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不可以不用命令式的语气对爸爸妈妈说话

12月22日,是冬至,在网上看见冬至艾灸就有保健作用。于是我就到按摩艾灸店去艾灸。这时候正好碰上老板娘的女儿放学了。

她走进店里,直接对他妈妈说:“待会儿你去给我买四斤脆苹果带回家,我晚上要吃。”

我听她这样说,感到特别惊讶。

首先她连妈妈都没喊一声,其次,说话的语气让人感觉特别的不舒服,完全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口吻。天哪,女儿对妈妈说话,用这样的语气,真的让人难以接受,但是这一幕就发生在我的眼前。

孩子,你可不可以不用命令式的语气对爸爸妈妈说话

其实生活中,像这个孩子用这样的语气和家长说话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妈,我们班上某个同学买了一双耐克运动鞋,你明天也去跟我买一双。”

“爸爸,我的篮球坏了,我要买一个好的篮球,下周一我要带到学校去。”

“老妈,换季了,我要买一条裙子,我已看好了,要四百八。你把钱给我。”

“老爸,我那自行车骑了三年了,我要换一辆。”

听到这样的话,跟人的感觉,好像孩子是当家的,是下命令的,做父母的是跟他跑路的,付钱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孩子,你可不可以不用命令式的语气对爸爸妈妈说话

第一,父母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可能在平时的教育当中没有想到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孩子。孩子多少岁应该让孩子做到什么,在多少岁应该让孩子做到什么,这些通通都没有思考过。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都是很随性的,甚至有时候是很情绪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孩子有不正常的举动,家长也没引起重视,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这样的小霸王的状态了。

第二,娇惯成性。

有的孩子在家里是独生子女,除了爸爸妈妈疼爱,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在家里好像他就是做主的。经常听到一些爷奶奶外公外婆说我的小祖宗。可以想象这个小祖宗在家的地位是很高的。可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要听他的,怎么能够把小祖宗得罪了呢?小祖宗想要什么就必须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那可是一哭二闹三打滚,弄的一家鸡犬不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爸爸妈妈都只好妥协投降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孩子摸准了家长的脾气,所以说有时候就随意的提要求,做家长的为了求得安宁,就说:“好好好,我的小祖宗,答应你。”

第三,孩子以为什么要求都是理所应当的。

她不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挣钱多么不容易,有时还要带病坚持上班。就像我们做老师的,尽管有时身体不舒服,嗓子哑了,咽喉炎发作了,还得坚持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有时生病住院了,还要把课上了再去输液。这些孩子可能都不知道。孩子觉得既然你们都叫我小祖宗,她都觉得只要我提出要求,家长都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孩子,你可不可以不用命令式的语气对爸爸妈妈说话

那么怎样去掉小祖宗身上这样的毛病呢?

第一,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对别人都应该尊敬有加,何况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呢?每天出门时要给爸爸妈妈打招呼:“我去上学了。”下午回家的时候,也要打招呼,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好好说话。

第二,孩子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指出并加以帮助。

作为家长,要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你提的要求合理,我们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不合理,这一次不能满足,等你表现有所进步或者是考试成绩有所提升,再来满足你这个高要求也不迟。

第三,对父母要有心存感恩之心。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所给她的一切,并非都是理所应当的。中国的父母,都是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爱,所以让孩子觉得,接受你的爱是正常的、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在一边奉献我们的爱的时候,还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你的关心、对你的帮助,你应该心存感恩之心,应该说声谢谢。比如说,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个玩具、买了漂亮的新衣服,买一个新书包,接过礼物的时候一定要说声谢谢。

当孩子形成了说谢谢的习惯的时候,说明我们对他的感恩教育已经成功了。

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教育他,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提出要求要合理,接受礼物要说声谢谢。这样孩子长大之后,就算他的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他的做人也是应该是成功的。

各位做爸爸妈妈的,你家孩子会用命令式的口吻对你说话吗?如果有,你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