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知多少?

 
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知多少?​乞巧文化起源並流傳於甘肅隴南西漢水流域西禮二縣一帶,以固有的活動程式在民間不斷演繹發展,逐漸深入人心,繼而發展延伸,成為隴南文化名片,2006年8月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  古老而神秘的乞巧傳說和文化,西北師大趙逵夫教授等諸多專家學者對其進行探源。他們認為,織女就是“傳說中的秦人始祖女修,以“織”而聞名傳於後代。在趙逵夫教授的《漢水與西、禮兩縣的乞巧民俗》一書中指出:“西、禮兩縣隆重的乞巧民俗是秦文化的遺留”。


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知多少?​由於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才使乞巧民俗在西和縣、禮縣得以源遠流長、久傳不衰。西和縣是古仇池國的故土,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伏羲創造農耕、婚喪嫁娶制度,因此“乞巧”也與伏羲文化密切相關。乞巧民俗源於古人對天象星宿崇拜,秦人祭祀先祖女修等風俗融合後演變形成,並流傳至今。  


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知多少?​ 西和民間乞巧活動,從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前夜開始,到七月初七晚上結束,歷經七天八夜,姑娘們懷著虔誠的心情,以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送巧等乞巧程式,祈求“巧娘娘”賜予聰慧、靈巧和如願配婚、生活幸福美滿。其活動傳承之久遠、唱詞之淳樸、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摯、程式之完整、人數之眾多,在國內獨一無二,絕無僅有,是中國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女兒節”。坐巧  乞巧活動的第一個儀式則是坐巧,也就是乞巧的開端。在農曆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九這幾天,姑娘們從“紙活店”接請“巧娘娘”紙像坐於正廳堂桌之上,絲帕遮臉,準備迎請“巧娘娘”。

迎巧  

迎巧前每個姑娘將自己的紅手袢解下,一條接一條地連成一根長頭繩,手捧香盤,列隊而行,到村鎮外的河水邊跪拜,牽手擺臂齊唱《搭橋歌》之後鬆手將繩子落入水中被水沖走。六月三十日晚上的9時左右,姑娘們著裝整齊,穿戴一新,各執燃香一支,緩步到達迎巧地點,照例祭祀跪拜,牽手擺臂,齊唱《迎巧歌》......。唱罷,乞巧的第二個儀式至此完成。巧娘娘被虔誠、隆重的迎進了坐巧人家。

祭巧  

“巧娘娘”被迎進門後,姑娘們便對廳堂神桌上的巧娘娘像開始祭拜。桌前掛有彩色桌裙,桌上擺有香桶、蠟臺、香爐,並供有糕點、水果和各種花樣的面制、油炸供品,左右各擺放一個插滿鮮花的花瓶。祭巧過程由專人負責在早、中、午、晚間三個時候點蠟、炷香、焚表、跪拜,持續到整個乞巧活動結束。

娛巧  

在7天8夜的乞巧過程中,最基本的活動就是“唱巧”,也就是娛巧,即姑娘們齊集坐巧處,從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盡情的載歌載舞。以此表達夙願、抒發情感、展示才藝。 

  唱巧的曲調程式:分兩句調、三句調和數板調三種。曲目多為《搭橋歌》、《迎巧歌》、《迎水歌》、《送巧歌》、《潑又潑》等。唱詞不但數量多,而且內容涉及面也很廣,包括祈神祭祀、生活勞動、歷史時政等方面,語言大多樸素、平實,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歌色彩。唱巧時,姑娘們根據不同的情況,配合歌詞、曲調作出各種形體動作,能使唱巧的情緒與氣氛相互融合,以達到最佳狀態。動作有牽手擺臂式、往來穿插式、原地跳躍式和扭擺行進式四種。隨著社會發展,多元文化相互滲透,在唱巧過程中,加進了許多現代歌舞。使唱巧少了些祈神性質,多了些表演內容。唱巧動作程式也呈現出了多樣化和舞美化。 

  在娛巧過程中,還要不定期的“跳麻姐姐”。這是一種請神附體、祈禱問事的活動。麻姐姐為麻姑的俗稱,一說麻姑為仙女,另一說麻姑為“女巫之鬼”。乞巧中所指的麻姑是仙、是鬼?還待考究。跳麻姐姐,被認為是一種十分神秘且略帶風險的活動,一般不輕易進行。若要進行,必須請富有跳神經驗的成年婦女作主持,並選定一個姑娘作為麻姐姐替身,其他姑娘齊唱《跳麻姐姐歌》,一直唱到認為主跳姑娘神已附體的時候為止,接著就問吉凶禍福。

拜巧  
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知多少?

乞巧過程中,相鄰的乞巧點之間,要開展你來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動,俗稱“行情”,依照多年約定俗成的慣例而確立的禮尚往來的拜訪活動。按乞巧習俗,大多數地方從七月初二起就開始了相互拜巧活動。拜巧時,所有姑娘全員參加,她們著意打扮、穿戴一新,成排列隊。前面引領的姑娘手捧香盤,盤內放著各種祭品和饋贈對方的禮品——巧芽,列隊前行,經過村莊邊走邊唱乞巧歌,到達目的地後,在村前巷口早已人頭攢動的人群的歡呼聲中,乞巧隊伍被迎進庭院,姑娘們跪拜行禮,開始表演節目,展示才藝,表演各種現代舞蹈和流行歌曲,以供群眾觀賞。相互拜巧,不但有觀摩、交流、促進乞巧的作用,還為鄰村、鄰街的姑娘搭建了互相交誼的平臺,又為未婚青年尋找配偶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卜巧 

  在七月初七這天是乞巧活動的最後一天,也是乞巧活動的高潮,這天將舉行迎水、巧飯聚餐、供饌、卜巧、送巧等一系列活動。 因初七晚上照瓣卜巧時,需要大量清水,因此卜巧前按乞巧習俗,必須在初七上午在十里鄉九眼泉,姜席鎮晚霞湖等預定的迎水點舉行祈神迎水儀式。迎水時姑娘們成排列隊、牽手擺臂,齊唱《迎水歌》,把獻給水神的巧芽撕碎撒在泉中,將帶來的所有盛水工具汲滿水,列隊原路返回。  
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知多少?

七月初七下午,停止其它一切活動,所有的人都要一心一意的準備巧飯會餐。通過大家齊心協力,香噴噴的巧飯做熟上桌,首先供奉給巧娘娘,然後姑娘們各自進餐。會餐結束後,將所有供品分類裝碟陳列在桌上準備供饌。姑娘齊唱《轉飯歌》,直至院中八仙桌上陳列的所有供品全部轉接完畢,歌聲停止,供饌儀式也告完成。卜巧活動正式開始。  

七月初七這天晚上,姑娘們舉行集體“照瓣卜巧”,大家齊唱《照花瓣歌》,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圖案問自己的巧拙、禍福,俗稱“照花瓣”。照瓣卜巧活動在期待、興奮、歡樂的氣氛中進行著,歷時兩三個小時方告結束。

送巧  

初七晚上,照瓣卜巧舉行後,歷時7天8夜的乞巧活動即將結束,姑娘們懷著惜別的心情,緊抓僅剩的最後幾個小時盡情唱巧,之後便舉行乞巧活動的最後一個儀式——送巧。深夜12時左右,送巧儀式正式開始,姑娘們懷著留戀而無奈心情齊唱《送巧歌》,略帶憂傷的歌聲流露出了姑娘們對“巧娘娘”的惜別之情。送巧時,乞巧組織者照例祭祀跪拜,手持巧娘娘像,引領姑娘們走出坐巧處的大門。走向原迎巧地點。一路上,大家步伐緩慢、心情沉重、互不言語,惜別的氣氛籠罩著整個送巧隊伍。到達送巧地點後,姑娘們面對神像照例祭祀跪拜,齊唱《送巧歌》,同時將巧娘娘像焚化,送巧儀式結束。 


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知多少?

 隴南西漢水流域西、禮二縣一帶仇池故土一年一度歷時7天8夜的傳統乞巧活動,就此落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