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在东方文化中,塔承载了历史、宗教、美学、

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

其最初是供奉,

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

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图片选自网络

在福州,

塔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还见证了这座古城的上千年历史文明;

从公元799年开始,

净光塔的拔地而起,

标志着福州塔文化的起源,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福州三塔与福州这座古城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

所谓 福州三塔

即乌塔、白塔和罗星塔,

每一个塔都因其美丽的造型

和丰富的内涵而广受关注。

先来说说乌塔,

乌塔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

其前身始建于公元799年,

公元879年被毁,

941年,

九层宝塔于旧址重建,

塔为八角七层,

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

四层、五层、七层,

嵌有塔名牌、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牌等,

因其外表呈黑色,

俗称“乌塔”。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图片选自网络

公元1004年,

福州知州谢泌诗曰:

“城里三山千簇寺,

夜间七塔万枝灯”

其七塔目前只余两塔,

其一为以上所述“乌塔”,

其二为“白塔”。

作为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另一标志性建筑,

白塔与乌塔呈犄角之势,

遥相呼应,

成功将福州的塔文化进行了进一步深化;

公元904年,

威武将军节度使王审知为超度父母亡灵而建塔;

1534年,

塔被雷火焚毁;

1548年,

由乡绅张经、龚用卿等集资重建。

塔身高45.35米,

以白灰粉刷,

故称“白塔”。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图片选自网络

塔身呈八角形,

塔心砖砌,

外包木构,

顶部有相轮塔刹,塔壁、门面绘金佛像。

1963年,

在塔中发现唐制青石须弥座束腰石雕刻15方,

海国神话、狮子、牡丹等,

雕刻繁盛,

造型精美,

都标志着几百年前福州塔文化的重要兴起。

除了乌塔与白塔,

福州还有一座塔声名显赫,

对福州塔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那就是罗星塔。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图片选自网络

位于闽江之滨的罗星塔,

有“中国塔”之誉,

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志;

除此之外,

罗星塔还有一个催人泪下的传说,

据《闽都记》载,

罗星塔为宋朝岭南柳七娘所建,

为谪戍福建时死去的丈夫修塔祈福,

又称“磨心塔”。

可惜好景不长,

明万历年间,

罗星塔被海风推倒,

柳七娘的心血萧然殆尽,

“冶城东望诲天遥,

谁遣中流二柱标”,

正是感慨古塔销沉的嗟叹之情。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图片选自网络

明天启年间,

罗星塔重修,

重现当年辉煌景观;

清末,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以及富含中国味道的造型建筑,

罗星塔又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

这是罗星塔的历史意义,

也是福州塔文化的重要转折点。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福州三塔,

因其历史意义而闻名中外,

塔文化更是充满回味,

如果有机会,

一定要去福州三塔逛一逛,

感受其雄伟壮观的建筑形式,

听一听其神秘多彩的历史传说,

相信你的福州之旅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探索福州塔文化?先从三塔看起来!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

▍内容整理:微福州贝塔小微

微福州

福州城市生活新媒体

爱在福州,有我陪伴

微福州QQ群 1457284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