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就要做好校长该做的事!

心得/校长就要做好校长该做的事!一所好学校离不开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只是教师自己的事,也是校长的事。校长要为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负责。具体说来,小编觉得校长在管理上要做到四多四少。

少一点管卡,多一点理解。教师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刀切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成长轨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个性。做为管理者,我们就要理解这种个性,在适当的范围内允许这种个性的存在。具体做法就是要少通过管、卡、压进行干预,多理解教师,也就是要少行权,多用心。教师有想法是好的,就怕没有想法,我们如果能够把这些有想法的教师向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导引,会使老师更快地成长,而一旦通过权力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干涉,很有可能把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扼杀在摇篮里。

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走点弯路不可怕,出点漏子也没有什么,我们不能要求得太完美。一旦他们出了漏子,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埋怨、不是看笑话而是及时的真心实意地帮助,这样老师们在我们的人文关怀下,会继续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另外,每一个人各有各的特点,我们给他们指出的专业成长的路子,不一定就是适合他,因此,即使老师们冒犯了我们,不把我们的思路当回事也不要紧。我们还是要大度一些,只要我们尽心地帮助老师们,相信老师们最终是会理解我们的苦心的。

少一点竞争,多一点合作。新课改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其实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何尝不需要合作成长呢?而我们现在搞的竞争机制却人为地把老师们放到了对立面上。竞争机制有其存在的优势,但也不是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所向披靡。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还是觉得要多合作,少竞争,不要争一时长短,每名老师的专业成长都不是工业化的产物,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我们提倡分享,不提倡封闭,成果的分享不但可以让分享的老师获得成就感,而且会使更多的老师节约成长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少一点评比,多一点引领。评比只是对结果的一种评判,这和老师们的付出相比,有点太武断。评比就要分出高低,而高低相差却不会太悬殊,悬殊的只是名次。我们要提倡专业引领,受每个人的天赋的不同所限,每个人的成长是不同的,就像是学生一样,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名家,但可以让每位老师都不断地成长,关键是我们要将老师们的成长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心得/校长就要做好校长该做的事!“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治人,睿智善于立法”。一所学校里,校长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就像沙漏一样,校长是中间最细的那一部分,上面是上级领导,下面是教师群体,无论上下都要经过这一关。一个好的校长就要治人和立法,立法就是要建立制度,建立规则,让教师群体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治人就是要经营人心,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做事,使众心归服。“管理者善于治事,领导者善于治人”,做为校长要善于治人,而学校的其他领导一定要善于治事。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是由校长决定的,排除上级指引、社会环境等因素外,一所学校一定会打上校长的烙印。

校长首先要做校园文化建设的事。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条标语,也不是一个活动,一个项目,而是一种认同。一种所有师生共同的愿景,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手段。校长要努力做到学校处处体现自己的文化,全体师生时时刻刻能牢记学校文化,用这种文化影响自己。

校长其次要做搭建平台的事。校长要为教师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舞台,为教师的个性发展提供舞台,为教师铺就一条成功的康庄大路。校长要为学生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在校园里呼吸,要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搭建好学生享受人生的舞台。

校长还要做既做神又做人。做神就是要了解师生的诉求,把教师用到应该用的地方,做到人尽其才,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做到主动发展。做人就是要有人文关怀,制定制度还要能“破坏”制度,在刚性制度执行中有弹性,让师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

心得/校长就要做好校长该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