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又添一地標性建築!邛瀘景區遊客中心將於7月竣工

為了完善邛海瀘山景區旅遊服務設施,提升景區形象和服務功能,促進景區提檔升級,位於邛海西北岸的三期溼地入口北側、緊鄰火把廣場的邛瀘景區遊客中心及大門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

相信當建成後的遊客中心最終呈現時

市民及遊客眼前又多了一處矗立在

青山綠水之間的地標性建築

期待 | 西昌又添一地標性建築!邛瀘景區遊客中心將於7月竣工

緊鄰火把廣場的邛瀘景區遊客中心及景區大門俯瞰效果圖。

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預計今年7月初竣工

邛瀘景區遊客中心及大門項目位於邛海西北岸的三期溼地入口北側,緊鄰火把廣場。項目總規劃面積167617.06平方米(251.43畝),擬分兩期實施。

其中游客中心及大門為一期工程,規劃用地面積30546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為2967.61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為遊客中心主樓建築、入口廣場、溼地三期入口停車場局部改造、景觀綠化等,估算投資5000萬元。二期工程將根據景區旅遊發展狀況適時修建。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目前通往三期入口的那條路因為修建的緣故窄了一半,四周也都是在建狀態,圍上了一條長長修建圍牆。儘管被圍住了,但還是能夠從圍牆外側看到主體工程的形狀。通往溼地入口的途中,已建好一座橫跨馬路的橋狀建築主體,大體可以看到主體工程已初見雛形。

項目進程

該項目於2014年啟動規劃設計工作,2016年四川省住建廳批覆項目方案和選址,涼山州發改局批覆立項,2016年6月,進行公開招標並納入涼山州2016年第二批重點工程集中開工。中標施工單位為四川東成建設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涼山州監理公司。

工程於2016年7月進場,但項目所處位置地質特殊,因地基處理原因,2017年7月地基處理驗收合格後才正式啟動地上主體建築施工。

2018年1月8日主體驗收通過,進入裝飾裝修階段。目前已完成室內抹灰、屋面防水、屋面覆土、室內管線鋪設、建築外牆材料(設計變更)的詢價比選、光伏太陽能設備比選等工程,約完成總工程量的80%。

目前正在按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指南》進行廁所的設計變更施工,項目區域綠化景觀方案優化設計,外牆磚採購安裝準備,內裝材料選樣確定,光伏太陽能設備合同擬定、安裝準備工作。預計2018年7月初竣工。

再添景區標誌建築打造多功能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建於邛海溼地三期溼地入口區域,位於邛海西北側,緊鄰火把廣場,位置形象十分突出。遊客中心及大門是西昌城市空間向景區自然生態空間轉移的過渡節點,是景區門戶形象的標誌性建築。

期待 | 西昌又添一地標性建築!邛瀘景區遊客中心將於7月竣工

該建築的設計理念強調與火把廣場相呼應,與溼地環境相融。(效果圖)

設計理念

規劃設計摒棄傳統景區遊客中心與入口大門分開設置的格局,而是採用整體設計的理念,打造大氣的景區入口前區,將遊客中心和入口大門融為一個整體,通過將售票、零售、餐飲等功能與遊憩觀景流線的結合,將市民或遊人從城市空間自然引導過渡到生態公園中去,如此流線狀的前區空間,既形成了行為上的牽引,更昇華了參觀人對溼地情感上的認知。從目前建成的主體工程來看,整個工程高度並不高,但線條感和設計感都很強

該建築強調與火把廣場相呼應,與溼地環境相融,將火把廣場展現的剛毅及彝族文化,與遊客中心的自然環境以對話的方式聯繫起來,實現“人文相成,自然共生”從火把廣場到溼地公園的空間轉移,也是從城市空間到自然景觀的過渡,設計以“與自然共生相融”的概念,回應火把廣場濃烈厚重的文脈氣氛,以一種輕柔的“低姿態”介入到溼地生態中去,形成與火把廣場之間“一柔一剛”的對話。

據瞭解,該項目的裝飾設計也特別有意思,建築外立面會從彝族夯土牆獲取靈感,通過運用裝飾混凝土輕型牆板,設計中還會提取彝族民俗中的紅、黑、黃三種主要色彩,同時,設計將彝族傳統服飾中的色彩和編織搭配原理用建築語言進行提煉,運用到建築裝飾的細部處理上。

該遊客中心在功能上集科普、諮詢、接待服務、智慧旅遊及遊客休息等多功能於一體,建成後將成為西昌溼地景區的形象展示窗口,其增強的服務功能也將更加完善,滿足和提升遊客的諸多需求。

圖/西昌市邛瀘管理局 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