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谈创业,明确目标,贵在积累,恒心者终有成

道光23年,曾国藩写了一封信《致刘蓉》谈到了了创业的问题,不过这次交谈的目标很深远,探讨的问题是文以载道,这不得不提到桐城派,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被世人称之为"桐城古文派"。这种流派的文风以丰厚清正而闻名,在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弟子遍及全国19个省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曾国藩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这和他的地位有关,曾国藩成了主力干将,在曾国藩看来当官只是副业,真正的事业是名垂青史,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桐城派的创始人方苞继承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曾国藩推崇并加入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对抗文化历史经常性的出现,用华丽辞藻堆砌的文风。这是由人性决定的,曾国藩想通过桐城派的势力,延伸自己的社会理想,教化世人,用务实的态度去开创事业。曾国藩是贪婪的,他贪的是历史地位。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没几个人,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也不行,帝王死了都是一块腊肉,桐城派的文风让曾国藩看到了希望。这也是儒家子弟的社会理想和终极目标。

曾国藩谈创业,明确目标,贵在积累,恒心者终有成

道光24年,曾国藩写了一封家书,主要是为了劝导弟弟们创业不忘读书的问题。明确目标,贵在积累,恒心者终有成!在儒家传统文化中,立业是核心!这封家书很啰嗦,主要是说弟弟们因为事务繁忙,找借口推脱没时间读书,写文章的事情。曾国藩很有意思,居然开始留下家庭作业,想来几个弟弟的表情一定很有意思,可是他是长兄,弟弟们是不敢违背他的意志的。

曾国藩谈创业,明确目标,贵在积累,恒心者终有成

曾国藩反复强调的只有一点,就是恒心的问题,任何事业最后拼的都是文化。读书不是为了当官,读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养气质,养心态,每天坚持读书的人,会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升华,自然事业水到渠成!

曾国藩谈创业,明确目标,贵在积累,恒心者终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