们每天健康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