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挺,在于刚柔相济,强大坚韧的内心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曾国藩的挺,在于刚柔相济,强大坚韧的内心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曾国藩的挺,在于刚柔相济,强大坚韧的内心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刚柔相济源于道家哲学,意思很简单,为人处世要做到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做到恰到好处。《周易·蒙》:"刚柔节也。"

孔子问道老子,其实就是儒家的很多思想是从道家学说借鉴而来的。儒家对弟子的要求非常具体,做人做事都有非常明确的指导。不过一般人很难做到,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是儒家子弟重要的修养目标,绝非从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恕就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的另一个含义就是忍,曾国藩对此的看法非常独到“好汉打掉牙,和血吞”这句话被很多人追崇,也被很多人诟病。门外人很难理解,其实这就是儒家对心智的要求,柔!可能很多人认为柔是一种懦弱,其实是误解。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柔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坚韧和宽容。有人说以德报怨,这是儒家极为忌讳的,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有些学术思想被人误解,宽容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想的高度,绝非没有底线的柔软。

曾国藩的挺,在于刚柔相济,强大坚韧的内心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曾国藩就这样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这就奠定了曾国藩《挺经》的思想基础。刚柔相济,是儒家对弟子的基本要求,柔如水,烈如火!李鸿章继承了曾国藩的政治资产,作为曾国藩选定的继承人,一开始并不理解曾国藩的“挺”。后来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逐步的展露才华,才被曾国藩选择成为继承人,关键就是理解了曾国藩的“挺”。曾国藩的挺经也是李鸿章处流传出来的。一次好友之间的交谈,吴永听李鸿章说“挺经”,可惜只听到了一条,依然受益匪浅,“天下大事在局外议论呐喊,益处不大,必须亲力亲为,挺身负责,才能有成就事业的希望。”

曾国藩的挺,在于刚柔相济,强大坚韧的内心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任何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复杂的环境,必须有强大的内心,懂得刚柔相济的道理,亲力亲为,学会选择和改变,才能成就事业的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