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去往澳洲留学,说起选学校,选专业,很多留学党都是首选商科

,会计,金融,经济学……

“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我们决定必须让大家看见,校方维护学术水准的重要。”

“如果学生在期末考试里没有展现出足够水平的专业,我们就不应该让他通过。”

悉尼大学商学院一门拥有1200多名学生的“商业批判性思考”课程,曾经在2015年有高达37%学生因为成绩被评为不及格而挂科。

另一门课程“商业成功”也有12%的学生挂科。这两门课都是完成商学硕士(Master of Commerce)的必修课程。

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缘起

——考试流程的改变

当时,悉尼大学商学院副院长John Shields指出,考试流程的改变可能是挂科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

“上述两门课都首次引入‘强制性期末考’,也就是学生的期末考若不及格,这门课就无法通过。”

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反应

——不满与申诉

教学团队的评分当时立即引起许多挂科的中国学生不满。

“考试的所有题目都是开放式的,但评分标准却给得非常有限。”

成绩公布当晚就有中国学生利用微信建立群组,将所有修习“商业批判性思考”不及格的同学聚集起来,并于隔日带着250位学生的连署书向教学团队提出申诉

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回应

——校方的立场

“我们确实有很一大部分的学生,他们的学士学位是在其他国家取得的,包括中国,那里的主流学习模式是被我们称作“被动式学习”的模式,而不是‘批判性思考’‘参与式学习’。”

校方指出虽然“英文能力不足”是造成学生成绩不及格的主因之一,但学校已专为英文能力不足的学生提供加强的服务。

例如,在“商业批判性思考”开课的第一个星期,校方就用了写作沟通诊断,来判断哪些人写作表达能力达不到平均水准。

“启示:批判性思考;参与式学习

而从悉尼大学的学生挂科风波,我们可以了解到英文的重要性以及调整学习态度的必要性。

◑尤其是校方所提及的“批判性思考”和“参与式学习”。

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留澳误区

常见的错误观念包括“只愿意就读‘技术移民’相关的专业”、“只想读澳洲‘知名’的学校”、“依据雅思成绩而高估自身英文实力”和“以为澳洲的大学在课堂互动方式、作业要求、课程强度与密集度,都和国内的大学大同小异”。

对于中国留学澳洲的学生而言,最热门的不外乎是会计专业。

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会计受到中国学生与家长青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会计本质上属于有一套固定规则与制度的专业,对于东方学生长期以来浸淫的教育体制而言,是相对容易接受与吸收的。

加上学习场景移到了英语为主的情境下,商学类专业较低的门槛与会计课堂上

相对较少的英语口语和写作互动,让这门专业的学习之于中国留学生而言,相对容易掌握。

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而最很关键的吸引力在于-会计被包含在澳洲的技能职业列表(SOL)内。以一个在澳洲攻读两年专职硕士的学生而言,只要他选读的专业在技能职业列表上,根据澳洲政府订定的技术移民打分规定,他毕业后可以获得约40分到50分的基本分数。

如何学习

澳洲的课程规划通常非常扎实与严谨,需要学生投入持续性且高强度的专注力来应对课堂的挑战。

教学内容倾向于强调思考、表达与创新,死记硬背的模式绝对无法满足教授订定的要求。每一科除了期中考跟期末考之外,还有小考、突击测验、论文、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口头报告、实验报告、课堂参与和出席率,全方位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能力与专业表现进行评估。

忆中国在澳商科学生的一次“滑铁卢”……

同时,对于英语能力,有不少人雅思考取7分甚至7.5分,就以为自己的英文水准完全足够应付,但实际上课后才发现,自身的写作能力在语言逻辑、词汇、文章结构,和口语表达的清晰度、能理解性根本“漏洞百出”,大幅低于教授或自身的预期。

非常建议学生谦卑地认识自己的英语能力,好好加强生活英文和学术英文的使用,充实语言的底子以应付澳洲的学习生活。

“学习态度”甚至是“人生态度”,这是每个留学人需要考虑的深层次问题。

* ref:ABC News, 06/08/2015, “ Sydney University denies allegations hundreds of foreign students unreasonably failed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2/11/2014,“ Students enlist MyMaster website to write essays, assignments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