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走極端,超越一切衝突、矛盾、對立的雙方

編者按:有著“經中之王”之稱的《金剛經》,屬於般若類經典。《金剛經》與種族、年齡、性別、愛好、職業沒有任何關係,尤其與信仰沒有任何關係,它超越了信仰,不是佛教宗教信仰者的專屬。它是哲學經典、修行經典、智慧經典,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學習《金剛經》並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2012年,潘麟先生在淨土宗祖庭終南山香積古寺,講授千古第一經《金剛經》。《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一書即由先生此次授課錄音整理而成。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首次從生命科學角度,引領讀者直探《金剛經》之本義,重新認識東方文化的內涵與本質。2017年1月,此書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正在“生命與國學”頭條號專欄連載中,敬請關注。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佛法不走極端,超越一切衝突、矛盾、對立的雙方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千萬注意,不可被佛家的名詞術語攪渾認識,攪渾觀念,這是學佛者的一大關口。能否過名詞關、語言關,在理解這段經文上就充分顯示出來了。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中明確地說:“不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為什麼呢?“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在這一品,佛陀則有更進一步的延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假如須菩提你這樣認為:如來不以三十二相,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可不可以呢?“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以非三十二相見如來也不可以。從釋迦牟尼佛至阿彌陀佛,乃至於一切無量諸佛,一旦成佛,他的肉身必有三十二相。若刻意地不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或刻意地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其罪平等,無二無別。

事實上,三十二相、三十一相或是三十相,都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出在“刻意”上。刻意地執著“有我”,當然是過錯,刻意地執著“無我”,也是過錯。這都是犯了法執病。只要刻意,就是有為,就是造作,此有為,此造作,必成為法束,而不得解脫。所以二十六品和二十七品是相互呼應的,為的是消除一切刻意與造作。

古云:有心為善,雖善不美;無心為惡,雖惡可恕。刻意行善,善仍是善,但卻不美,因為含有私心,含有我執。盡善盡美,是做事的一個標準,做任何事情都應遵循。怎樣才能做到盡善盡美呢?“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佈施”,而行忍辱,而行精進,而行禪定,而行般若。佈施是不是善呢?當然是。你無心不著相佈施,那就盡善又盡美了。“無心為惡,雖惡可恕”,無心的過錯是可以被寬恕的。比如精神病人殺人,在法律上是不承擔責任的,因為他在精神病發作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是無心而為。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得無上正等正覺,亦即成佛。成佛之人必具足三十二相。我們不能刻意地去追逐三十二相,那就成阿難了,阿難是因為看佛長得帥才跟隨佛陀出家的,這就叫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但是現在看見卻假裝沒看見,硬逼著自己說我沒看見你三十二相,行不行?“莫做是念”,這是刻意否定,刻意迴避,是在閉目塞聽,這是鴕鳥精神,也不行。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諸法斷滅”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它牽涉到佛法的一個基本精神——中道思想,無論小乘大乘還是密乘都共同遵守的一個佛法的基本精神。它是佛法的一個基本原則,佛包括所有高僧大德在內,在講法的時候,都必須遵循。佛弟子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即學習佛法、思維佛法、領受佛法、宣講佛法、修習佛法時必須恪守的基本理念。

中道思想,簡單地講就是不落兩邊,不執守對立的雙方,亦即涵攝對立雙方而又超越雙方。比如,執著三十二相是一邊,刻意迴避三十二相是另一邊,佛法的觀點是兩邊都不可執著,二元皆要超越,這就是中道。中道是對沖突、對立、相對的兩邊的徹底超越,而非苟合,即不是把兩邊各取一半再合在一起。中道跟對立的雙方,不在同一個層次上,它高於兩邊,是涵攝雙方而又對兩邊的超越。這種超越叫不執不著,既不執著於三十二相,也不執著於非三十二相,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超越了,這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不執著。

佛法不走極端,超越一切衝突、矛盾、對立的雙方

在印度,有的思想學派認為人死後什麼都沒有,有的則認為人死後跟生前一樣,在佛法看來都是錯的。認定人死後什麼都沒有的觀點,就是所謂的唯物主義。唯物主義不是到馬克思才有的,印度有一個學派叫順世派,此派形成的時間比佛陀的思想還要早很多,它講究順著常人的思維、觀點和感受來理解這個世界,對那些超越常人經驗的事物一律不予承認。比如,靈魂超越了我們常人的經驗世界和感官世界,順世論就不予承認,這就是典型的唯物主義。順世派認為人死如燈滅,這種觀點被釋迦牟尼佛批判為“斷滅見”。斷,意為切斷,以人死為節點;滅,什麼都沒有,人死如燈滅。這就叫斷滅見。

另一派思想可見於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該教派認為,人死除了肉體消失以外,什麼都沒變,你什麼都在,而且一在永在,不會再變化了。如果你是一個惡人,死了以後肉體不存在了,但你還是一個邪惡的靈魂。你能不能改惡向善呢?不能。有一天你良心發現,說我不作惡了,想當善的靈魂,行不行?不行。一日為惡,永遠為惡;一日為善,永遠為善。生前惡死後惡,哪怕你投胎重生也還是惡;生前善死後善,即使投生了還是善。這個被佛陀批評為“恆常見”“不異見”。在這種觀念下,世間萬物今天是什麼就永遠是什麼。以山為例,今天是山,明天是山,一億年以後還是這個山,永遠不變。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佛法認為這兩種思想都是錯的。斷滅見(簡稱斷見)是錯的,即所謂的唯物論是錯的。恆常見(簡稱常見)也是錯的,因為無“常”,天下萬物都在變化。今天的惡人,明天就有可能良心發現成為善人;今天是滄海,明天就有可能變成桑田。一切都在變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不管是人類社會還是自然世界都要變的,而且是瞬息萬變。這個世界什麼都在變,唯有“變”不變。

斷見與常見,合稱“斷常兩見”。佛陀追求的是兩邊都不著,走的是中道,涵攝斷常二見,而又超越斷常二見。佛在臨去世時說:“如果誰說我死了,那是謗佛;說我沒死,那也是謗佛。”所以中道有時候特別難理解,佛陀到底是死了呀,還是沒死呀?佛陀的生死,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謎。佛法的奧妙就在這裡。所以世人一再地說,佛法是天才的學問,學得不好就被埋沒,學好則被造就,依法出生(從法中獲得重生)。哪怕你本來是一個很愚昧很墮落的一個人,只要能從佛法裡面摸爬滾打一番出來,就算不是一個聖人,至少也是一個大賢;如果出不來,只能死在裡面。佛法如海,幾千年來,不知天下多少才俊皆葬身此海之中,屍骨無存。有的人在學佛之前還叱吒風雲,有很多建樹,很多功業,一學佛法以後,此人就在世間消失了,投身佛法中一生都出不來!這樣的人太多了,所以佛法不學則已,要學,就要把它學精、學透,最怕學個半吊子,誤己害人。

這個世界什麼都在變,唯有“變”不變。那麼是變還是不變呢?這句話不能以相對的“變”或“不變”來理解,不要再給這句話一個絕對或相對的答案,你只需如其所是而聽聞之,思維之,理解之,就可以了。所謂的中道就是超越兩邊,既承認變化,又承認變化後面有一個不變,不變又孕育在變中,變又體現出不變。無常孕育在常中,永恆又孕育在無常中,把這個總原則抓住,就好理解了。佛法不走極端,不承認一方也不承認另外一方,超越一切衝突、矛盾、對立的雙方。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以加深理解。

佛法不走極端,超越一切衝突、矛盾、對立的雙方

據《景德傳燈錄》載:南泉普願禪師(748-834)因東西兩堂各爭貓兒,師遇之,白眾曰:“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師便斬之。(東堂和西堂的眾僧在互爭一隻貓兒,東堂僧人說這貓是我們豢養的,西堂僧人也力爭此貓是他們豢養的。南泉禪師剛好路過,就對兩堂僧眾說:“你們若能說出個道理,即可救了這貓,如果說不出來,就殺了這貓。”結果兩堂僧眾都沒人有什麼反應,南泉禪師便殺了此貓。)佛法不能殺生,這是佛法的一個基本精神。南泉禪師也是出家人,但為什麼他殺生的時候,眼睛眨都不眨一下?這時你就會發現,一切不執不著很難做到,這裡面有大智慧。

還有,密乘噶舉派開山祖師帝洛巴,他有一個特點就是經常反佛道而行。佛家不是不準殺生嘛,他就專門吃魚,而且還是活生生的魚。有一次,他從河裡抓了很多活蹦亂跳的魚來吃,他的弟子那若巴當時還沒有證悟成佛,他對師父產生疑問了:佛法不是不殺生嗎?這魚也是一條生命,你怎麼不僅殺,而且還殺得心不慚愧臉不紅?帝洛巴說:“你看到的只是表面,這些魚都是我上一世的弟子,由於他們沒有好好修行,做了一些惡事,這一世投胎為魚,我已成佛有無邊法力,殺他們實質是在超度他們。”說完帝洛巴揮手之間,這些魚全部化成一道光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你看,這到底是殺了還是沒殺?是吃了還是沒吃?這再次說明佛法不著兩邊,走的是中道,其中奧妙無窮。一般的和尚看來,殺生是絕對不可以的,寧願殺我也不能殺生,這是修菩薩的慈悲精神。但在高僧那裡,殺生這麼一個無比嚴重的罪業,卻能化為超度的功德。禪師殺貓,密宗大師生吃活魚,他們都能把嚴重邪惡的一件事件,運用自如。

由此可見佛法不是教條的,而是生動活潑的,是因時間、環境而隨時變化的。佛陀告訴我們:於法不說斷滅相。為什麼佛陀要在這個地方提醒須菩提,也提醒我們呢?因為這個《金剛般若經》的基本性格,就是蕩相遣執,就是一切不執不著,無為無作。這種無為、無作、無相,極其容易讓人們產生斷滅相,如果理解得不正確,就會陷入死空、頑空,而不是妙用真空。妙用真空是無執無著之空,它不等於物理學所說的宇宙真空,“真空”是“真正的、徹底的空性”之簡稱,就是不執不著而生的空。

真空不等於頑空,差別在哪裡呢?真空是對一切執著的超越,等於超越之本身;頑空就是斷滅見,就是人死如燈滅。如果把真空理解成什麼都沒有,這叫斷滅見,是邪見,不名正見。

正見是中道見,簡稱“中見”或“中觀”。中觀既不說某事物是永恆的,也不說某事物非永恆,這二者都不是理解事物的正確態度。按照佛法的標準,唯物論與順世論都認為人死如燈滅,這是落入了斷見。有人問,找人把我殺了,是不是就可以叫“無我相”了呢?不可以。為達到無我而自殺,也是著了斷滅見。有的人追求長壽,希望永遠不死,有些皇帝希望通過吃丹藥,獲得長命萬歲,這樣的心念和態度是著了常見。

對於壽命,斷見、常見都是錯誤的,什麼見是正確的呢?應無壽者相。夭壽隨命,活到八十歲,好!活到九十歲,好!活到六十歲呢?也好!一切隨命,不去掙扎。老百姓常說,命中有八尺,不必求一丈。秦始皇追求長命百歲,但他命中不該長壽,不管他怎麼折騰,即使傾全國之力去求長生不死之藥,結果還是早早地死了。夭壽有命,命中沒有,強求不得呀!無壽者相,既不刻意追求長壽,也不刻意尋找短壽。佛法中明文規定:不准許自殺。因為你也是一個生命,你把自己殺了和你把別人殺了,其罪平等,殺別人下地獄,殺自己同樣下地獄,也是要受到惡報的。所以你沒有權利殺死你自己。有人問:“又要我無壽者相,又不准我自殺,到底要怎麼辦呢?”答案就是超越,就是迴歸中道!中道就是超越之道,中道就是無執之道,中道就是無為之道。

佛法不走極端,超越一切衝突、矛盾、對立的雙方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的作者:潘麟先生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三十四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