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冬天手腳冰涼很常見,但如果夏天你也仍然手腳冰涼,那要當心了!

◆ ◆ ◆

為什麼會手腳冰涼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從中醫的角度,手腳冰涼首先是因為陽氣不足————人體是陰血和陽氣平衡的整體,在陰陽平衡的情況下是健康的,可是如果一方下降,人就會有不良的反應。手腳冰涼其實是“陽虛生內寒”的結果;其次是由於人體血虛、血運不暢所導致。

手腳冰涼大多是“作”出來的

手腳冰涼多發生在女性身上這可不是偶然的。

很多女性為了保持形象,冬天忽視保暖,美麗“凍”人,夏天待在空調房裡任冷氣侵襲身體——這些都會造成陽氣受損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為了身段苗條,很多女性盲目減肥,採取少吃或者不吃的辦法,要知道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如果你減肥過度、餓過了頭,導致陽氣虛弱,就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

此外,女性經期孕期和產期易導致陽虛、血虛,而生“內寒”,從而引發手足冰涼。

手腳冰涼和生育有關

手腳冰涼和月經、生育確實有著很微妙的關係。

理論上,月經和生育所引起的激素變化會對自主神經系統造成一定影響,而這種影響能導致皮下血管收縮和血流量減少,從而引發寒症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但是實際上有些女性生育之後手腳冰涼的症狀卻消失了,這是因為雖然年輕時有很多原因引發女性手腳冰冷,但是生育的過程卻是女性朋友調整氣血的一個機會,如果產後注意調整身體,通過針灸或者中藥調理讓氣血充足、通暢的分佈全身,那麼手腳冰冷的狀況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需要注意的是,產後三個月到一年內是女性的“黃金修復期”,如果超過1年,這種調理的效果就比較弱了。

手腳冰涼怎麼“回暖”

無論是手腳冰涼,還是上肢、下肢怕冷,古老的中醫針灸都能幫你解決這些難題。

1、手腳冰涼,大椎通陽

低頭時,摸到頸後最突起的高骨,在這塊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中醫認為“大椎通陽”。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有手腳冰涼症狀的女性朋友不妨每次洗澡時先用熱水衝大椎穴10分鐘左右,直到穴位處皮膚泛紅——這就起到了類似溫灸的作用,整個頭頸後背乃至全身皆覺得酷熱時,再停歇,沐浴後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覺;或者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10分鐘,使得穴位處覺得酸脹發熱即可。

2、上肢怕冷,按壓陽池

陽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順著小指內側下來直到腕背橫紋處)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刺激這一穴位,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平衡荷爾蒙分泌,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症。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刺激陽池穴

,最好是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

3、下肢怕冷,按摩湧泉

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腳心,然後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腳心,搓到有熱感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著搓揉各腳趾100餘下。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彙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湧泉被稱為“接地氣”的樞紐,按揉可以調節氣血睡眠,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經常堅持搓揉此穴必然會促使手腳冰涼、下肢怕冷的症狀康復。

日常調理注意這四點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吃:補充熱量

不要為了美過度節食,身體裡必須有適量的脂肪才能維持體溫,進食過少,身體缺乏脂肪,身體發冷就在所難免了。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2.穿:注意保暖

很多女生為了好看,不分四季常穿短裙,長期下來身體受寒必然會導致手腳冰涼,所以保暖是手腳冰涼調養的第一重點。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3.泡:泡腳驅寒

泡腳有助促進末梢血液循環,驅散寒意,可有效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每天用40度左右的熱水浸過腳踝,泡20分鐘。

天那麼熱你那麼涼!別慌,三個穴位來幫忙~

4. 療:藥膳溫補

中醫講究辯證體質,對於陽虛、氣虛的人群,可以通過多進食溫補的藥膳、食療來緩解手腳冰涼。

—— END——

文字 | 程氏針灸

圖片 | 程氏針灸

歡迎微信關注“程氏針灸”公眾號 瞭解更多中醫知識,分享,健康就在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