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股市上漲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支撐股市上漲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6月21日,中國A股尾盤突然變臉。截至收盤,滬指收報2875.81點,跌1.37%,成交額1597億;深成指收報9316.68點,跌1.94%,成交額1966億;創業板收報1521.68點,跌2.69%,成交額646億。滬指跌破又一個關鍵點位:2900點。與6.19暴跌比較,一個好跡象是成交量沒有顯著放大。

6.21A股又現大跌的幾個背景必須有所瞭解,這樣才能剖析A股未來走勢方向。

從國內看,央行再次放出定向降準預期。6月20日的國常會確定了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措施。其中提到: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強小微信貸供給能力。此後有多家券商認為,定向降準的政策信號確認了A股估值的絕對水平和結構都與歷史上底部的特徵相吻合,市場將進入上漲階段。緊接著,就被6月21日A股再次大跌狠狠打臉。

無論央行有沒有救市的意圖,也不管券商們一廂情願對股市利好。我認為,如果定向降準真是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那麼對股市就根本談不上利好。從資金上講,定向降準的資金流入中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基本與股市沒有一毛錢關係。中小微企業幾乎在A股之外,大多都不是上市公司。

而反過來,如果定向降準是對股市利好,那麼這種定向降準就是打著服務中小微企業旗號放水貨幣,目的在於股市,通過銀行截流與中小微企業挪用進入股市。必將加劇中小微企業實業經營融資難融資貴。

定向降準已經實施多年,被一些專家美其言為貨幣政策工具箱裡的最佳工具。然而,這幾年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小微企業融資更難更貴,基本走到倒閉邊沿。難道還不反思這個最佳工具的實際效果嗎?當你們在為創造一個“定向降準”的新詞而沾沾自喜、取悅高層時,中小微企業正在遭遇罕見的煎熬。

定向降準不是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最佳工具。因為其是間接又間接的融資工具。降準是央行把本就屬於商業銀行的資金解凍釋放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否貸款給中小微企業由其自己決定。資金到達中小微企業有好幾道坎呢,變數很大。這幾年的一個怪象必須引起決策層警覺:一邊是統計數據上支持實體經濟與中小微企業的貸款等融資規模越來越大,增速高於其他貸款增速;另一邊是實體經濟、製造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上加難、貴上加貴。

支撐股市上漲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在20日預期降準下,21日A股竟然大跌,降準的預期利好失效,或正是上述問題在股市裡的反映。

決定一國股市如何走有兩大宏觀基本面:一是宏觀經濟走勢如何;二是對股市的管理能力怎樣?這兩大最本質的決定因素如果欠缺欠火候,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放水貨幣、國家隊拉昇指數託市也無濟於事。反之,如果具備了上述兩大根本性決定因素,即使加息等拼命收緊貨幣流動性,股市仍然會倔強的上漲。

比如美國經濟與股市,目前,美國經濟處在歷史最好階段,增速強勁,就業充分,通脹合理,預示美股將繼續走高。衡量一國經濟增長質量或者說有沒有水分,主要看經濟增長是在什麼樣的宏觀貨幣政策環境之下。比如,在持續降準放水貨幣下的經濟增速,注水的可能性很大。而美國經濟是在美聯儲不斷加息,大力度收緊貨幣情況下的增速,這樣的經濟增速不但沒有水分,而且有被低估的可能性。在美聯儲收緊貨幣情況下,美股仍然倔強的走高,這種宏觀經濟面的決定力量是多麼的強大。

相比發達體,中國經濟特別是對股市的管理能力確實存在反思的地方,提高的空間確實很大很大。

給股市營造一個市場化的良好環境與氛圍異常重要。一個現象應該引起重視與反思。在打擊股市“黑嘴”的同時,一個小小建議是代表國家政府發聲或者容易被市場誤解認為代表官方聲音的媒體儘量少對股市發聲。這些媒體的公信力很大,主要在於背後是政府背書。這些媒體聲音,投資者往往會信以為真,從而作出投資行為。而一旦投資失敗,或者被官媒非故意聲音誤導,那麼誰承擔投資失敗損失的責任嗎?比如,某媒體的4000點是牛市起點論;6月20日針對6.19暴跌媒體齊聲發出A股會行穩致遠、沒有持續大跌基礎的聲音。如果投資者按照這些聲音投資,那麼6月21日再次大跌,必將被死死套牢,找這些媒體索賠?你們承擔責任嗎?當然,媒體的真實目的在於給A股鼓勁打氣,通過輿論重拾信心,但必須明白投資者投進去的是真金白銀。好心辦壞事的事情儘量少發生。

支撐股市上漲的根本動力是什麼

讓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股市迴歸市場本身,劃清楚市場與監管的邊界,提高對股市的市場化管理能力,讓股市真正成為宏觀經濟晴雨表而宏觀經濟面又成為股市的決定因素,淨化股市環境,把一個陽光、透明、公正、不揠苗助長、沒有黑幕與欺詐的市場呈現給投資者,這也許是當務之急需要做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