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钟上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多字的经文竟是沈度的作品

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宫殿群是北京的故宫;世界上最大的坛是北京的天坛;而世界上铭文最多的钟,就是与故宫、天坛同时问世的明朝永乐大钟。

现存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永乐大钟在世界古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永乐大钟高6.75米,重46.5吨,从其存世历史之悠久、钟体之博大美观、钟声之悦耳远播和钟体内外所铸佛经铭文之多以及悬挂结构之巧妙、铸造工艺之高超等方面而言,堪称“世界之最”。

永乐大钟上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多字的经文竟是沈度的作品

其实诗小编想说的是:大钟通体铸满了佛教经文咒语100多种,共23万多字。这些经文字字整齐,行行分明,铸在钟上质朴、坚韧、深沉、工稳,令人目不暇接。

钟身内外铸满阳文楷书佛教经咒,是明初馆阁体书法艺术代表作。外面为《诸佛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里面为《妙法莲花经》,钟唇为《金刚般若经》,蒲牢(钟纽)处刻《楞严咒》等,计有经咒17种,皆汉字楷书,字体工整,古朴道劲,匀称地分布在钟体各处,相传是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当初明成祖铸造这么多佛经於钟上,为的是弘扬佛法,使佛经传诸久远。

明成祖晚年潜心撰写《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凡四十卷,二十万言。其中前二十卷十万字便刊登在永乐大钟不朽的版面上。钟上的铸字还有许多其它汉文佛经和梵文佛咒。有学者猜测,明成祖铸钟的初始动机便是为了给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寻找一个永恒的载体,以教化众生和流传百世。

23万字的版面,安排得如此匀称整齐,从头至尾绝无空白,又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和计算。据说是大书法家

沈度率京中名士先在宣纸上把经文写就,然后用朱砂反印到钟模上,再由工匠雕刻成凹陷的阴文。剩下的事,便是以火为笔,以铜为墨,将这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金字一挥而就了。需要说明一点,这些字没有一个错别字,可见古人的认真态度。

大钟所铸经文,几百年来误传是《华严厉经》,故有“华严钟”的叫法。近年查明钟上所铸乃以明永乐帝御制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和以《法华经》为主的八种经,并无《华严经》。大钟铸造精致,钟形弧度多变,周身无磨削加工痕迹,充分显示铸造工艺高超,奇妙独特。

永乐大钟上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多字的经文竟是沈度的作品

有典故说,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想通过铸佛钟来超度死去将士的亡灵,道衍和尚请旨铸钟,才有了今天北京大钟寺里的永乐大钟。今天北京城北仍然保留着“铸钟胡同”这样一个地名,而且梁漱溟故居就位于铸钟胡同41号。

永乐大钟上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多字的经文竟是沈度的作品

不论是古代帝王拈香祈雨还是今日人们辞旧迎新,我们总不忘敲响这口永乐大钟。每击钟一下,遍体经文字字皆出声响,仿佛把23万字的经咒诵念一遍。这经咒饱含着古人美好的祝愿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并还将继续伴随着永乐大钟祈福迎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