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王小波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中国文坛外曾经有这样一个人,长得有些丑,被人骂过流氓,时常藏着坏笑。

高晓松却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称之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林少华将他称作“真正敢讲真话的人”,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他的情诗被当成灵魂爱情的范本流传,他的妻子称他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他的作品让诸多作家惊叹“原来文章还能这么写”,叶兆言称他的文字“纯得不能再纯”,刘瑜说他的书籍“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曾经采访过他的李静说:“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你也许还未读过他的书,但一定听过他的一句话:

“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他就是王小波。

作家王小波去世二十年了,他的经典语录却前所未有地活跃在当代人的社交平台上,电视连续剧的台词中,畅销书作家开头所写的引语里。

人人都在讲他有趣。那么,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一张爱笑的“丑脸”

好久没听过有人说“人不可貌相”,反倒是一言不合就“看脸”。

关于王小波的长相,在《悼小波》一文中,他的妻子李银河委婉地说“我们两个都不漂亮。”,“他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

相比李银河,作家刘心武就直接多了。回忆起小波第一次拜访他,他称一开门就“吓了一跳”“没想到他这么高”“不客气地说,觉得丑,而且丑相中还带着一点凶样。”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但就是这样一张“丑脸”,他一开口,世界就像被人在入口处摁下了开关,彻头彻尾地换了模样。

第一次与李银河单独见面,聊天时王小波就突然问李银河有没有谈朋友,李银河说没有,王小波直接说:“你看我怎么样?”李银河为他的胆大吃了一惊,从此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在那个略微亲昵便被冠以流氓大名的年代,突然有张“丑脸”凑上前来,嬉皮又真诚,直接了当表达爱意,不知比现在的“强行撩妹”“全是套路”要有趣多少。

而刘心武也说,“一开始对话,我就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丰富多彩。两杯茶过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那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优美的灵魂。”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摘自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这个有趣的灵魂,裹挟着不那么漂亮的皮囊,顶着一张爱笑的“丑脸”,写出了一句又一句丰腴灵动的箴言和情话。

特立独行“反鸡汤”

王小波插过队,放过牛,也喂过猪。

其中一只猪身手敏捷,还会学汽笛叫。人抓不住它,对它又气又恼。王小波却对它甚是喜欢,对它“十分尊敬”,说它“特立独行”,甚至直呼其为“猪兄”。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一直特立独行的猪)

纲常伦理最是吃紧的六十年代,认一只猪做“兄长”,此等意趣,恐怕世间只有王小波了。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六十年代插队时的王小波(右)

假如现在要你劝服一个摇滚青年去做程序员,你会如何说?

王小波有个在清华大学学编程的外甥,却是个摇滚发烧友,打算毕业后以摇滚乐为生。他母亲——也就是王小波的姐姐——十分担忧,便找来小波做他的“思想工作”。

二人交流,外甥说“痛苦是灵感的源泉”,王小波接道: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从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没有大罐“鸡汤”可煨,简单有趣,深入人心。

这是属于王小波的黑色幽默。

更有趣的是,小波的这位外甥听了舅舅的话,毕业做了程序员,后来还加入了一支乐队做音乐。

外甥名叫姚勇,编写过的程序最著名的是腾讯游戏《QQ炫舞》,他加入的那支乐队,叫做水木年华。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姚勇(右一)时期的水木年华

寂寞如雪的“业余作者”

小波的外甥把他当楷模,除了佩服其有趣理性,还有一点:

王小波是一位资深程序员。

多数人知道王小波是小说家,却很少有人知道王小波可以算得上是上中国早期的程序员。

小波的计算机水平非常高,曾经自己编了一套DOS下的独立输入法。姚勇去找他,看到他用自己编写的输入法打字,“速度简直像英文盲打”。

业内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王小波的编程能力绝对不逊色于同一时期的雷军和马化腾。

九十年代有很多中关村的老板邀请过王小波加入公司当程序员,王小波也认真地考虑过,只不过后来觉得写东西赚钱更有意思,一一回绝了。

小波一生做过许多事:下过乡,插过队,考过大学,出过国,学过经济,写过程序,当过编剧,被称为“真正文坛外的高手”。

但这也是他身后世人才发出的惊叹。因为不在作家协会的编制里,在当时,王小波有另外一个称呼:业余作者。

文坛之外,意味着与当时主流文创圈的“三观不合”,意味着即便有想法、有作品,也不会有人为他“转发点赞”。

1997年《北京文学》的编辑李静去拜访他时,他打印出《红拂夜奔》的初稿:“拿去看吧,出不出都没关系。”

还拿出刚考的货车驾照:“实在混不下去,我就干这个好了。”

后来《红拂夜奔》被看做是王小波的巅峰作之一,如同一枚鱼雷炸开了文创界传统平静的水面,在中国迅速掀起一阵自由的精神狂潮。

可在当时还是没能出版。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于北京一间公寓内逝世,终年45岁。

当时他的电脑里还留着未完的《黑铁时代》,他的妻子李银河女士身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王小波就和他的父亲王方名教授一样,去世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陪在身边。

悼念会上,主流文坛只来了刘心武一人。

“寂寞如雪”一词在网络上多作戏谑,常常被用来谈笑取乐,但形容小波生前的文学命途却意外地合适:

孤孤单单,干干净净。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王小波的名字是一个接头暗号,我们靠他来辨别对方是否同类。”

王小波这样的人,或许会认为写作只是为意气相投者,是交性情相投的朋友,而不是要求被大众都能理解接受。

过誉也好,被忽视也好,他和他的作品都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阅读。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童年时期的王小波(左一)极爱阅读

王小波自幼嗜书成癖,不管什么书,但凡是能看得下去的,就双手捧着,仰歪在床上,看得昏天黑地。

他爱书,我们也想让你爱他的书。一捧起就放不下那种爱。

有一天李银河接到了朋友的电话,称找到了王小波生前早期作品的部分手稿。

她一听,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

那些手稿中,其中有一篇叫做《绿毛水怪》,正是她和小波的定情信物。当年她初读这篇小说,发觉其中才气难掩,一来二去便和小波有了来往,再不久就谈起了朋友。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1980年刚结婚的王小波与李银河在宿舍楼下合影留念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王小波与李银河在美国匹兹堡大学

剩下的手稿还有《战福》《这是真的》《歌仙》《这辈子》《变形记》,都是小波早期的作品,读来略青涩,但骨里透着反叛,脑中不失理性,心里又不乏有趣。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王小波早期短篇小说《绿毛水怪》手写文稿插图

像他的作品,一部部读完,才能一步步走近那个真实的、完整的王小波。

让你慢慢思考,然后忽然明白。

刘心武曾在王小波逝世前一个星期给他打电话,问他晚上要不要出来喝酒。小波说自己头痛,去不成。他没有太在意,嘱咐了两句注意身体后就挂断了。

后来刘心武回忆起小波的面容,始终觉得欠他一杯酒。

作家胡弃暗曾称“鲁迅是父执,小波是兄长。”

可有一种遗憾是,当我们想与这位大哥亲切地对坐畅饮,不醉不归时,他已经一别经年永不回头了。

如今我们生活在再也没有他的城市,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在书架、床头放一套他的书。晚上在台灯下读一读,笑一笑,看到尽兴处,对他说一句:

小波,这段写得不错哟!©

延伸阅读

王小波经典语录,你最喜欢哪一句?

1、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2、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本质的。像我的本质就是流氓,土匪。如果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可是在城市里做个市民。在学校里做个教员就很不合适了。

3、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4、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

5、我想要从梦里醒来,就要想出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了,方能跳出梦境,这是唯一的途径。

6、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7、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你别无选择,假如能够选择,我也不愿生活在此时此地。

8、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9、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10、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11、在很穷的时候,用到自己偷来的东西,感觉妙不可言!

12、走在天上,走在寂静里,而阴茎倒挂下来。

13、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

14、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15、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16、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17、李卫公年轻时很有本事,所以找不到工作,只好去做流氓。

18、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渴望变的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的人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19、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作,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作好色贪淫更可恶。

20、念书就是为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读博士,读博士就是为以后主管工程,主管工程就是为贪污公款。

王小波到底有多有趣?

21、我引用昆德拉这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被领导听见了,他就说:一定要把该上帝批倒批臭!

22、我说:“妖妖,你看那水银灯的灯光像什么?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

妖妖说:“好,那么我们在人行道上走呢?这昏黄的路灯呢?”

我抬头看看路灯,它把昏黄的灯光隔着雾蒙蒙的雾气一直投向地面。

我说:“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妖妖忽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陈辉,你是诗人呢!你有真正的诗人气质!”

23、会唱歌的人一定要唱自己的歌,不会唱歌的人,全世界的歌对他都没有用。

24、反熵,不是我们的人,就是奸党。

25、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共性,可大家都追求这样一个过程,最终就会挤在低处,像蛆一样熙熙攘攘。

26、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

27、生活是天籁,需要凝神静听。

28、强忍悲痛,活在这个世上。

29、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

30、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一切摧残,想通了这点,任何事情都能泰然处之。

31、虽然岁月如流,什么都会过去,但总有些东西发生了就不能抹煞。

32、小时候我对生活的看法是这样的: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参加一种游戏,按照游戏的规则得到高分者为胜,别的目的是没有的。具体而言,这个看法常常是对的,除了臭气弥漫的时期。比方说,上学就是在老师手里得高分,上场就是在裁判手里得高分,到了美国,这个分数就是挣钱;

33、鸡多不生蛋,女人多了瞎捣乱。

34、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想必你也知道了:大多数女权主义哲学家,不管她叫菊兰也好,淑芬也罢,净是些易装癖的男人,穿着高领毛衣来掩饰喉结,裙子底下是一双海船大小的高跟鞋,身上洒了过量的香水,放起屁来声动如雷;搞得大街上的收费厕所都立起了牌子:哲学家免入。

35、假如我要写什么,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调不格调,正如谈恋爱时我绝不从爱祖国开始谈起。

36、好的文字有着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星。

37、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我现在只是有点怕死。等死了以后就不怕了。

38、每个人的贱都是天生的,永远不可改变。你越想掩饰自己的贱,就会更贱。唯一的逃脱办法就是承认自己的贱并设法喜欢这一点。

39、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40、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41、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

42、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

43、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44、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

45、在冥想中长大以后,我开始喜欢诗。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好诗描述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是都有一点相同的东西。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

46、人生就是一个缓慢被锤骟的过程。

47、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