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学站桩,必须有个完整的时间熏陶,那就是以三个月为标准

站桩对心的磨练 周广学


现在很多武术门派都重视站桩,特别是传统武术方面。

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有云:“要知拳精髓,首由站桩起”,这句话在拳学史上也是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

真正能体认到这句话的人,对《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经典论述跟站桩修炼体认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想学站桩,必须有个完整的时间熏陶,那就是以三个月为标准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 (1940年)

因此王芗斋先生说,历代贤达都极其重视个人修养,更重视学以致用,特别在验证方面的点滴差别更加严谨,生怕误导自己耽误后学者。

尤其在个人修养方面选择上,站桩修炼是重要功法之一。这是在较远年代,文人佩剑,武将能文的年代,是再平常不过。

在当下站桩修炼,如何才能更快的体认到站桩的魅力,是每位站桩爱好者都感兴趣的话题。

站桩修炼是一门学问。因此要在修炼体认上逐步积累,才能感知到站桩的博大精深。

站桩修炼伊始,即便不在时间上执着,也难体会到书上写的“习之甜蜜”,反而是枯燥乏味,特别在意念方面空洞无物,更加重了心中的不安,疑窦丛生不置可否。这就是站桩初期必经历的。

因此在我学意拳的时候,无论是恩师(李海名先生)还是师叔(王永立先生)都特别强调,“要学意拳就听我的,否则就忙点别的,别彼此耽误时间”

,这样的话语。

要想学站桩,必须有个完整的时间熏陶,那就是以三个月为标准

意拳(大成拳)三代:李海名 先生

还有就是听前辈讲拳的时候,总是听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纠正意念或者姿势,但是从来不允许问为什么,这是传承中总结的经验,现在看来如此鲜明的特征,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独特切无奈的传承方式,等修炼有得体认到了,就能认识到,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站桩学习上的异曲同工之处。

在站桩过程当中,会经常碰到问题,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怎么处理,是站桩修炼最为核心的问题,当然要在意念妥当的情况下。在诸多问题方面形骸的变化促使心的改变,因此在生活当中看待问题角度自然不同。

以上仅为提纲式的表达,真正要体认到其中的变化,还要有个完整的熏陶过程。

这就如同前段时候一位挚友所说的一样,无论是我恩师还是师叔都会强调,要想学站桩,必须有个完整的时间熏陶,那就是以三个月为标准。

这位挚友在恩师最后的几年里,几乎每年都到京城住几个月,专门学习。这就是对一门学问的严谨

当然粗略了解几天,就大谈个人见解的,也是有的,这无异于诠释夜郎自大,自我膨胀

要想学站桩,必须有个完整的时间熏陶,那就是以三个月为标准

站桩修炼过程中,有时候感觉到自己特别棒,真有项羽之威,但是经恩师分析后才知道自己的荒诞,有时候感觉自己体认的没底,疑惑中求得答复反而是对的,这种体认交织出现。看似如生活中一样的过程,不知不觉的锻炼了我们的心境,恍然间明白了,宠辱不惊的含义。

要想学站桩,必须有个完整的时间熏陶,那就是以三个月为标准


深圳市聚贤意拳协会

由意拳第四代传人、武术明家周广学先生创立,并由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寰先生担任荣誉会长。协会,融养生、技击为一体,以传播正宗意拳、发扬中华武精神、普及传统养生文化为宗旨,正本清源为己任,为传统文化及武术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要想学站桩,必须有个完整的时间熏陶,那就是以三个月为标准

协会会长:周广学先生 浑圆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