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癲癇有何症狀,又如何治療?

老年人癲癇是指發生在老年期的癲癇,包括老年前期的癲癇延續到老年期,也包括老年期的新發癲癇。隨著年齡的增長,癲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也會相應增加,這已成為僅次於腦卒中和痴呆後的老年人最常見的嚴重神經系統疾病。研究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的癲癇平均發病率為240/10萬。預測到2020年老年人將佔所有新發癲癇患者的一半。

老年人癲癇有何症狀,又如何治療?

癲癇發作增加了老年人跌倒後外傷的風險,使老年人自信心和獨立性受損,70%的老年患者受到疾病所帶來恥辱感的影響,其生活質量嚴重降低。老年人癲癇常在病因、症狀、治療、預後等方面有其不同於其他年齡組的特點。

腦卒中是老年人癲癇的最常見危險因素,國外的研究表明,出血性卒中易誘發癲癇發作。顱內腫瘤、顱腦外傷也是常見病因。也有研究顯示,10%-20%的老年人癲癇都歸因於痴呆。

一般地,老年人癲癇的症狀表現有以下幾點:

①伴有運動症狀:出現發作性的偏側肢體抽搐、旋轉、姿勢異常、發音異常。

②伴有軀體感覺或特殊感覺異常症狀:出現發作性的肢體麻木、疼痛等感覺異常、視覺性發作、聽覺性發作、嗅覺性發作,味覺性發作、眩暈發作等,根據發作的不同表現稱為局灶性感覺性癲癇、枕葉癲癇和顳葉癲癇。

③伴有精神症狀:言語障礙發作、似曾相識感、幻覺發作、認知障礙發作、情感異常性發作,又稱精神運動發作。

④伴有自主神經症狀:上腹部不適、面色蒼白或發紅、出汗、心率、呼吸或血壓變化、瞳孔散大等,稱為自主神經發作或間腦發作。(來自於百度百科)

抗癲癇藥治療老年人癲癇大多效果良好,65%-80%的患者經單藥治療,癲癇發作便可有效控制。此外,對單藥治療無效的患者,聯合藥物治療後,80%的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轉。

老年人癲癇有何症狀,又如何治療?

在抗癲癇藥物的選擇上,國際及國內抗癲癇組織均腿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卡馬西平、奧卡西平、丙戊酸鈉燈等等。其中,因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耐受性良好,而推薦強度比較高。此外,卡馬西平因其療效確切,同樣適用於老年患者,併為因新型抗癲癇藥物問世而被淘汰。因此,臨床中抗癲癇藥物的選擇需要綜合患者的年齡、器官功能狀況、經濟情況等因素,行個性化治療。

整體來說,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並不常見,但由於老年患者的機體儲備功能降低,抗癲癇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一般地,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骨質疏鬆、認知障礙、情緒障礙、低鈉血癥、水腫、皮疹等。因此,在抗癲癇藥物使用過程中需要嚴密觀察可能的不良反應,常規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骨密度等檢查。

老年人癲癇有何症狀,又如何治療?

[1].《老年人新發癲癇臨床分析》劉莎莎 呂洋 中華老年醫學雜誌 2018年3月 第37卷 第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