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夫刀劍之由出,已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鑄之。夏禹子帝啟,在位十年,以庚戌八年,鑄一銅劍,長三尺九寸……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歲次丁巳,採北只銅,鑄二劍,名曰定秦……

刀劍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冷兵器,從它的萌芽、發展到沿襲傳承,也見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孕育、形成到成熟的歷程。

從遠古至今,刀劍伴隨人類社會活動的諸多方面,不僅僅只是被當作戰爭的兵器傳承,它有時寄託著人們的某種理想,有時當作一種禮儀,有時是人們崇拜的對象。

鋼鐵刀劍終究是鐵器,經過歲月的洗禮,有的鏽跡斑斑,缺光少澤;有的殘缺毀容,失鐔短鞘。古兵神醫閆民傾盡大半生的精力,實踐古兵器的修復,終於讓古刀劍再現鋒利與華美。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是不是很有儀式感?

一柄優質的劍是有生命的

工作臺上放著一柄清代官刀。

北京的藏家送來時,它鏽跡斑斑,只有一個刀身,三個柄件包括一個刀鐔,一個刀首,一個柄箍。

刀鐔上刻的是四爪龍。在古代,四爪稱蟒,五爪稱龍。皇帝的衣服上面繡的是五爪龍,所以稱龍袍。其他極品官員的衣服上面繡的是四爪龍,所以稱蟒袍。官員的級別在他們的佩刀也有所體現。閆民說:“這柄刀曾經屬於一個王爺級的官員,顯赫一時。”

這柄清刀經過初步研磨,芳容初顯。閆民介紹,它還要經過開槽、訂製吞口、安裝刀柄、組裝柄件、精磨等幾道工序,才算修復完畢。“我們爺倆修復它,要20天,要用到17塊不同粗細的磨石,最後還要用兩種石片兒來打磨刀身部分。”

這是一柄名貴的刀,需要鮫皮包柄。鮫魚是海中的一種魚類,古人稱之為鯊魚,魚皮表面佈滿白色顆粒狀鱗,乾魚皮硬如木板,可做鎧甲。鮫皮包柄時,先將鮫皮浸泡,柔軟後將其包在刀柄上,乾燥後即硬化與刀柄吻合。

“每一道工序都很繁瑣。”閆民說,“最費工夫的還是研磨。古刀劍修復最重要的環節是研磨,不同年代的刀劍,紋理、製作的手法都有所不同,研磨的技法也就不同。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磨石,什麼磨石用多大的力度,都需要精準的拿捏。掌握不好就有可能把這柄刀給磨廢了。這時候最重要的也是平心靜氣,這柄清刀的紋理是經過古人無數的鍛打折疊,必須要經過專業的研磨,才能使它變得明亮並有所體現。”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而立之年自制的刀

閆民介紹,他在精磨刀劍時,都會關上窗戶,把地拖乾淨,不會讓浮塵在工作室飄浮,以免劃傷刀劍。在研磨每柄刀劍的時候是不能戴手套的,完全是靠手指的感覺來感受磨到什麼力道,研磨不能怕傷手,不能怕剌傷。

“一柄優質的刀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我們對每一柄刀劍都要有敬畏之心。”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了25年

一柄劍,閆民修復它用了25年,他稱之為“跨世紀的修復”。

這柄劍是閆民從古玩市場收購的,劍上刻有“劉雲峰贈”字樣。

劉雲峰生於1881年,河北省蠡縣王辛莊村人。劉雲峰與蔡鍔系故交,1915年袁世凱稱帝,為討袁護國,劉雲峰與蔡鍔等人12月25日宣告雲南省獨立,通電討伐袁世凱,成立中華民國護國軍,蔡鍔任第一軍總司令,劉雲峰任第一梯團(相當一個混成旅)司令員,後又任蔡鍔部前線司令員,屢戰屢捷。之後各省宣告獨立,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軍閥混戰時期,劉雲峰斷然拒絕曹琨、吳佩孚的拉攏而隱居青島。抗日戰爭爆發後,劉雲峰率部多次參戰,身先士卒,沉著機智地打擊侵略者。抗戰勝利後,因對蔣介石發動內戰、積極反共不滿,1946年7月再次毅然隱退。朱德曾在劉雲峰部下任營長、團長等職,與劉雲峰關係甚好。1949年,朱德派人去雲南接他,劉雲峰在途中不幸遭暗害,終年68歲。

這柄劍劉雲峰曾經佩帶,後來贈予誰,現在無考。

1992年,閆民獲悉劉雲峰劍的消息,便想擁有它,妻子為了阻止他,把錢藏了起來,閆民從鄰居家借了錢收了這把劍。劉雲峰贈劍到閆民手中時,劍體鏽蝕嚴重,劍柄脫落,劍鞘斷為兩部分,用繩子綁在一起,鏽跡斑斑,鞘容失色。

閆民開始修復劉雲鋒贈劍。

劉雲峰贈劍修復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劍鞘修復,閆民用非常薄的鐵片把斷為兩截的劍鞘焊接在一起,再經過打磨。這個劍鞘起初是黑漆,直到2017年3月,閆民得知有一種電鍍漆可以模擬出電鍍效果,劉雲峰贈劍劍鞘才恢復了原始電鍍效果。

這一修便是25年,跨了一個千年。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修復前後對比

而立之年的傑作,是一把自制大刀

1955年,閆民生於石家莊。父親喜歡收藏自行車、鐘錶等老物件,雖然不是系統收藏,但對閆民的收藏意識影響很大,並且爺爺與父親本就是一位鐵匠一位兵刃修復師,這個對閆民影響更大,他印象中自己從小就喜歡刀劍兵刃,骨子裡有一種“尚武”的氣質。

197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已經進行了6年的動亂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17歲的閆民用一塊拖拉機上的鋼板,製作了一柄小刀。先是鍛造,之後用砂輪打磨整形,然後進行淬火,再製作刀柄。斷斷續續做了半年,刀成後拿在手中,將地上的秸杆一刀斬為兩段。

閆民自小喜歡木工,打下了很好的木工基礎,工作室中的研磨臺、茶臺、長凳都是閆民一人制作。他後來成為工廠的一名技術工,除了木工,鉗工、車工等工種他都很擅長。

1984年,閆民請一位在石家莊武術隊的師兄找了一柄刀,拿報紙拓了個刀樣,就照貓畫虎地做起刀來。他先鍛了個鐵片,自己硬磨,磨了幾個月,刀片越磨越薄。父親支持他,也和他一起磨並指點製作要點。刀槽是一點點磨出來的。刀鐔是用一塊炮彈皮做的,朋友說,你那不鏽鋼的不好看,白花花的沒有分界線。閆民把朋友給的炮彈皮砸了好幾天,才砸成3毫米厚,然後又是打磨,成了漂亮的刀鐔。閆民在上面莊嚴地刻上了“1984”。包刀鞘的人造革是一位師姐給的;刀鞘上的裝飾品是愛人的領花、裙帶,刀穗是撿來的大簷帽帽穗……

這柄自制的大刀至今掛在工作室,它是閆民三十而立的傑作。

他收藏了一柄戰國王侯佩劍

後來,閆民辭去工廠工作,下海經商,愛刀劍之情只增不減,一有時間便穿梭於古玩市場,只求淘得上好的古代刀劍。

1992年,閆民從古玩市場淘得了劉雲峰贈劍,這也開啟了閆民的刀劍收藏與修復之路。

閆民收藏的300柄古刀劍中,他最得意的是一柄戰國時代鋼鐵劍身的王侯佩劍。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一柄銅劍,一名考古隊員拿劍時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此劍長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乍用劍”八字,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堪稱我國國寶。

閆民說,他的這把戰國王侯佩劍珍貴性不亞於勾踐劍,那個年代鋼鐵的稀缺程度和製作難度要遠遠高於青銅,況且歷時兩千年還能像青銅寶劍一樣保存下來,實屬難得。寶劍全長75釐米,鋼鐵劍身,劍格與劍首為青銅材質,劍格饕餮樣紋飾,曾經鑲嵌綠松石和琉璃,因年久原因都已經脫落;此劍最大特點為鋼鐵劍身與青銅裝具的結合,這種形式也正是戰國時期鋼鐵寶劍經常出現的寶劍形制。劍首為春秋戰國吳越地區寶劍三絕之一——太陽紋紋飾。太陽紋紋飾體現的是當年寶劍擁有者的級別,現存於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劍首底部同心太陽紋為11層是目前發現的最高級別,而此劍劍首底部為9層同心太陽紋表明這把劍當年的擁有者應屬王侯級別。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戰國王侯配劍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太陽紋紋飾

刀劍修復的非常之道

為了工作方便,閆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大約20平方米,工作的時候,閆民把門鎖閉,一人安心工作。

在這間20平方米的工作室,閆民默默度過了17個春夏秋冬。這也成就了他在全國古刀劍修復行業的名氣。

閆民說:“我不想違揹我的初心,我不喜歡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他給自己立了“三不修”的原則:仿造的刀劍不修,現代工藝刀劍不修,沒有價值的古刀劍不修。修復古兵器的精湛工藝使得閆民在國內漸漸有了名氣。

2006年,一位收藏家拿來一柄要修復的漢代環首鋼刀,這可難住了閆民,要知道,日本的頂尖刀劍研磨專家也才修復過最早為隋代的兩柄鋼刀。閆民和博物館的專家,朋友商議怎樣研磨修復這柄漢代鋼刀,最後確定只研磨一面。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用心研磨,滌盪心靈

確定好方案後,閆民按照修復的流程,給這柄漢代環首鋼刀拍照,記錄下它的長短尺寸、厚度和重量,留下原始信息。研磨修復過程中,閆民發現,漢代的鋼烏黑髮亮,紋理細膩,他為漢代刀劍工匠的鍛造技術和耐心細緻歎為觀止。鋼刀的另一面,閆民只做了祛鏽處理,把浮鏽去掉,然後脫鹽脫氯置換處理,最後再做表面封護。閆民說:“只要定期給刀劍擦油保養,就可以減緩腐蝕。”

為什麼不研磨這柄漢代環首鋼刀的另一面?

“要給後人留一個空間,我不能把這些活兒都幹了。後人的技術一定會超過我的,在我之上。”

2008年6月,這柄經過修復的漢代環首鋼刀在太原晉祠博物館舉辦的秋水神光海峽兩岸中國古兵器展中展出。

他成就了“中國第一磨”

“要對得起自己。”閆民說。

每修復完一件古刀劍,閆民都會在上面留下標記,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古刀劍負責。

研磨時,閆民用放大鏡查看刀面,查找劃痕。“一柄刀面,順向劃痕不能超過3道,縱向的劃痕一道也不能有。如果有就得全部返工。”閆民說,“藏家說閆民的活兒還可以吧,這是我不能接受的。一定要說好!”

匠心鑄就品質。20多年來,閆民修復了近500柄古刀劍。

20年前,臺灣的一位朋友稱閆民是“中國達人”。

後來,有人稱閆民是“刀劍魔術師”。

也有人稱閆民是“中國第一磨”。

還有人稱閆民是“中國神手”。

現在,行業內的朋友都稱閆民是“古兵神醫”。

一次,與閆民同住一個社區的市民去新疆旅遊,當地的一個人和遊客聊天,當聽說遊客來自石家莊時就問:“你們石家莊有位古兵神醫知道嗎?”那個市民自豪地說:“知道知道,我們住一個社區呢!”

閆民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10年前修復的刀劍現在拿回來,肯定還有不滿意的地方。閆民不斷學習,攻克難題。一柄古兵器研磨成功,大約要用三四個月的時間。而有的古兵器,除了研磨之外,還要進行其他的修復。比如有的兵刃,沒有鞘,要根據其器形結構,重新制作鞘,然後根據年代特點,配備相應的裝飾裝具,再進行上漆等工作。有的劍柄上的繩結腐化嚴重,要根據原樣,去纏結新的繩結,“光打繩結,就有幾十種不同的樣式,你都需要掌握。”

柄繩要求打得美觀結實,閆民學習了10年,才得以掌握了竅門。

閆民收藏了很多磨石,其中一塊優質進口磨石,他不會用,想賣掉,因為有裂隙賣不掉。後來他學會了怎麼用了,視它為珍寶,只有在關鍵時才用它。閆民學習使用這塊優質磨石,用了20年。

閆民的工作室取名“滌心齋”,這個名字是通過網絡從全國徵集而來的,他為此給應徵者修復了一柄古刀劍,費用分文不取。

“研磨也是悟道,既是在磨刀,也是在磨練心性,除去的是刀上的鏽蝕,磨掉的喧囂和浮躁。”閆民說,“用心研磨,滌盪心靈。”

年過花甲的閆民,依舊堅守初心,砥礪前行。

【人物檔案】

朱德元帥老上司的佩劍修好啦!中國第一磨25年間如何讓它劍入佳境

閆民先生

閆民,男,漢族,1955年生人,祖籍河北邯鄲。鋼鐵古兵器修復研究者主攻刀劍研磨方向,圈內人稱“古兵神醫”,別號“刀匠”。1992年專職從事古代兵器研磨修復工作,現為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古代冷兵器研究會學術顧問;河北文學藝術研究會刀劍藝術委員會顧問;山西省古代刀劍文化藝術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刀劍修復與研磨委員會主任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