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滴水大殿上的鸱吻和神兽

菩萨顶滴水大殿,正脊两端雕塑的兽头,叫鸱吻。传说,龙生九子,即龙与别的九样灵兽交配后繁衍出九个混血儿,它们的名称分别是:贝履、霸下、狻猊、椒图、睚眦、嘲风、鸱吻、螭首、哜吻。他们不仅外貌不同,性格也不同。据说,这九子之一的鸱吻住在南海,他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于是依照“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即可镇火。由此看来,滴水大殿正脊两端雕塑的两个鸱吻,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但鸱吻的背上还插有一剑。相传,这把宝剑是许逊(2 3 9—3 7 4年间晋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学道于吴猛,曾为旌阳县令,晋室棼乱后,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东晋宁康二年在南昌西山举家4 2口拔宅飞升。宋代封其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旌阳)的剑。鸱吻背上之所以插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再就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又取避邪之意。

菩萨顶滴水大殿上的鸱吻和神兽

滴水大殿垂脊的一排神兽顺序是(由下往上):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哜吻。其中龙、风象征着和谐祥瑞。天马、海马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狮子代表勇猛威严。把这些神兽依次排列在垂脊上象征着吉祥安定,消灾灭祸,还含有主持正义、铲除邪恶之意。在五个神兽前面的“仙人”骑着凤,传说此“仙人”是闵王因暴虐而走投无路被日晒的形象。最后边的一个叫哜吻,由于它好高骛远,所以把它放在这里,正如龙的九子之一贝履,因为它力大无穷,就让它去驮碑一样,各尽其能罢。“神兽”最多的是十个,它们的顺序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猴)。由于在佛教里,奇数表示清白,所以在殿脊上装饰的神兽一般是奇数。到了明清两代更有明确规定,神兽要用单数,一般最多九个,因而在全国除故宫太和殿用十个外,其余都是奇数。相传,将“仙人”、“神兽”装在垂脊上,除考虑建筑力学的需要外,主要是一种“厌胜法”(古代方士的一种吉祥象征,谓以诅咒能制服人或物)。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但在今天看来,却为这些古建筑增添了一分神奇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