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去槓桿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持續緊貨幣不具有可行性

近日央行有關流動性的表述從“保持合理穩定”變為“保持合理充裕”引起市場關注。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認為,儘管緊貨幣大概率有利於去槓桿,但從歷史來看,持續緊貨幣在現實中並不具有可行性。

他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撰文指出,理論上,利率抬升往往會同時抑制槓桿率的分子(債務)和分母(GDP)的擴張。但通常地,相對GDP而言,債務對利率的變化更為敏感。這使得緊貨幣下債務收縮的速度快於GDP下滑的速度,從而槓桿率呈現下降態勢。

儘管如此,伍戈表示,持續緊貨幣在現實中並不具有可行性。因為持續緊貨幣會對GDP造成負面影響,經濟增長底線可能受到挑戰。

“利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一定在當期體現,但隨著緊貨幣的滯後效應逐步顯露,去槓桿和穩增長之間的矛盾勢必與日俱增,最終穩增長佔據上風。”他指出。

同時,持續緊貨幣容易加速債務違約風險的暴露,對金融穩定造成不利影響。2010年以來三輪利率上升均伴隨著信用利差擴大,表徵金融風險有所加大。

“去槓桿的初衷是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以實現經濟平穩增長,若持續地過度收緊貨幣或將違背該初衷。”伍戈說。

他指出,國際經驗表明,槓桿率絕對水平的下降通常是漫長的複雜過程。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幾乎都在經歷著槓桿率不斷增加的過程,只有極少的國家有去槓桿的經驗,且多伴隨著經濟金融危機的困擾。

例如,日本在上世界90年代泡沫破滅之後,槓桿率曾一度下降,但面對經濟衰退的威脅日本政府後來又不得不選擇加槓桿,從而使得當前日本槓桿率絕對水平遠高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而美國在次貸危機後也呈現相似狀態,當前其總體槓桿率依然處於較高水平。

伍戈表示,對中國來說,槓桿率絕對水平的下降更取決於結構改革:“做小”槓桿率的分子(債務),“做大”槓桿率的分母(GDP)。

從分子(債務)看,可以通過推進國企改革(例如硬化預算約束)、財稅改革(例如增加與事權責任相配套的地方融資和稅收)與金融改革(例如增加股權融資、創新化解債務工具等)收縮債務。

從分母(GDP)看,可以通過推進提升或改善勞動力要素(例如戶籍改革、促進人口更加自由流動)、資本要素(例如打破剛兌、利率更加市場化等)、生產率(產權保護、激勵相容,激發各種所有制企業的積極性)等相關方面的制度改革,做大分母。只有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去槓桿才會真正成為現實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