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菩提寺释妙宇之乾隆皇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菩提寺坐落在台怀镇大车沟村西南880米处,历史上称作大蛇沟村靠山脚下有一处古明代寺庙遗址(原名叫龙树庵)亦名菩提寺,寺庙地貌地质古老,地貌奇特海拔1600米左右,他山莫比,归巍敦厚,五峰耸从,山体顶峰扇缘,左青龙高松巨首,右白虎平展虎羽,左侧一泓山泉水溪水流神露为万生之甘,聖境灵区时有而现兴育众玉生。以岁积圣冰,夏仍飞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曾无炎暑(清凉山志记载),谁寒风劲冽,瑞草争芳,名花竞放。

五台山菩提寺释妙宇之乾隆皇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五台山菩提寺释妙宇法师

今天大家就随云网小编一起做客五台山菩提寺,听菩提寺释妙宇法师给我们讲解五台山与皇家的渊源,大家一起走进那烟波浩渺的历史,品味佛家真理。

乾隆皇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下旬,他“奉太后”第一次沿着皇祖当年朝台的足迹,瞻礼五台山。

在射虎川,乾隆皇帝看到过去曾听皇祖所说的老虎出没的地方,现在是一片农桑景象。

乾隆皇帝这次朝台,由菩萨顶主持接驾,驻于菩萨顶御营,在菩萨顶建醮(jiào)讲经。

五台山菩提寺释妙宇之乾隆皇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菩提寺古迹

因清王朝在政治上特别尊崇喇嘛教,菩萨顶大喇嘛又是康熙皇帝所封的“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嘛事务掌印扎萨克大喇嘛”的缘故,乾隆皇帝对菩萨顶和五台山各黄庙赏赐了不少珍物钱财:

“供奉菩萨顶并台麓寺佛前御书《心经》、佛塔各一轴,墨刻《心经》、佛塔、水月观音、童子观音各一卷,墨刻《金刚经》、佛塔各一轴;

又供奉罗睺寺、玉华池、寿宁寺、般若寺、镇海寺、七佛寺、殊像寺、龙泉寺墨刻《心经》、水月观音、童子观音各一卷;

五台山菩提寺释妙宇之乾隆皇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菩提寺恢建鸟瞰图

还供奉菩萨顶镀金镶嵌坛城、镀金菱花盘、彩漆挑杆八吉祥法鄢(Yān)把盏、花瓶、荷叶碗、黄罗宝盖;

还供奉台麓寺银八宝、镀金菊花盘;还赏赐各寺香银五百九十五两。

恩赏菩萨顶喇嘛克食蟒袍、蟒缎、珠子、貂皮、老格隆等蟒袍十七件,众僧银五百三十余两,瓢珠一百八盘、哈达二百二十块;

台麓寺喇嘛蟒袍、缎子,众僧蟒袍六件;

罗喉寺住持老格隆等;

般若寺、寿宁寺、镇海寺、七佛寺住持等,各赐蟒袍有差”(见《山西通志•巡幸记》卷八十一)。

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月,乾隆皇帝又分别两次“奉太后”瞻礼五台山,为皇太后祈福祷寿。

五台山菩提寺释妙宇之乾隆皇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释妙宇法师与菩提寺古迹

连同第一次,都是向国人宣扬礼佛敬佛,孝行天下。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乾隆皇帝在他75岁高龄时第五次朝台。

这是一次对于大清王朝来讲意义非常的朝台。

因为大清王朝立国之初便积极推行尊崇藏传喇嘛佛教,怀柔蒙藏民族,统一繁荣大清国的政策,在这一年得到登极的政治效应。

五台山菩提寺释妙宇之乾隆皇帝和五台山的故事

五台山菩提寺客堂一景

民族统一

乾隆皇帝六度朝台,除写了百余首诗以外,为五台山寺庙赐诗题额,制碑御书等,悉难统计。

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书法艺术珍品,也为五台山风景区筑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