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向孝順的賈政,在賈母死後卻不捨得在葬禮上花銀子?

賈政表面上似乎也在努力做一個孝子,但是實際效果卻適得其反。就拿寶玉捱打事件來說,賈母晚年,無以為樂,只有這些孫子孫女才足以慰其晚景,尤其寶玉更是其心頭之肉。而賈政面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卻可以下如此狠手,可謂不慈不孝。

為什麼一向孝順的賈政,在賈母死後卻不捨得在葬禮上花銀子?

清代不少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認為寶玉是“賈母相依為命之溺愛孫也”,作為兒子的賈政應當“以親心為心,當委曲調停而教育之”;即使寶玉真的犯了什麼大過,也應當將寶玉所犯的事情告知賈母,“並以外嚴內寬之言安慰母心”,“而後數其過而撲之”,這樣做,則“家教肅而慈道存”,又不會讓賈母傷心。如果他真的打得狠了,“推之小杖待,大杖逃之義,亦且不可”。因此賈政毫無顧忌地打寶玉,實際上是在“與母為難”。

為什麼一向孝順的賈政,在賈母死後卻不捨得在葬禮上花銀子?

由於賈政平時對寶玉過於嚴厲,很多情況下,只要他在場,賈母反而不能與孫子孫女一起共樂。第 22 回上元佳節,祖孫三代一起共樂,“往常間只有寶玉長談闊論,今日賈政在這裡,便惟有唯唯而已。餘者湘雲雖系閨閣弱女,卻素喜談論,今日賈政在席,也自鉗口禁言。……故此一席雖是家常取樂,反見拘束不樂”。

為什麼一向孝順的賈政,在賈母死後卻不捨得在葬禮上花銀子?

第 110 回為賈母的喪事,賈政吩咐不許糜費。然而鴛鴦卻說道: “這種銀子是老太太留下的,老太太這一輩子也沒有糟踏過什麼銀錢,如今臨了這件大事必得求二奶奶體體面面的辦一辦才好。”就連王熙鳳也說: “拿這項銀子都花在老太太身上也是該當的。”這項銀子本是賈母的梯己,留作送終之用的。

為什麼一向孝順的賈政,在賈母死後卻不捨得在葬禮上花銀子?

而賈政所謂的“不許糜費”更多的卻不是為家裡節省開支,而是擔心抄家之後,再行此舉為賈母送喪,會被他人懷疑。洪秋蕃評此事道:“嗚呼! 為人子者,而使母死,自己結果自己,已屬抱恨終天,又欲從而儉之,其不孝可謂甚矣! 宜鴛鴦嘮嘮叨叨,向賈母之靈而哭訴也。……”

為什麼一向孝順的賈政,在賈母死後卻不捨得在葬禮上花銀子?

在賈母的喪葬大事上,賈政如此克減賈母預留的送終之費,可謂為子不孝。對於賈母,賈政既不能娛親於平時,又剋扣鄙吝而遺羞於臨終,真當得孝子二字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