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农民诗人龙金发:在田地间种下诗行

咸宁农民诗人龙金发:在田地间种下诗行

虽为一名普通农民,但他依然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日耕,夜读。

初中文化,三十余载饱读诗书写下两千多首诗词歌赋,在许多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

初识龙金发,是在近日市作协和市新华书店为他的诗歌精选《孤独的石头》举办的本地作者作品欣赏会上。敦实的个头、黝黑的皮肤,带着方言的普通话……龙金发一个地道农民形象瞬间深入人心,可翻阅《孤独的石头》之时,在字字真情和句句绝美中诠释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的快乐农民诗人形象。

“龙金发是个纯粹的诗人,他眼里有大自然的美,他心中有人类的爱,他的诗歌充满了奇特的幻想。我也为他矢志不渝的坚持诗歌创作的精神所感动。”在作品欣赏会,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李专情真意切表达着对龙金发的敬意。

日耕夜作,成就优秀作家

53岁的龙金发,家住嘉鱼县官桥镇廖家桥村,一个美丽静怡的小山村。因5岁时父亲过世,他初中毕业后不得不回家务农减轻母亲的负担。

虽然离开课堂,并没有影响自己对文字的喜爱。美丽的庄稼成了诗行,倔强的石头有了诗意,潺潺的小溪流出诗境……在广阔的天地间,龙金发用文字抒发着内心最初的情怀。繁重的活儿让人劳累,生活的风雨倍感艰辛,命运的风霜无人同挡……在现实的生活中,龙金发用手中的笔释放着所有的喜怒哀乐。

1998年,龙金发在《诗歌报》上发表了短诗,那时无意的冲动却给他带来充分的自信。

龙金发白天耕种在自己的田地间,到了晚上,他在灯下读书写作,吟诗作赋。龙金发把生活生产情景,化作诗意升华,把一物一景、一叶一石人情化,灵性化,物偶化。在与风雨同吟,对花叶倾述之时,文字化解了生活的劳累,诗意释放了劳动的艰辛,记录着田园中平凡的每一天和内心里不平凡的每一刻。

龙金发上有患病的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女儿和病重妻子需要关爱,加之还有20多亩田地要耕作,制约他的文学创作之路。可母亲的支持和鼓励,让他鼓起勇气克服了苦难,利用点滴休息时间笔耕不辍。30年来,他写了数千首诗,部分诗还在《飞天》、《星星》、《红豆》等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

“种地就种地,还写什么诗。诗能当饭吃!”……嘲讽的话语,轻视的目光、藐视的神情,龙金发从来就不介怀,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在天马行空的诗意中享受着这份暖心的精神粮食。

龙金发用文字丰盈着自己思想,用诗歌装饰着自己生活。2017年,龙金发被嘉鱼作协评为“优秀作家”。

咸宁农民诗人龙金发:在田地间种下诗行

为书迷签名

心石为坚,铸就诗意人生

坚持,就有收获。在嘉鱼县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龙金发在自己2000余首诗歌中,精选300余首结集的《孤独的石头》在今年年初得以出版,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石头的爱情,真挚,疯狂,热烈,奔放……世间情爱流露于字里行间;自然的风光,一山一胸怀,一水一柔情,一叶一心境,一村一风情……江南乡村铺成在诗意之间。生活的期许,望羊群、看星月,聚有人,诉情怀……几度苦乐温馨于四季奔忙中。

走进龙金发的世界,遇见最美的坚持。石头,成为龙金发诗中最常情之物,用石头做意象的就有20多处,这些石头有棱有角,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假如我是石头/我就不需要用行走/把昨天踢到今夜/不需要在这肉身的矮房里/写一些被时光潦草的过往/不去想那些文字的伤害/虽然点横撇捺都是/铁锤和凿子/但我也要借一个句号/长成石匠的眼睛/洞穿寂寞的壳”在诗歌《假如我是石头》里,这是一颗“理想石”,将读者带进石头构筑的诗意世界里。“一天又一天的苦守/一次又一次的仰望/你没有出现/我就等成一块石头/让风吹让雨水/洗尽活着的酸苦”在诗歌《总想钻出爱的围墙》中,这是刻骨铭心的“情人石”,深陷爱的“围城”而不能自拔:“得不到安慰的感觉/总被风卷走被雨水淋湿/我坐过的石头没有人知道/它有充当椅子的担当/款待我的过去”在诗歌《被怀想绷紧的心》中,这是善解人意的“安慰石”,抚慰“我”一颗受伤的心。

“幸福石”、“绊脚石”、“痛苦石” 、“孕育石”……在龙金发的诗歌中,石头心语风情颂,山高湖阔一纸铭,其千份滋味,借石头写成告诫世人的心语禅音。

春花秋月,心石为坚,龙金发用执着与坚守抒写着馨香诗意的人生。

咸宁农民诗人龙金发:在田地间种下诗行

“之前,我并不认识龙金发。4月13日,我出席嘉鱼县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上看到了《孤独的石头》这本诗集,并听人介绍作者龙金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诗人。于是,把诗集浏览了一下,发现龙金发的诗歌语言富有张力,情绪饱满,情感深切,意象独特。”市文联主席李专在《孤独的石头》作品欣赏会上的一番介绍,道出了此次欣赏会的与众不同。

“本地作品欣赏会”是市作协、市朗诵协会、市评论家协会等多个协会联合打造的经典文化活动,目前已举办7期,这是唯一一场诗歌欣赏会,也是唯一一次农民作家的欣赏会。

“认识龙金发是在五年前,他带着厚厚的一叠诗稿找到我。当我了解到他的家境十分清贫时,便严肃认真地告诉他:先种好几亩庄稼再来写诗。几年下来,他家里的粮食没有增产多少,但诗稿却增加了几百首,并陆续刊发在省市报、刊和网络平台,诗的质量大幅提升。”市作协副主席、嘉鱼县文联主席舒爱民在作品欣赏会上介绍。“去年的一天,他找到我说,一直支持、鼓励他写作的母亲,有一个愿望就是他成为一个作家。为了实现母亲的心愿,他希望出版一部诗集献给母亲!我当即被他的感恩之心、孝德之情所感染,马上表态支持他圆梦了愿!”

“龙金发是个新时代的农民,在繁忙的农忙之时,仍始终坚持诗歌创作,体现了农民热爱文学尊重知识的新形象和有文化向往和追求的精神高度。”市社科联原主席卢克清认为,龙金发的诗歌,意境深沉、语言精美,充溢着泥土的气息。

“《孤独的石头》的诗歌以石头为意象,多处以石抒志,具有独特的诗意。”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继伟认为,作为农民诗人,龙金发的部分诗作水平拥有较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但在语言的锤炼、标点的运用、代表作的提炼和诗歌结构的完整性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嘉鱼县作协主席孙剑认为,龙金发心怀诗意,胸有诗情,能飞石成舞,写石成诗,绘石成画,唱石成歌。在如此丰富的诗意下,呈现出这是一颗与众不同的石头:是有棱有角的顽石、有血有肉的柔石、有诗有画的玉石……因此,龙金发诗意的“石头”并不孤独。

在广袤的土地上辛勤耕作,用原汁原味的词语写诗,表达对生活、对土地、对生命的朴实情感和真实感受,用诗歌唱响农民的心声,这就是令人敬佩、让人敬仰的农民诗人龙金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