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僧繇“画龙点睛”

张僧繇“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人,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梁朝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在全国修建很多寺庙,庙里的画像他都让张僧繇去作。

据说有一年,金陵的安乐寺建成了,梁武帝又派张僧繇去作画,并要求张僧繇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张僧繇答应下来,他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

大家听说张僧繇画龙,都纷纷前去观看,大家一致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然而等到 人们走近一点再看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四条像真的一样的龙都只有眼眶没有眼睛。大家就去找张僧繇,恳请他,让他把龙的眼睛点上。

张僧繇一听,笑眯眯地解释说:"大家不知道,让我给龙点上眼睛并不难,但是一旦点上了眼睛,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哈哈大笑,谁都不相信他的解释会是真的,认为他很荒唐,墙上的龙是画的,怎么会飞走呢?

人们都在议论,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每日都有人去找张僧繇,也有不少的人前去看笑话。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于是他就定了个点睛之日,并且说为了给庙中留下两条龙,只能为其中的两条龙点睛。

到了点睛的那天,很多人一大早就到寺庙的墙壁前围观了。到了约定的时辰,张僧繇当着大家的面,一手挽着袖子,一手提起画笔,蘸着砚墨,然后在两条龙的眼眶里轻轻地那么地一点,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只见他点过第二条龙的眼睛后,过了不大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密布,寺庙周边狂风四起,一阵阵的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大家突然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腾云驾雾飞向了天空。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了。

又过了一会,云散天晴,大家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很长时间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已经不知去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来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在重要关口用上关键、精辟的一两句话,来点明要旨,这样的话被称为"点睛之笔",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