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戰爭法國失敗的原因

導言:歷史上英法兩國發生了無數次交戰,皆互有勝負,總體而言在七年戰爭之前法國整體稍占上風。其後的七年戰爭是英法爭霸的最一次激烈爭鋒。兩國各自組成不同的陣營,在世界各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在戰爭前期,法國軍事上略佔上風,但在中後期隨著英國在1758年攻佔路易斯堡,勝利的天平開始倒向英國。其後的1759年英國通過一系列輝煌勝利確立了海上霸權和海外殖民地霸權。法國喪失了大量殖民地,在歐陸也屢遭碰壁。最終法國戰敗,那麼法國為何在七年戰爭中遭到失敗?就由黎塞留的野望給諸位簡單的說一下。

一、法國的地緣政治使法國對英國註定要多線作戰

自1214年布汶戰役法國主導歐陸秩序以來,法國在軍事上既要對付來自歐陸的潛在威脅。又要對付海上來自英國的潛在威脅。從歷史上看,法國在戰爭中無力進行長期海上+陸上的消耗戰,這點1688年至1697年的大同盟戰爭即是很好的例子。雖然在17世紀法國人開始正式重視海洋,但海軍的作用並不是拿來與敵人爭奪制海權,而是保護商船隊和對敵人進行破交戰。與鄰國英國相比,他們缺乏的是海洋精神和海戰經驗。同時,法國也不像英國那樣獨特的地理環境。另外英國自亨利八世以來就利用聯合縱橫,與歐陸其他強國削弱法國。這使法國在近代與英國的全面戰爭中往往是多線作戰。

七年戰爭法國失敗的原因

七年戰爭形勢圖

在七年戰爭中,法國的外交還算成功,聯合所有歐洲大國幾乎孤立了英國。但英國的盟友普魯士卻擁有一流的陸軍,在腓特烈二世的帶領下取得多個輝煌戰果。且英國又派遣陸軍前往德意志支援漢諾威和普魯士作戰,並且在經濟上大力援助普魯士有效的牽制了法軍。使法國不能集中精力對付英國。

二、戰爭導致的財政問題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是燒錢的機器。而七年戰爭優勢法國波旁王朝所經歷的最為昂貴的戰爭。鉅額的財政支出使法國如履薄冰,接連不斷的失敗又使法國財政進一步惡化。戰爭期間法國在外作戰每年花費3700萬利弗爾支付給盟軍的津貼每年為5500萬利弗爾。法國在1756至1763年每年財政收入是3.653億到4.254億利弗爾。但是七年戰爭的花費總額卻達到13.25億利弗爾。這還不包括日常開支。到1760年代法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財力在持續戰爭。1759年英國在海上突襲了勒阿弗爾造成法國商業上的嚴重損失。法國財政監督官希盧維特在1759年已經意識到法國所面臨的財政問題,並斷言,如果沒有2.17億利弗爾的額外收入,法國很難彌補戰爭所造成的財力虧空。

七年戰爭法國失敗的原因

1759年英國艦隊炮擊勒阿弗爾

三、法國在海外的作戰得不到本土援助,幾乎孤軍奮戰

七年戰爭中,由於英國海軍切斷了法國與海外的聯繫,法國殖民地只能依靠當地駐軍與英國人作戰,儘管在戰爭初期還能獲取一些優勢,但無法長久維持。英國則依靠海上優勢源源不斷的輸送援軍和後勤物資。使法國海外作戰愈加不利,儘管法國在北美試圖通過與印第安人聯合對抗英國,但落後的印第安人沒有力量對抗。在印度英國通過普拉西戰役獲取了孟加拉這款肥地,從而開始在印度戰場進行反攻,而法國則只能被動防禦。可以這麼說英國可以輸好幾次,而法國卻輸不起一次。

七年戰爭法國失敗的原因

1758年英軍攻佔路易斯堡帶來了一系列連鎖效應,法國在北美從此處於劣勢

四、彼得三世上臺後的倒戈發生的戲劇性變化

本來很外戰場輸了,但只要在歐陸佔據優勢,法國或許可以打成平手,至少不會輸得那麼難看。法、奧、俄聯軍在對普魯士的作戰中於1758年開始已經逐步佔據優勢。到1759年普魯士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但俄國沙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在1762年1月5日去世,親普魯士的彼得三世上臺,奧地利撤退,法國陷入孤立,在歐陸翻盤無望,實際上彼得三世在位半年就去世了,但新登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仍持續彼得三世的外交策略。

七年戰爭法國失敗的原因

俄國沙皇彼得三世

五、戰爭中法國缺乏名將力挽狂瀾

這可能是很次要的因素了,不過也不得不說,當年在路易十四時代法國名將輩出,像大孔代、蒂雷納、維拉爾、旺多姆公爵等這樣幾乎可以在戰爭中左右戰局。即使在18世紀前期人才凋零的時期。仍有薩克森伯爵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和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挽狂瀾於既倒,在豐特努瓦戰役中大敗聯軍重塑法軍威望,並在1747年攻入荷蘭取得決定性勝利,使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確立法國與英國打平的局面。但1750年薩克森伯爵去世後。法國卻出現了無名將的尷尬窘境,在七年戰爭中奧地利和俄國都有名將撐場,並打出許多漂亮的戰績。而法國卻沒有拿的出手的名將,雖然七年戰爭中法國陸軍也取得過一些像樣的勝仗,但總體而言表現的差強人意。雖不至於在單獨對抗普魯士、英國、漢諾威的陸上聯軍中被壓制,但也是略處下風,只有招架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