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发音、语言和言语你真的分得清吗

关于说话这件事……

亲,发音、语言和言语你真的分得清吗

宝宝快3岁了,还不会说话!很多宝儿爸宝儿妈们对此无比焦虑。而另外一批父母焦虑的则是,孩子虽然会说话,但是他们说出的内容并不能用来交流。不是单字单词连不成句就是“鹦鹉学舌”,别人说什么他们学什么,自己根本不知道所说内容的含义,也不知道它的运用场合。这样即使倒背唐诗三百首,出口成章也是百无一用,无法跟人正常交流。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其实还不会正常地“说话”,在语言认知、理解、表达上都存在问题。那么,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会说话”呢?发音、语言、言语这三个词汇到底表达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差异,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慢慢聊……

发音、言语和语言

亲,发音、语言和言语你真的分得清吗

发音、语言和言语三者是步步递进的关系。发音属于生理功能,发的音能不能成为有效语言的组成部分得看发音的内容、清晰度和连贯性。一个身体器官发育正常的孩子,在接触外界声音刺激的情况下都有开口发声和表达的内在动机,但是能不能形成交流性语言就得看他/她能不能把单个的音节按照语言逻辑连接起来表达,让人听得懂,能理解。

语言属于社会性范畴,可以说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性音频符号体系。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表达内涵,以语法组织串联的规律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用盖房子来比喻,在语言中字、词是基本砖块,句子是成排的砖,而语言逻辑、语法、字词运用则是建房的规则,是清晰表达的灵魂。这就涉及认知、理解、逻辑思维和表达一系列综合过程了。

言语则是对语言更进一步的应用,包括声音语言、书写语言和身体姿态语言等,达到这步需要更加复杂和成熟的思维运动和后天的知识积累,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们则需要一步步地训练引导,不能操之过急了。

从发音到语言,如何有效训练

亲,发音、语言和言语你真的分得清吗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往往出现的问题是说话动机弱,说话晚、口吃、吐字不清,表达能力差,亦或“鹦鹉学舌”词不达意等等。去除一些可能性的生理原因(视听障碍、语言器官发育不良、前庭觉固有感觉不佳等)我们就只有从行为、语意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方面慢慢训练了。

发音阶段的训练偏重于口部肌肉的正确运用。目前大多运用口部定位治疗的方式,调整孩子的下颌、唇、舌、软腭等部位,配合口型、气息的训练让孩子会发音,发准音。

亲,发音、语言和言语你真的分得清吗

能发音并非会交流,训练语言首先需要让孩子们有说话的动机,不放弃生活中任何一个用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机会,让孩子理解语言的工具作用。其次,要让他们听得懂(语言理解),说得对(语言表达)。这里涉及的不光是“动嘴”的部分,而是整体的情绪、动作、注意力的调动,关系到孩子眼神对视、安坐、回应、模仿等基本能力的强化训练,需要一步步按部就班地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人类的语言是重要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工具,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语言能力是以遗传为基础,在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逐步获得的,是人类高级智能的表现,并非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训练孩子说话不仅仅是训练“说话”这一行为,而是训练和说话有关的大脑和身体功能,其中所涉及的训练方法随着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正呈现着越来越多样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趋势,以后我们会慢慢展开讲解。

亲,发音、语言和言语你真的分得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