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密电第一人

抗日战争中,无数爱国青年投笔从戎,用自己所掌握的的知识和专长,竭诚尽智,恪尽职守,勤勉工作,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灾难深重祖国的无比忠贞,这些无名英雄的光辉业绩必将彪炳史册,为后世所铭记。军统唯一的女少将姜毅英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虽然由于谍报工作的保密性,她晋升少将的消息并未记录在台湾“国防部”等单位官方公开的数据中,但在“军情局”内部档案中却有清楚的记录。

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密电第一人

姜毅英

姜毅英,1908年出生于浙江江山新塘边一个木匠家庭,少年时期就读于嘉湖小学和衢州中学,后转学到浙江中学,193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警官学校,在姜毅英考取警校时,第一期甲科特训班总共13人,每个人都由戴笠亲自考核,面谈。戴笠看了档案,见其中有一个学员是江山人,好不欢喜,立即召到办公室里。简单问话后,直接通过。毕业后进入军统本部从事无线电收发和密电译电工作。因工作勤奋,译电业务娴熟,被军统局派往厦门组建情报站,担任电台主任报务员,兼任监察台密码破译工作,加发双位工资。1941年4月,姜毅英因成功破获了日军登陆厦门的军舰具体日期信息被嘉奖,晋升为军统本部第四处电台台长,上校译电科长。

1941年12月上旬的某天,译电科科长姜毅英火急火燎走进了戴笠的办公室,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给戴笠呈上了一份刚刚破获的绝密日军电文。一向对下属严肃呆板的戴笠看完电文竟兴奋得情不自禁地抱起了自己的小老乡。原来这是一份日军将于本月7日清晨实施代号为“虎虎虎”偷袭珍珠港的绝密情报。戴笠不敢怠慢,立即把这份刚刚截获的绝密情报报告给了蒋介石。但由于美方一直对军统情报搜集能力的轻视,甚至认为这是中国挑拨正处在微妙时期美日关系的一种伎俩,最终导致珍珠港事件成为可怕的现实,美军驻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除3艘航空母舰未返航而幸免外,其余120艘舰艇及海空军官兵3000余人、飞机188架,全被日军送入海底。

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密电第一人

日机偷袭珍珠港

虽然由于美国的狂妄自大大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军统情报搜集能力不容小觑,美方开始对军统刮目相看。后来,美国海军司令部主动找戴笠,协商成立了“中美情报合作所”,从此,中美在情报领域的合作之门被开启。大批美国优秀的特工人员及当时顶尖的先进特种装备,源源进入中国。

中美所自1943年成立后,中国在对日情报战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平均每天截获日军电报高达450份以上,平均一年截获密电11万余件,装备和训练了一支在中国沦陷区进行爆破、侦察等作业的突击队。中美所更率先提供美海军有关日军特种部队挺进菲律宾莱特地区情报,助美军获太平洋战争最大规模的“莱特大捷”。而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姜毅英功不可没。

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姜毅英由上海逃往台湾。去台湾以后,姜毅英再成立"匪情研究室",收编中共在台情报系统,毛人凤去世后,1957年(民国四十六年)3月姜毅英脱离了情治工作,任台北市士林区雨农国民小学校长,以此方式感恩她的同乡、伯乐、领路人戴笠的知遇和提携之恩,因为,这所学校是专为纪念戴笠而成立的。她为人低调,对自己在烽火连天抗日战争中的传奇经历很少提及,一直默默无闻,教书育人。2006年,曾经的军统之花姜毅英走完她最后的人生旅程,以98岁高龄辞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