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有什麼解決的良策?真是難啊

為什麼縣城的小學校周邊會出現小飯桌或者是輔導班,原因其實很簡單,小學校沒有住宿和吃飯的條件,而現如今很多的農村的家長將孩子送到縣城的小學讀書,但是學生家在農村,每個週一由所謂的校車其實就是私人的麵包車送到學校,學生只能被安置在學校周邊的私人辦的小飯桌生活,週五再返回自己的家中,沒有別的辦法,這也是新形勢下的新現象。

學生要有人輔導作業,小飯桌的承辦人又不一定能夠指導孩子學習,於是就請在職教師來幫助輔導學生寫作業,這樣也就出現了一部分教師有償輔導的現象,要想杜絕教師參與輔導,也只有解決小飯桌的學生學習的問題,但如果想杜絕小飯桌那要要解決小學住宿和吃飯的問題,或者徹底解決農村學校的問題。

但是,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儘管各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這種事情有什麼解決的良策?真是難啊​​一,有人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解決農村學校的問題,可是這可不是一激動就能行的,一方面教學資源相對落後,優質教師配備不充足,另一方面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逐步進城生活,學校建好了也沒有了充足的生源 ,形成巨大的浪費,所以說建設農村的小學校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二,就是擴大縣城原有的小學校的規模,增設學生宿舍和餐廳來滿足農村孩子的就讀問題,但是,一方面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投入,另一方面很多學校原本就沒有這麼大的土地,需要重新選址建設。而且孩子小,安全問題突出,學校也沒有這方面的積極性。

三,是嚴格現有小飯桌的管理,但說實在的這幾乎是不現實的,每一個小飯桌的老闆都是為了掙錢,否則幹這個有什麼用,生活和住宿條件都讓人擔心,再者小孩子離開父母的監護,心裡健康也是個大問題。這種事情有什麼解決的良策?真是難啊​這看似成了死結,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短期內要綜合施策,多重方法一起發力。長遠看只能是快速規劃建設縣城的綜合性小學校,完善教學及生活等配套設施設備,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需求。但這項浩大的工程絕不是地方政府所能承攬的問題,需要國家的規劃和投資建設,才能讓學生學的開心,家長放心,學生身體與心裡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