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醫生家庭——五天六晚鬥智鬥勇

全文約8800字,閱讀約需12分鐘

流感下的醫生家庭——五天六晚鬥智鬥勇

前段時間,網上盛傳鍾南山院士預測流感3月份再度抬頭,鍾院士已經親自闢謠了。

不過,最近廈門的天氣,忽冷忽熱,下個雨就降溫,一日回到冬;不下雨又升溫,一日可入夏。

流感下的醫生家庭——五天六晚鬥智鬥勇

此時流感病毒容易肆虐,黃小邪的互動交流群裡,很多媽媽都在討論孩子或自己發燒的問題。

本文是談談在流感的背景下,這幾天發生在醫生家庭的事情。

咳成肺炎了,要不要住院?

醫生的孩子生病了,是咋處理的?

從媽媽角度,有沒有什麼家庭治療思路可參考?

好久沒有寫這麼長的文章了,這不是黃小邪常規的科普文,更多是作為醫生媽媽角度的各種糾結和經驗分享。


人物簡介:

我,黃小邪,某三甲醫院兒童保健科主治醫師,家中有3周6男寶

Damon

David先生,Damon的爸爸,某三甲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小姑子,Damon的姑姑,某三甲醫院小兒外科護士。

妹妹,小姑子之女,只比Damon小3個月,幼兒園同班。


18.3.15(週四) 21:00,第1天

安靜的前奏

一切跟往常一樣,Damon自己在小床上睡了,門留了一條拳頭大小的縫。

最近這位小朋友有點流鼻涕、咳嗽比較明顯。

幼兒園剛開學本來就容易生病,我沒有特別在意。趁他睡前每天看固定兩集動畫片的時候,給他艾灸了大椎穴20分鐘,吃了點初期的感冒藥水愈酚偽麻口服溶液(艾舒)。

18.3.15(週四) 22:00 ,第1天

突然發燒

以前都是一覺睡到第2天早晨7點半的,今晚Damon突然起來說要尿尿。

David先生帶他去的時候,發現額頭燙,當即測腋溫39℃。

Damon是有過高熱抽筋史的孩子,我的第一處理是先給他吃退燒藥,然後溫水燙腳,溫毛巾擦身物理降溫。

我這幾天也有點喉嚨幹喉嚨痛、少許黃痰,肚子稍脹。Damon的奶奶這幾天也有咳嗽。

幼兒園最近出勤率不高,家裡又這麼多人受累,我當即覺得Damon這次突然的發燒是流感,來勢兇猛。

還好前段流感流行時期,家中有備兩盒奧司他韋。抗流感病毒關鍵在於早期用藥,早期阻斷,於是當晚給Damon開始服用奧司他韋。

這小朋友對於稍苦一點的藥還是能接受的,用勺子喂他,倒是喝完了。

支原體?支原體?

既往有一次,Damon也是咳嗽數天,整晚都咳,連我都想給他做霧化了。醫生家庭的特點之一就是家裡連霧化機和霧化藥都有。

當時考慮到最常見在幼兒園傳播引起咳嗽的病原就是支原體,所以給他服用了抗支原體的阿奇黴素。

第二天咳嗽就明顯減輕了,也省得霧化了,提示我的判斷是正確的。

如果要查清楚是不是支原體感染,是要抽靜脈血查支原體抗體或是查咽拭子支原體DNA的(咽拭子就是用乾淨的棉籤擦一下嚥部,蘸取分泌物送化驗)。一旦有陽性結果,可以進行根除支原體治療,1周內服用3天阿奇黴素休息4天,連續4周。

但是,當時捨不得給Damon抽血,也不想長期服用抗生素。因為,哪怕根除了支原體,在幼兒園還是容易重新獲得。

關鍵還是增強自身抵抗力。

每次Damon一生病,必定胃口很差,會掉肉。為了避免出現這一情況,每次用藥我都會比較積極,就是希望他快點好,少受罪。

話題轉回來,Damon目前的發熱,以咳嗽為主要症狀,而且為刺激性咳嗽,根據上一次的經歷,準備同時給他服用阿奇黴素。家中有片劑和顆粒劑兩種劑型,考慮用片劑。因為手頭正好有一種輔助孩子服藥的果凍樣凝膠,水蜜桃味,可以把藥片包裹在凝膠裡面,讓娃一口氣吞下去。

無奈,Damon是一個吃東西喜歡嚼一嚼的孩子,他把果凍啜下去後,突然發現嘴裡怎麼剩下一個藥片,立馬吐出來。

於是準備用阿奇黴素顆粒。

吃藥與巧克力

阿奇黴素顆粒有一種奇特的草莓味,Damon不喜歡,推開勺子、閉著嘴各種不情願。我拿出他的巧克力,說吃了藥可以幫你剝一顆巧克力。

其實巧克力本來是由我們大人看管,偶爾給他吃一顆,過多的限制反而激發他瘋狂的熱愛,總是吵著要吃。

後來,我們乾脆把巧克力給他自己保管,放在一個透明的盒子裡,告訴他吃完了就暫時不會買了,你自己看著辦。

1周以後,我發現盒子裡的巧克力幾乎沒有減少,他好像忘了巧克力這回事。只有他偶爾想起來要吃的時候,發現剝不開巧克力的包裝袋,才會請我幫忙剝一下。

在生病服藥與巧克力面前,我覺得:

如果能成功讓他自願把藥吃下去,多吃一顆巧克力又如何呢?

醫學上沒有說巧克力就會加重發燒啊。吃完記得喝溫開水漱口省得蛀牙才是最需要關注的。

有了巧克力幫忙,省得發生喂藥不愉快,或是哭著灌藥這些我不希望出現的情況。

畢竟孩子大了,哭著硬灌感覺會讓他失去對爸媽的信任的。

我把巧克力拿出來後,Damon說要先吃巧克力再喝藥。

家庭的信任很重要,我們首先給予他充分的信任,他才會回報給我們充分的信任。

於是,我幫他剝好巧克力,遞給他,看著他把巧克力塞進嘴裡。然後我喂他盛滿了阿奇黴素藥水的勺子,他配合地張開了嘴。

OK。服藥完畢,合作愉快。

準備睡覺。還是留了個門縫,他自己睡了。

妹妹也發燒了

我剛回到客廳,就接到小姑子電話,妹妹也發燒了,還伴隨著嘔吐、肚子痛、咳嗽、不想吃飯、沒精神。

Damon和妹妹天天都待在一塊,容易感染的病原也是一致的。於是建議小姑子立馬給妹妹服用奧司他韋和阿奇黴素。

妹妹長得比Damon高大,胃口也比較好,每次發燒都會伴隨胃腸道症狀。

等我凌晨1點回到房間,Damon燒已經退了,後腦勺微微有點汗,就這樣一夜到天亮。


18.3.16(週五)7:30,第2天

我今天要不要去上班?

Damon這次生病來勢洶洶,這可是一個發燒抽過筋的孩子。

David先生我是不指望了,管著病房,每天都要查房的,不可能不去上班。

我要不要去上班呢?

醫院的工作哪能說請假就請假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天都有不同的工作安排。

我就尋思,6個月到5歲之內多為單純型高熱驚厥,每次抽筋時間多在5分鐘之內,每次一發作等我們要處理時,往往抽搐已經停止了。

單純型高熱驚厥不會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而且5歲以後大多不會再發作。

David先生的醫院離家很近,假設Damon真的發燒抽筋了,他要趕回去也比較方便。

於是乎,我就這麼照常去上班了,雖然心裡有隱隱的擔憂。

讓他繼續睡還是退燒?

臨出門Damon還在睡覺,我摸了一下他的額頭,又開始燒了,測了腋溫,38.5℃。

婆婆問要不要吃退燒藥?

我說等他睡醒了再吃,一般在睡眠狀態下孩子是不會突然抽筋的。

等我一轉身,婆婆已經給他頭上敷了一條溫毛巾。然後的然後,他就醒了。

其實,能睡得著休息比退燒更重要。

在孩子發燒睡覺休息的時候,我們不要去幹擾TA,哪怕是幫TA擦汗、敷毛巾,甚至是把TA叫醒吃退燒藥。

殺手鐧

既然Damon醒了,發燒又反覆了,那還是得使出殺手鐧。

中醫治療發燒是從另一個系統、另一條思路。

每次Damon發熱能快速退下來都少不了柴黃顆粒的幫忙,詳細用法參見《 》。

如果單用柴黃顆粒沒有效果,對於發熱吃退燒藥不出汗、燒退不下來的孩子,可以加用葛根解肌退熱。所謂“解肌”,就是把毛孔打開,讓熱散出去,將邪氣驅逐出去。

對於發熱寒戰、發抖、皮膚起雞皮疙瘩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中醫講的“寒熱往來”,可以加用青蒿,有奇效。

青蒿、葛根可以一塊熬水,用熬出來的水沖服柴黃顆粒。

Damon從生下來至今的數次發熱中,都有柴黃顆粒和青蒿、葛根的影子,這使得他從來沒有住過院、打過點滴。

甚至是Damon高熱驚厥的那一次,我看著他就在我眼皮底下抽筋了,婆婆和David先生強烈要求帶他去打點滴,當時我還能沉得住氣、頂住壓力不去,就用中藥的方法,第2天就讓他的體溫降至了正常。

從此以後,婆婆和David先生再沒有在我面前提過點滴的事情。

於是,上班出門前交待婆婆給Damon吃中藥(柴黃顆粒加青蒿、葛根)。注意,此法使用有指徵,舌象偏紅的才能用哦。

上班一整天,未接到家裡電話,證明Damon沒有抽筋、也沒有再發燒。

每次上班看門診時接到家裡電話,第一反應就是——娃又發燒了。

醫生的家屬是不會隨便給我們打電話的。

沒有電話就是安好,窗外便是晴天。

18.3.16(週五)晚上,第2天

短暫的平靜

下班回家,Damon白天都沒燒,除了胃口稍差一點外,精神反應一切正常。

婆婆下午就沒有給他再吃中藥。

我以為發燒就這樣被壓制住了,只是剩下一些咳嗽。

晚上,在Damon照常看動畫片的時候,我忙活著給他艾灸大椎、他自己含著霧化器噴嘴邊看動畫片邊做霧化。

婆婆忙活著給他吃這個藥水、那個藥片。直到動畫片兩集看完之後,婆婆告訴我該吃的藥都已經吃過了。

於是,給娃洗洗睡了,一晚平靜。


18.3.17(週六)上午,第3天

隊友的神助攻

週六上午我照常出半天門診,回來之後得知Damon上午又開始燒了。

第一反應是奇怪。這不符合我對娃的瞭解,也不符合我對自己的信心。

按往常的經驗,Damon一天沒燒,該吃的抗病毒抗支原體藥都吃了,照理不應該體溫再反覆了啊。。。

實際上,我太小看了這次的病原,再加上隊友的神助攻。

覆盤的時候發現,誰知道,昨天晚上啥都吃了,獨獨忘了吃阿奇黴素。

老人幫忙帶娃是一種幸福,但是關鍵指標和關鍵藥物自己一定得盯著。

那麼多藥物種類,老人偶爾漏掉一種很正常,是我的疏忽。一定要注意不能把關鍵的抗生素給漏了。因為,抗生素是要按療程規律服用的。

於是,趕緊補餵了阿奇和中藥。

18.3.17(週六)下午,第3天

公園爬石頭,跟沒事人一樣

下午Damon沒有燒,準備帶他去戶外活動。

打電話想約妹妹一塊去,但是妹妹還在燒,肚子痛,納差,小便多。

妹妹的其他治療都與Damon一樣,但是體溫沒有Damon平穩,唯一的不同是妹妹沒有吃中藥。趕緊建議妹妹把中藥補上。

趁太陽沒下山,帶Damon去公園爬石頭。這是一個靠山的公園,有很多坡道。

看到一個很大的姐姐沿著坡往下跑時,大人還要拉著她的手怕她摔倒。

Damon天性好動,看到坡就想飛奔。我一般不作聲,就在後面遠遠跟著他,默默看他跑。

唯一的要求是,如果你快要跑到媽媽看不到的地方,記得停在原地,等一等。

爬石頭也是,更多時候,我只是站在旁邊觀察他,不去限制他爬高,除非那個石頭翻過去是峭壁。

現在,Damon已經可以靠自己的手和腳爬上比他還高兩倍的石頭,並腹貼石頭腳朝地滑下來。

其實,在石頭上面,他比我還小心,他會去試探這一步走得穩不穩,好不好爬上去。如果實在無法爬上去,他會半路折返。

鍛鍊孩子能力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放手讓他去嘗試。

18.3.17(週六)晚上,第3天

咳成肺炎了,要不要住院?

晚上Damon咳嗽明顯加劇。

傍晚我給他做了一次霧化,再加小兒推拿,開璇璣10分鐘,艾灸大椎20分鐘。開璇璣類似於用手搓摩胸脅,再加上搓背,運用茶油作為基質,搓到皮膚髮熱為止,可以降氣止咳,促進肺部炎症吸收。

睡前摸了一下,他額頭微燙,但是手腳很暖,體溫已經上升到高峰了,一般不會再上升了。低熱可以不用吃退燒藥,直接睡吧。

等Damon睡著,我又給他做了一次霧化。

這一次,霧化好像對他失效了。整個晚上都在咳,平均每5分鐘咳一次,刺激,痙攣性,咳得整個上半身都在抖。肺都快咳出來了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以前以為自己的娃不至於生那麼厲害的病,生病的都是醫院裡的孩子。

但是,看他咳得那麼厲害,終於像醫生接待初診病人一樣引起重視,掏出聽診器仔細肺部聽診,竟然聽到了喘鳴音、少許細溼羅音。

以前以為他不會高熱驚厥,結果他高熱驚厥過。

以前以為他不會喘,結果現在他喘了。

一步一步刷新我對他認知的底線。

Damon還有低熱,測了一下體溫38.5℃,已達到吃退燒藥的標準,且發熱已經造成呼吸增快,連三凹徵都出來了。

他反正已經咳醒了,還是先服退熱藥吧,至少體溫降下來,可以降低呼吸頻率。

我細思有恐:肺部少許細溼羅音,這不就是肺炎麼?要不要住院?

轉念一想,住院不就是:

把口服的阿奇換成點滴的——其實效果差不多;

把霧化變成規律的一天兩到三次——這次貌似霧化對他沒啥效果。

其餘還不都是一樣。

而且住院免不了常規地要抽好多血、要點滴,病房環境又容易交叉傳染。

睡在他旁邊的大床上,聽著他的頻繁咳嗽,我根本就沒有睡著。

整個晚上,我覆盤了一下家人經驗性用藥中,我的好幾次豁然開朗:

一次Damon上幼兒園後咳劇,在家自行推拿、艾灸不愈,綜合分析最近流行的病原,服用阿奇黴素咳愈。

一次Damon咳嗽劇烈,那次是寒咳,舌淡苔水滑都快滴出水來,小兒推拿搓摩脅肋30分鐘+艾灸20分鐘,當晚即咳愈。

一次我自己咳了一個月,自己開方子吃了仍然不好,最後找出抗過敏藥,吃了一顆,當晚咳就好了。

於是,準備第2天帶他去小兒推拿,剩下的只有晚上加上抗過敏藥物的問題了。


18.3.18(週日)早晨,第4天

趁David先生不在,帶Damon去小兒推拿

終於天亮了,氣溫升高,我明顯感覺Damon的咳嗽減輕了,呈現暮重晨輕的特點,這是寒咳的表現。他終於睡著了一會,這次我任由他睡到了9點才起來。

David先生今天值班,一值班就是28小時處於失聯狀態,也指望不上他了。

外科醫生與內科醫生的思維有很大區別。

外科醫生是高級工匠,匠心獨具,尤其是神經外科醫生,但是可能連自己的感冒都治不好。

內科醫生與兒科醫生又有很大差別,畢竟成人和兒童完全不一樣。

兒科醫生和兒童保健科醫生又有區別,中醫和西醫尚有千差萬別。

David先生和我之間隔了外科與內科、內科與兒科、兒科與兒保、西醫與中醫的差別,那可是千差萬別。

關鍵是千差萬別就算了,作為Damon的老爹,這個神經外科醫生還要經常干預我的診療方案,家裡經常是多學科會診、醫學大辯論。

比如,David先生覺得小兒推拿沒啥用,總不願意我帶他去小兒推拿。

今天趁David先生值班,我趕緊帶Damon去小兒推拿。

出門之前看了一下他的舌象,舌尖紅,有芒刺,中間苔白稍厚膩。

小兒推拿需要持續發功,交給專職小兒推拿的民間機構做,比較省心。

推拿師給Damon用了熬製的姜膏作為基質,綜合做了開璇璣、艾灸膻中、中脘,還颳了痧。輕輕一捏Damon的皮膚刮出來都是烏痧。腦子裡有閃念一下回去洗澡時老人家看了會不會說什麼,但是,這些都是浮雲,治病最重要。

推拿時小年齡小朋友想讓他配合往往需要玩具或動畫片的輔助。Damon倒是很配合,看了好幾集動畫片。

18.3.18(週日)中午,第4天

妹妹想去點滴

中午睡覺Damon還是有咳,但後面終於可以睡著不咳了。睡到下午4點才起。

生病時不建議死扣睡眠規律,因為休息是自我恢復的過程。

下午騎自行車帶Damon去買藥,順路看望了妹妹。

妹妹趴在沙發上一動不動。高熱40.5℃。家裡只有發燒的妹妹的她爸爸。小姑子正在上班。

與小姑子通了電話,她今天上的班是早晨6點到9點,下午5點到凌晨1點。她很是擔心,在考慮要不要住院。

之前妹妹吃壞東西急性胃腸炎在老家打過點滴,後面因為高熱驚厥住過3天院,還有一次胃腸炎也打過點滴。

當打點滴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免不了生病比較厲害時又考慮要不要再打點滴。

我看了一下妹妹的舌象,舌淡,苔白厚膩。妹妹的肚子很燙。明顯是寒包熱的發熱。寒溼阻滯會痰多、肚子痛,同時妨礙熱散不出去,導致發熱反覆。

但是,西醫點滴的抗生素相當於寒性藥物,只會讓寒更寒,更加包裹熱散不出去。

所以,我在電話中告訴小姑子還是明天帶妹妹去小兒推拿。疏通積滯退熱,這一點中醫倒是能起到比較快的緩解作用。

18.3.18(週日)晚上,第4天

還是過敏的問題

Damon已經習慣不陪睡了,但是我還是執意在房間裡陪著躺了一會。一方面是我想觀察一下他今晚咳的頻率;另一方面週日帶娃一天我也累得不行了。

Damon還是咳,但是咳聲沒有之前那麼緊、沒有那麼頻繁了。

我忍住沒給他做霧化。

我躺在Damon旁邊的大床上,反思還有哪些沒做到位?

最近流行的病毒和幼兒園常見感染的病原都覆蓋了。這些起到的作用相當於削弱進攻部隊的勢力。

霧化和小兒推拿都嘗試了。霧化相當於緩解症狀,吸入的呼吸道用激素可以減輕呼吸道局部的炎症。小兒推拿可以化痰、調動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

什麼還是咳得那麼厲害?

我忽略了一點,雖然進攻部隊的勢力削弱了,但是如果機體很敏感,那麼症狀還是很明顯的。

刺激性咳嗽往往是氣道敏感的表現。

支原體感染咳嗽症狀明顯,往往是由於支原體會刺激裸露的神經元,造成氣道高反應,但是肺部聽診症狀卻不是特別明顯。

趁Damon咳醒起來喝水時,我趕緊把家裡備用的抗過敏藥給他吃掉。

好歹Damon半夜吃片劑不糾結,直接把半片抗過敏藥嚼著吞了,喝點溫開水,接著睡了。

然後,睡著之後咳嗽逐步減輕,偶爾還會痙攣性咳嗽2~3聲,睡眠不是很安穩,老是踢被子,好歹穿著分腿睡袋護他周全。

再次忍住霧化的念頭。


18.3.19(週一)3:18am,第5天

妹妹去住院了

不知忙什麼,凌晨3點還沒睡。

接到小姑子電話,說妹妹半夜實在不舒服,去看急診,拍了胸片說是肺炎,考慮要不要住院。

“可疑肺炎”其實胸片是比較容易報告的。

對於醫生給出的住院建議,要不要住院關鍵還是看孩子的症狀,精神、胃口等一般狀態是否良好,有無其他合併症。

如果孩子在家真的得不到比較好的照顧,且精神、吃飯等一般情況比較差,家長實在很擔心的,那麼住院還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綜合考慮,妹妹天一亮就去住院了。

18.3.19 (週一)7:00am,第5天

Damon扛住了,沒有住院

早晨睡醒,我摸了一下Damon的額頭,沒有發熱。特意用聽診器聽了一下肺部,還是有少許細溼羅音。

這不就是肺炎麼?

要說達到住院指徵也是符合的。住院好歹也得2~3天,現在是硬撐著沒有住院在家休養。

依據他昨天咳的情況,中午一躺下就咳,咳得無法睡著。如果一直咳,強帶他去上學勢必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造成循環交叉感染。

所以,還是在家多休息1天吧,明天根據情況再去上學。

於是,在他還迷迷糊糊時,我跟他告別:媽媽去上班了,你今天在家多休息一天,明天再去幼兒園。他點點頭。

Damon現在每天早晨習慣了一定要跟爸爸媽媽說拜拜。

如果我忘了道別,趁他還在睡時走了,他醒來會哭著對奶奶說:“媽媽怎麼沒有跟我說拜拜就走了?”。言語間滿是委屈。

小小的人兒,心裡已經有了牽掛。

18.3.19 (週一)13:00,第5天

神經外科醫生很忙

如果按肺炎來說,每天抗生素、外加霧化2~3次是常規治療。

一直糾結要不要做霧化,感覺此次霧化對Damon緩解刺激性咳嗽並沒有作用,像棄而不捨的雞肋。

如果白天能有人帶他去做小兒推拿倒是不錯,但是我要上班啊,啊,啊,啊。

中午給David先生打電話,看看他能不能正常下夜班,這樣就能根據Damon咳嗽的情況看是否需要霧化,甚至下午還有可能帶他去小兒推拿呢。

但這只是美好的想象。David先生當天還有一臺手術。拜託,這可是值了30個小時班後的下夜班啊,恕兒童保健科醫生無法理解神經外科醫生到底有多忙,反正不能指望David先生就是了。

18.3.19 (週一)15:00,第5天

妹妹積食了

妹妹下午去小兒推拿了,舌苔厚是積食,的確是寒包熱,導致熱無法外散。

我是知道妹妹的舌苔厚是積滯,但是對於熟悉的人反而忽略了尋根問底。其實,妹妹的高熱、肚子痛、少許咳嗽都是由積食引起的。妹妹不是流感加積滯,而是積食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推拿對緩解積食還是很有幫助的,當天下午推拿回來,小姑子說妹妹終於肯吃一點東西了,之後妹妹也沒有再發燒。

可憐的Damon,醫生爸媽都在上班,家裡的老人又不懂交通,沒人帶他去小兒推拿。

18.3.19 (週一)20:00,第5天

片劑也無妨

晚上Damon死活不願意再服用阿奇黴素顆粒,連巧克力和糖糖都失去了魔力。

家裡還剩一顆成人服用的阿奇黴素片劑,雖然不是兒童劑型,但是藥物是一樣的,按照公斤體重計算好藥量、切割好藥片,直接遞給他。

對平時服用藥片、膠囊直接嚼了就吞的Damon,這次用行動表示可以接受——他直接用手接過藥片,放到嘴裡,嚼著嚼著發覺有點難吃,於是吐吐舌頭。我趕緊把溫開水遞給他,鼓勵他喝水把藥片吞下去,免不了說”馬上就好啦,待會就不用喝那個難喝的藥水了“。

好歹全部吞下去了,阿奇黴素5天療程圓滿結束。

趁Damon例行看動畫片時,我給他灸了腹部的中脘穴。

睡著前照例服用止咳藥片和抗過敏藥片,他直接嚼著就吃了,也沒有吐舌頭。

我想,這兩種藥片是不是沒有什麼怪味道哦。只不過我平時都是直接吞服的,並沒有嚼一下嚐嚐味道哈。

18.3.19 (週一)21:30,第5天

謎之幽默

Damon睡著了仍有些咳,痙攣刺激性,咳聲仍然很響亮。

娃生病就是一個考驗家長忍耐力的過程,免不了各種糾結。

實在忍不住了,給他做了一次霧化。

David先生把霧化藥水裝好遞給Damon ,然後就出來了。

我在客廳聽到霧化機突突突的聲音持續了一會,關掉一會,然後又開了,如此往復。

於是,對David先生說:Damon長大了,霧化都可以靠自己了。

David先生還點點頭,嘴角掛著笑。神經外科醫生謎之幽默。

誰知道後面我才發現,原來是婆婆在裡面給娃做霧化。

還好,Damon霧化完後就睡著了,半夜沒有再咳嗽。


18.3.20(週二)7:30am,第6天

捎帶著去推拿

妹妹今天還要去推拿,Damon的爸媽——我和David先生依然要去上班。好在今天提前跟小姑子聯繫好了,順帶將Damon捎去也推拿一下。

於是乎,上午Damon還是去幼兒園,中午老人接回來,下午跟小姑子和妹妹去推拿。

18.3.20 (週二 )21:00,第6天

尾聲

今晚再也不用服阿奇黴素了。止咳藥片和抗過敏藥片服用也很順利,我遞給Damon,他直接就吞了。

睡前還繼續艾灸了中脘20分鐘。

半夜竟然沒有再咳嗽,睡得很沉。


後 記

Damon好了。

妹妹綜合治療再加上住院點了5天頭孢曲松也終於好了。

小姑子開始發燒了,38.8℃,當晚還要值班。

帶病上班是有風險的,這種情況最好能有人替班,但是沒有,只有自己快點好起來了。

除了服用退熱藥外,同時服用柴黃顆粒加青蒿、葛根,還好,當晚就沒有發燒,能夠堅持把夜班上下來。

David先生開始嘔吐、肚子脹了。服用中藥的行氣祛溼藥和艾灸中脘20分鐘,第2天就好了。

撥開烏雲守得日出,我現在終於可以打開電腦,把這段寶貴的經歷記錄下來。


幾點心得分享

  1. 能睡得著休息比退燒更重要。生病時不建議死扣睡眠規律,因為休息是自我恢復的過程。

  2. 家庭常備退燒藥,掌握孩子發燒的基本退燒技能。

  3. 家庭常備應對發燒的家庭中成藥針對早期的細菌和病毒感染。

  4. 對於服藥有困難的孩子,同樣的藥物,不要拘泥於片劑還是顆粒劑還是口服液,關鍵在於同等藥量的前提下,孩子能夠接受哪種劑型。

  5. 老人幫忙帶娃是一種幸福,但是關鍵指標和關鍵藥物自己一定得盯著,特別是一旦開始服用抗生素,則嚴格按療程按規律服用。

  6. 點滴與口服作用是一樣的,只是點滴通過靜脈途徑起效稍快一點而已。靜脈用藥相對於口服是有風險的,萬一靜脈製劑被微生物汙染,則有微生物直接入血的風險。

  7. 娃生病就是一個考驗家長忍耐力的過程。肺炎要不要住院,關鍵是看孩子的症狀,精神、胃口等一般狀態是否良好,有無其他合併症。

  8. 在西醫的方法都用過,焦頭爛額之時,不要忘了傳統中醫的方法,或許能打開另一扇窗,守得雲開見日出。


最後,提醒各醫務工作者,不要輕敵,自己的親人生病了也要當初診病人一樣引起高度重視,按常規來,該咋整就咋整。因為,疾病面前人人平等,發生的幾率都是一樣的。

在萬物生長的春天,

祝願孩子們經得起考驗,抓住長高的機遇,野蠻生長。

醫生媽媽的嘮叨心經今天送給大家~~

流感下的醫生家庭——五天六晚鬥智鬥勇


延伸閱讀:身高促進系列文章

  • 青春期發育前廣積糧,促潛能:

  • 控制體重,避免橫向發展:

  • 必做檢查:

  • 奶製品選擇:

  • 慎用補品,預防性早熟:

  • 飲食宜忌:

  • 報告詳解:

  • 運動鍛鍊:

  • 睡眠安排總則:

  • 斷離夜奶:

  • 評價目前身高和預測成年身高,早期識別矮小症:

  • 矮小症相關檢查:

  • 生長激素激發試驗:


【關鍵詞】流感,發燒,咳嗽,流涕,積食,推拿,抗生素,奧司他韋,物理降溫

本文系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黃小邪取得聯繫,未經授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擴散靠譜的育兒知識即是傳播正能量~~

——————兒寶幫主黃小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