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曾经痴迷于巴卡雷龙,是贫穷使我理智“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引起笔者的关注,新闻内文指出:「有两人试图从印度的达让县偷走稀有的巴卡鳢(Channa Barca)而遭到逮捕。达让警方逮捕到两个人试图贩卖8只巴卡雷龙鱼,调查中发现一条巴卡雷龙在当地市场可以卖出约7000卢比(约705元人民币)的高价,因此所有捕获鱼只的成本超过5万卢比(5500元人民币)。这些鱼被发现于欧朗国家公园(Orang National Park)和波比特拉野生动物保护区(Pobitora Wildlife Sanctuary)附近的水体和池塘。在大城古瓦哈提(Guwahati)中,他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飙涨到8-9000卢比,甚至更多。在这次调查中应该会出现很多有关这条鱼交易的新事实。」

以上的报导隐约透露出为什么这只在水族市场上有着「雷龙之王」称号的巴卡雷龙,身价会如此仰之弥高的原因。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 巴卡雷龙美丽的头部特写

巴卡雷龙的分布与栖地环境

巴卡雷龙(Channa Barca),观赏性鳢科鱼类(又称蛇头鱼-snakehead fishes)中最受玩家吹捧的梦幻逸品!原分布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Assam)和纳加兰邦(Nagaland)境内的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上游即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周边,而模式产地则是在阿萨姆邦的戈阿尔帕拉(Goyalpara)。报告指出,它们栖息在湿地边缘的垂直洞穴中,这些洞穴深度可达一米左右,在冬季水位较低、池沼干涸时,这些洞穴底部可与地下水层连接,使得巴卡雷龙不至于干死。直到四到五月,水位再度上涨时,雷龙们便会游出洞穴觅食和繁殖。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 15cm长的年轻个体

外型

巴卡雷龙不论体型或体色都极为出众,它们乍看之下和另一种同样为印度东北部产的美丽鱼种-黄金眼镜蛇雷龙(C. aurantimaculata)有些相似,不过黄金眼镜蛇雷龙体侧有着较为鲜明的波状橙黄色斑纹,且胸鳍上的环状眼斑图案也较为显着;而巴卡雷龙体色偏向蓝绿色调,有时带有黄色光泽,身上散布着黑色斑点,且雄鱼随着鱼龄增长,背鳍也会逐渐变得宽大,相当具视觉震撼力。另外巴卡雷龙是可以成长至90cm的大型种,而黄金眼镜蛇雷龙仅能长到40cm左右。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 体长40cm的美丽成鱼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 巴卡雷龙雌鱼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 雄性巴卡雷龙拥有比雌鱼还要宽大的背鳍

▲ 美丽的体色及纹路

习性与饲养

和其他许多鳢科鱼类一样,巴卡雷龙为肉食性种类,以水域中的小鱼虾为食,而且个性并不算温和,具有明显领域性,如果不是在配对繁殖期间,复数混养很可能造成个体之间的激烈斗争,甚至追咬过程中所出现的伤口也容易遭受细菌或水霉菌感染。

建议事先备妥150 cm以上的大鱼缸,再来考虑饲养这种美丽的大型鱼类,而且不太建议种内多只混养,以避免打斗;另外在长期接受人为喂养下,也许会对同缸混养的小型鱼兴趣缺缺,不过也难保不会一时兴起而将小鱼吞下肚,所以除非是饵料鱼,不然还是不要混养太名贵的小型鱼才是。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 两只以上饲养在同一缸很容易出现打斗情况

- 视 频 -

像视频中这样在大鱼缸中养着一只美丽的巴卡成鱼,可以说是每位雷龙玩家的梦想吧!

在水质与水温方面,印度东北方为热带季风气候,然而冬季干燥寒冷,气温常可低于10℃以下;而夏季则炎热且潮湿多雨,常因洪水泛滥而淹没整个平原。因此生活在当地的巴卡雷龙其实对温度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在一般南方地区的室内鱼缸,甚至冬季不需要加温也能过冬,不过要避免水温的剧烈震荡,不然任何鱼都会吃不消的。一般水温设定在18~28℃、pH在6.5~7.5的范围为佳,当然,效能良好的过滤系统是维持其所需优良水质的关键。附带一提的是,鳢科鱼类皆善于跳跃,一定要在鱼缸顶部加上一定重量的盖子,以免其跳出缸外。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 不同的巴卡雷龙个体间也有体色差异。图为体色较浅的个体

为什么印度的“黑鱼”这么贵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巴卡雷龙吗?

分享来源ifish

▲ 体色较深沉的个体

巴卡雷龙每年的输入量都不多(虽然近几年来已经比往年增加许多),也很少听到有人工繁殖的消息(据说产量不多也是其数量稀少的原因之一),但牠们不论在观赏性或珍稀度皆为同类当中的佼佼者,而且饲养的日子久了,还会与饲主产生良好互动,然而其昂贵的价格与硕大的体型也间接提升其饲养门坎,希望如此一来,能避免

们在原产地遭到滥捕,为牠们的野外族群留下一线生机。

我的梦想,巴卡。但。。但。。。但兜里的票票不够给巴卡赎身的

在卖鱼方面,印度三哥比泰国厚道!

来去菜市场根卖鱼的理论去

那个说黄金眼镜蛇雷龙的请配眼镜

贫穷的我只能养养黑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