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故事游安徽:竹雕「張大千」,作品被故宮博物院破格收藏

藝術的道路往往都是曲折和艱辛!這句話對於竹雕大師洪建華來說,是深有體會的!

洪建華生長在徽州農村,村中的祠堂、牌坊、狀元廳和明、清風格的民居里那些精美石雕和木雕,使他痴迷上了雕刻。也許有些靈氣,他少年時在木樁竹腦上雕刻的飛禽走獸,還真有點神似。孤獨的時候,只有用刻刀遊走在竹木之中,才能給他帶來無窮快樂!

跟著故事遊安徽:竹雕“張大千”,作品被故宮博物院破格收藏

攝影:陳寧駿

初中畢業後,洪建華經常跑到屯溪老街上去看雕刻作品,特別是對竹刻產生了濃厚興趣。有一次,他在老街發現了一本文物鑑賞大家王世襄寫的《竹刻》,當時身上只有20多元,而書價為18元,他如飢似渴地恨不得將每一字都記入腦中,直到書店快要關門,他才終於將書買了下來。通過這本“寶書”,他不斷鑽研,開拓了眼界,提高了竹雕技藝。

跟著故事遊安徽:竹雕“張大千”,作品被故宮博物院破格收藏

攝影:陳寧駿

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但在當時這是曲高和寡的藝術,知道及喜愛的人很少,憑此技藝難以謀生。20出頭的洪建華因為愛好竹雕,只好進了一家木工廠。共同的愛好,洪建華認識了同廠的張紅雲。張紅雲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洪建華攜手開始,共同雕刻人生。

婚後的生活是艱苦的,好在喜歡竹雕藝術的人越來越多。洪建華的第一件作品“八仙過海”筆筒賣了300元。還有一位上海古玩商人找到洪建華,要簽約長期包購作品,這對於經濟拮据的洪氏夫婦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兩人按照古玩商的要求,加班加點的工作,晚上12點睡覺,早晨5點起床已經成為常態。

有一個冬天,因為幹得太遲太累了,夫妻兩人沒有關好煤爐就睡了。好在張紅雲已養成凌晨5點自然醒的習慣,醒地感覺不對,連忙打開窗戶,送洪建華到醫院搶救,才挽回丈夫生命。此後,洪建華身體明顯不如以前,定期要到南京動手術。有一次,洪建華從手術室被推出來後,對妻子說:“我很長時間沒這樣好好休息了!”

洪建華、張紅雲夫婦身體才稍微康復,就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竹雕世界之中。洪建華像張大千一樣,也是從摹仿名家開始,提升功力的。他摹仿的朱小松、朱三松、李流芳、吳之璠、沈大生、顧鈺等名家作品,足以亂真。洪建華竹雕技藝在這過程中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同時,他也認識到不能只是摹仿,一定要有自己的創作!

2006年,對於洪建華來說是幸運的一年。他的力作“竹林七賢”筆筒被故宮博物院破格收藏。該筆筒雕刻手法為深浮雕,有四到五層刻工,最深處離竹簧只有3毫米,整個畫面佈局巧妙,疏密相間、虛實相生。收藏“一無學歷、二無家傳、三無師承”的大師作品,在故宮博物院建國後的歷史上還是首次,這也是故宮收藏的第一件現代竹刻藝術品。這一年,洪建華還見到了仰慕已久的王世襄大師。

辛勤的付出,終於得到了認可!洪建華夫婦更加有了信心,他們攻克了深浮雕難關,創作的“商旅圖”“西廂記”“聖人泛舟”等精品如雨後春筍般橫空出世,並收穫了廣泛的讚譽。2007年,36歲的洪建華被評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徽派竹雕傳承人。故宮博物院竹木牙角專家劉靜認為,洪建華的雕刻技法爐火純青,”文風厚重,大有清初竹刻大家的風範。既秉承了明、清時期的藝術風格,又融入自己的創新思想,逐漸形成“捉刀穩健,行刀剛勁,構思巧妙,古樸典雅,文風厚重”的雕刻藝術特點。洪建華在2014年度被評為中國木(竹)雕展“金雕手”稱號。

成名後的洪建華夫婦本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但他們在2014年又投資建設的徽派雕刻博物館,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派竹雕項目保護單位。問到他們為什麼要“自討苦吃”?洪建華說,一是展現徽派雕刻的博大精深,二是要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因為雕刻作品裡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美好夢想!

90多歲高齡的王世襄老先生得知他的一本《竹刻》改變了一個徽州年輕人的命運、並因此建了一座竹雕博物館時,送給他“藝無止境”四個大字。洪建華夫婦深為感動,並牢記先生的教誨,努力做徽派竹刻堅定的守護者。

徽派雕刻博物館即將正式開館,洪建華、張紅雲夫婦的雕刻人生,又要在一個新高度航道揚帆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