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职场健康课|关于个人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龙江职场健康课|关于个人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龙江职场健康课|关于个人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长期在含有粉尘或有毒气体的环境工作,若没有使用合适的防护产品,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肺部器官及组织的伤害通常是很严重且无法复原的,尘埃越微细,越容易进入支气管末端,其伤害就越大。因此,防治尘肺病就要重在预防,那么个人呼吸防护就显得特别重要。可不少人对个人呼吸防护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主要存在以下九大误区:

误区一:我感觉不到……

当我们感觉某种事物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心生防备,以保护自己。呼吸防护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当我们觉得所处环境有毒有害时,就会想要戴上防护面罩或是离开以保护自己。在没有仪器检测提供客观依据时,我们对周围空气环境的主观认知来自于视觉、嗅觉和味觉。如果没有危险的感觉,往往就认为是安全的;但是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感知存在着局限性,过分相信感觉,会使自己身处险境而不知。

1.氧气无色、无嗅、无味,当这种维持生命的气体浓度降低到18%以下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而主观感觉对缺氧窒息不能提供任何预警。

2.许多有害气体也是无色、无嗅、无味,不具有任何警示性,常见的如一氧化碳、甲烷、汞蒸气等。

3.一般人都知道硫化氢是致命的有害气体,也了解它具有臭鸡蛋气味,所以认为凭嗅觉判断它的存在是可靠的,殊不知嗅觉疲劳会使我们无法感觉逐步累计和高浓度的硫化氢。

4.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天生对某些气味无法感觉,如氰化氢的苦杏仁味。

5.一些有害气体虽有气味,但当人感觉到味道时,已经造成伤害,如甲醇的嗅阈大约为180mg/m3,而甲醇卫生标准为50mg/m3;再如四氯化碳嗅阈为260mg/m3,而卫生标准却为25mg/m3。

6.粉尘是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没有气味,10微米以上肉眼可见的粉尘往往能被呼吸系统的自清功能清除,而那些看不见的呼吸性粉尘才是真正威胁健康的粉尘,吸入呼吸性粉尘不会有任何感觉,而它却是导致尘肺病的元凶。

误区二:万能的口罩

“我们现在用的纱布口罩便宜而且好用,夏天吸汗,冬天保暖,脏了可以洗,用破了拿回家还能洗碗。”而这样“好”的口罩却不具备必要的防尘功能,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纱布口罩作为防尘口罩。

误区三:不能洗的口罩怎么会好用

防尘口罩的滤料是不能水洗的。纱布口罩虽能洗,但它不防呼吸性粉尘,洗不洗都一样。防尘口罩所使用的高效滤料通常为无纺材料,有些还依靠纤维上带有的静电电荷过滤呼吸性粉尘,这样可以做到高效、低阻,佩戴舒适。水洗后滤料的微观结构会受损,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裂缝、孔洞,静电电荷也会大量损失,“再生”后过滤性能严重下降。

有些防护用品的经销人员迫于用户要求降低使用成本的压力,在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默许或者声称滤料可以水洗,可如何保证水洗后口罩还具有合格的过滤效率呢?过滤材料越洗,阻力越低,虽然戴起来呼吸更舒适,但呼吸防护失效,而佩戴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误区四:我的身体已经有抵抗力了

人在感冒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自动获得免疫力,有人自以为身体也会对有毒物质产生免疫,这是荒谬的。接触有害物后人通常不会很快发病,潜伏期有时很长,如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像尘肺病,发病往往在接尘几年至十几年后,有些人至死都不知病因所在。

误区五:我干几年就不干了

合同工往往工作换得勤,一个地方干一、两年就走,来的时候好好的,走的时候也感觉不出有什么毛病,但是如果工作中接触了有毒有害物质,慢性中毒或疾病的症状却会在以后的某个时候(比如体质变差,免疫力下降的时候)逐步显现出来。

误区六:买个医生做手术时戴的口罩就行

手术过程要求无菌,外科手术口罩的功能是防止医生呼气或说话产生的飞沫污染手术创面,它的作用是保护患者。这类口罩一般为平面结构,过滤材料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过滤效率测试,不能用于呼吸防护。

不同类型的防护口罩,其性能也不同,呼吸防护要根据防护对象来选择防护口罩。过滤式口罩不产生氧气,不能预防缺氧;防尘口罩不防有害气体,防毒口罩不能防尘。遇到粉尘和有害气体同时存在的情况,务必选择配防尘加防毒过滤材料的口罩。

误区七:口罩谁不会戴

有些人认为戴口罩还要培训是“多此一举”。很多戴过纱布口罩的认为戴口罩很简单,却不知道有些口罩的戴法和纱布口罩不一样。纱布口罩是平面的结构,它不可能与人脸的曲面密合,戴好戴坏一个样;而立体结构的口罩,可以与脸部取得密合,将呼吸区与外界空气隔离,如果留着大胡子戴口罩就不可能取得密合,如果戴上的口罩四处漏风也不会起到保护呼吸的作用。

误区八:戴口罩的人有病

日常生活中也有需要呼吸防护的场合,如近年初春时节北方地区有不少沙尘天气,有些人对春天的花粉过敏等等,外出时会有不少人戴口罩,许多人认为他们娇气,或者认为他们有病。

误区九:我用的是进口的,最好的,很保险

错误的安全感往往更危险。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口罩,任何呼吸防护用品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不能提供100%的防护。呼吸防护用品的适用范围指防护对象(粉尘、有害气体种类、缺氧等),还指适用的有害物浓度,这受到防护方式(过滤式还是供气式)、过滤材料容量、面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最后还应考虑使用的环境(与工作方式及同时使用的其它防护用品或工具的匹配性)和使用者特点(是否戴眼镜、是否留大胡子、脸型等)。如果超出防护用品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期使用,就会存在危险。

以上关于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为了职业健康,除了选择对的防护口罩,还要注意该口罩能否正常发挥发挥防护功能,如滤料失效或面罩有破损,需及时替换,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编。。辑:王梓懿

图文校对:李。多

来。。源:职业健康网

龙江职场健康课|关于个人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点击二维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